罕見齊白石畫稿,一代大師是這樣煉成的!
導讀
世人都多少見過齊白石先生的畫作,但看過他畫稿的卻並不多見。當成系統地看過他批量的畫稿,看到上面反覆修改的痕迹與詳細的注釋,方才知道他背後的功夫之深,世間並無真正的捷徑。
齊白石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
「世間事,貴痛快。」
但如同「世人只見賊吃肉,不見賊挨打。」
我們只看見了齊白石
大寫意的痛快揮灑,
卻不見他在背後
每日五百次的揮刀練習,
日日磨鍊與精進,
才有那痛快的一下。
正如下圖,「盡了力子燒煉,方成一粒丹砂」,老道理中總有大智慧。
齊白石 《一粒丹砂》局部
齊白石的畫也絕不只大部分人心目中
「三筆一個小雞,五筆一朵荷花」
的簡單形象。
在他數年來的遺稿中,
就可以看到「一千筆,一萬筆」的
對前人的畫稿的精巧細緻地摹寫,
也記錄著他自己從生活里所獲得的形象。
齊白石的畫稿總有一些詳細的註明,比如一隻鳥的不同位置應該如何設色,一個小人的腿可以短兩寸,一朵花應該畫幾瓣。日日揮刀,集點成線,集線成空間,一個自己的世界也就日漸完善,不可為外部所摧滅。
在一些輪廓的邊緣上他還注有很多這一類用筆方法的字樣:筆墩向這邊,筆尖向這邊,順筆,尖筆向這邊橫掃來,等等。
齊白石在他的寫生畫稿中註明修改的文字更是很多,如鷹的「後腿應長三分」,爪上「橫紋極密」……鶴的「頭宜稍長」、「足不宜再長」、「黑毛此處宜推下五寸許」等等。
齊白石的繪畫理論大概最被人熟知的是他提出的:「妙在似與不似之間,太似為媚俗,不似為欺世」。這已成為近代中國畫追求「神似」(尤其是寫意畫)的一條美學原則。
意思是說描繪對象(色、形)不能不像,也不能太像。不像觀者看不懂、理解不了畫的意思,就等於欺騙世人;太像又太俗氣、太直白的畫沒有品位,不能給觀者以回味和遐想的空間。
然而這「神似」卻並不只是簡單寥寥幾筆就能勾畫出來的,這看似「簡單」的背後是對藝術的感知與把握,是學習古人,自己琢磨歷練後的坦然與熟練,更令人驚訝的是齊白石對待形象極為嚴肅的態度,那是許多人不能想像的。在他的乙丑(六十三歲)白石詩歌中的雜記里就曾寫著:
「凡大家作畫,要胸中先有所見之物,然後下筆有神。古與可以竹光取竹影,大滌子嘗居清湘,方可空絕千古。畫家作畫,專心前人偽本,開口便言宋元,所畫非所見,形似未真,何能傳神?為吾輩以為大慚。」
在齊白石所存的散稿中還夾雜著許多從畫報上剪下的圖片,除了金冬心、八大山人以及時人的畫之外,還有各種動物的照片,有葫蘆和藤蘿的照片,也有類似月份牌畫片的百禽圖之類。說明白石老人不拒絕從任何東西吸取參考,來補充自己的直接觀察。
當然,白石老人不會僅僅滿足於「形似」,他追求的更是神似與形似的統一,追求的是創造。他說:
「大筆墨之畫,難得形似,纖細筆墨之畫,難得神似。此二者余嘗笑昔人。來者有欲笑我者,恐余不得見。」
下面,奉上齊白石的花鳥、人物、山水幾類珍貴畫稿!
齊白石畫稿之「花鳥」
齊白石畫稿之「人物」
齊白石畫稿之「山水」
責任編輯:子曰
壹號收藏官方合作電話:400-60-51580
※好書法,主要看氣質!
※老樹畫畫:天下本來無事,糾結只在人心
※大雪之後的九寨溝,如臨仙境!
※王陽明《傳習錄》經典名句,品讀「心學」第一書!
※「米芾」金雞春聯來啦!
TAG:壹號收藏 |
※齊白石畫稿90幅,一代大師是這樣煉成的!
※大師是怎樣煉成的:齊白石畫稿
※繪畫大師齊白石,他的字也是非同一般
※拜師高劍父,終成一代國畫大師,他畫的梅花,都是「枝枝向上」!
※大師李苦禪:我是這樣畫畫的!
※老捨出題,齊白石答卷,原來大師都是這麼玩?
※難得一見,原來大師的畫室長這樣!
※大師是怎樣煉成的——程十發寫生稿
※齊白石,一位不止會繪畫的大師
※21歲時愛看女孩大腿、罵老師混蛋、抄論文,這樣的屌絲會變成一代大師,你信嗎?
※看齊白石的畫稿,你就知道大師有多用功了
※看齊白石的畫稿,你就知道大師有多用功!
※達芬奇畫雞蛋成了大師,我也畫雞蛋卻碎了一地
※差點成為皇帝的他,卻成為中國文人畫最後一位大師,唯一詩書畫三絕的近代牛人
※小石子,大藝術,不能玩成大師樣,但是這樣也不賴哦!
※內涵搞笑:大師,你這麼放蕩不羈,這是寫的字還是畫的畫?
※有人這樣評價齊白石:把他說成中國畫大師的人,都不懂中國畫!
※看齊白石畫稿,才知大師創作過程!
※他用各種廉價的假材料做成真珠寶……就這樣成了一代珠寶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