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最愛中國的印度人:五年如一日援華,結果將熱血灑在中華大地

最愛中國的印度人:五年如一日援華,結果將熱血灑在中華大地

說起中國人民的友人,我們通常最熟悉的有加拿大國際共產主義戰士白求恩同志,美國駐華大使(曾任燕京大學校長)司徒雷登同志,美國著名作家、記者斯諾,曾親自到延安採訪毛主席,並深深為毛主席的個人魅力所折服。還有就是七十年代推動中美建交的基辛格,即使到現在,每當中美關係遇到挫折的時候,都是基辛格在中間斡旋,可以說,他為中美關係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最愛中國的印度人:五年如一日援華,結果將熱血灑在中華大地

柯棣華

但是我們的鄰居印度,曾經也有這樣一位熱愛中國的印度青年,不遠萬里,來到中國,幫助中國人民抗日。他就是印度援華醫療小組醫生柯棣華,這個名字對於很多中國人來說是陌生的,下面阿甘就來給大家詳細說下。

柯棣華是一個純種的印度人,1910年出生於印度孟買,小時候就受到父親的影響,積极參与反對英國的殖民統治。考入大學後,因為接連多次參加反抗英國殖民統治的運動,被學校開除,為此被迫綴學。後來他又重新學習,考入醫學院,並且在畢業後順利進入英國皇家醫學院攻讀醫學。

從以上看,柯棣華年輕的就不是我們想像中的乖孩子,它有著強烈的改變民族命運的意識,而且勇敢、不畏艱險,即使被開除了依然不放棄。

最愛中國的印度人:五年如一日援華,結果將熱血灑在中華大地

柯棣華

二戰爆發後,他與印度一些朋友組織援華醫療隊,幫助中國人民抗日。一次偶然的機會,他接觸到了中國共產黨,隨後經介紹來到解放區開展醫療工作。從1938年來華,到1942年他一共救治了2000多名傷者,為抗日戰爭做出巨大貢獻。1941年,白求恩不幸感染細菌犧牲,他接替白求恩出任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院長。

在解放區,柯棣華了解了中國共產黨的主張,看到了中國共產黨受到諸多人民的擁護,他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認為這是一個真正的為人類解放事業鬥爭的政黨。為此,他申請加入中國共產黨,一輩子為中國服務。不但如此,他還娶了一位中國姑娘,在中國成家立業。

最愛中國的印度人:五年如一日援華,結果將熱血灑在中華大地

毛主席評價柯棣華

即使是在柯棣華人生面臨最困難的時刻,他都沒有拋棄中國。就在來中國的第二年,柯棣華就接到了印度的同志,父親不幸去世,要他回去奔喪。柯棣華說:「我的家庭遭受了很大的不幸,父親的去世讓我感到極大的痛苦。但是一看到中國還有成千上萬的人正在遭受病痛的折磨,我決定繼續留在這裡為他們服務。我相信父親會理解我,因為父親自小就教導我人應該有意義的活著。」就這樣,柯棣華在中國一呆就是五年。

1942年,原本以為可以在中國奉獻一生的柯棣華,因為自己之前就患有疾病,複發後,因病醫治無效犧牲在中國。此時,他才年僅32歲。毛主席曾經這樣評價他:「印度友人柯棣華大夫遠道來華,援助抗日,在延安華北工作五年之久,醫治傷員,積勞病逝,全軍失一臂助,民族失一友人。柯棣華大夫的國際主義精神,是我們永遠不應該忘記的。」柯棣華去世以後,目前骨灰安葬在河北石家莊華北烈士陵園。

最愛中國的印度人:五年如一日援華,結果將熱血灑在中華大地

李總理接見柯棣華家屬

讓我們一起為這些曾經幫助中國、為中國灑熱血的國家友人點贊,歷史永遠不會忘記他們。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先鋒歷史 的精彩文章:

超真實的霸都合肥高清照:大蜀山遊人紛至,天空突現「周末藍」
汪精衛要張學良死守熱河:結果不到十天二十萬軍隊全線潰退
滿清王朝對中華民族的七大歷史貢獻,你知道幾個?

TAG:先鋒歷史 |

您可能感興趣

某愛國青年買了中國國旗版的床上用品,結果笑噴了……
一個日本人在北京求擁抱,一個中國人在大阪效仿,結果令人沉默
日本竟在中國租了一大塊地 結果令國人驚訝!
一個日本人在北京求擁抱,一個中國人在日本效仿,結果驚人!
一個日本人在北京求擁抱,一個中 國人在日本效仿,結果驚人!
一個日本人在北京求擁抱,一個中國人在日本效仿,結果驚人
中國曾有一面國旗:寓意天龍吃日,結果差點被「日」給吞併了
美國人發明一個中國人都有的東西,結果因此賺上億元
昔日中國屬國,自詡小中華,後大力西化,結果卻不倫不類
一個日本人在北京求擁抱,一個中國人在日本效仿,結果會如何?
美國一報紙選千年來世界最偉大人物,結果此人竟然是個「中國人」
一對雙胞胎美女,一個在中國長大,一個在美國長大,結果…
清朝末年,「大韓帝國」犯我國土,結果被痛擊
入日籍的中國神童聲稱要打敗中國,結果半路被韓國人吊打出局了!
中國古代四大青樓奇女子:誰脫離了晚景凄涼的結果
英國小伙在中國給狗剪了一次毛,結果在家鄉媒體上紅了
某愛國青年買了中國國旗版的床上四件套,結果室友都失眠了!
美國三流將軍,想來中國充當抗日軍神,結果被人一封信嘲諷回國!
此人花大價買一張中國地圖,結果被騙了大量中國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