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一名醫生診療更年期母親的故事

一名醫生診療更年期母親的故事

母親農民出身,性格較為堅韌,對身體上出現的一般不適,幾乎從不會向我們傾訴。但母親進入更年期後卻時常與我提起「腰背疼痛,膝關節不適」,剛開始我想母親居住在黑龍江,天氣比較寒冷,當地老年人出現骨關節炎的情況非常多,我按骨關節炎給母親對症治療,加強保暖、注意休息、口服一些止痛藥物(西樂葆)。


但一段時間後母親癥狀仍不見好轉,反而休息時腰背疼痛更加明顯,並且同時出現了腿部放射痛、麻木的癥狀。這時我有點緊張,擔心母親是不是腰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於是安排母親檢查了腰部、膝部的核磁、X線片等。診斷結果顯示母親腰椎只是有輕微突出,並未壓迫神經。於是我開始重新思考母親的病情。



一名醫生診療更年期母親的故事


此時才想起來母親有可能是絕經後骨質疏鬆症。絕經後骨質疏鬆症是一種由於絕經後性激素缺乏而引起的骨質疏鬆症,輕者無任何不適,較重患者通常有「腰背疼痛」或「全身骨痛」癥狀,嚴重者甚至出現「身材變矮」或發生「駝背」等。


其中以腰痛最為突出,並常常有四肢放射痛或者麻木感,這些癥狀往往會被我們誤以為是腰椎間盤突出、骨關節炎或者腰肌勞損,而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或正確的治療,常常錯過了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最佳時機。


為什麼女性絕經後易患骨質疏鬆症呢?

人的骨骼是不斷更新的,而且是每天都在更新,其中主要有兩種細胞在起主要作用:一種是吸收骨基質的破骨細胞,一種是合成骨基質的成骨細胞。



一名醫生診療更年期母親的故事



(成骨細胞和破骨細胞在骨代謝中的作用模擬)


骨組織就相當於一個充滿了骨基質的水池,一方面破骨細胞不斷地吸收骨基質,使水流出去,另一方面成骨細胞不斷地合成新的骨基質,又注入新的水源,兩種細胞協同作用使骨的合成與吸收過程達到平衡,保持水池中的骨基質也就是骨量保持在恆定範圍內,從而保證骨骼的強壯。

而雌激素是影響骨骼健康的關鍵激素,它就像控制水流的閥門,當雌激素足夠時,可抑制破骨細胞對骨基質的吸收,減少骨基質的流失。而女性絕經主要是由於卵巢功能生理性衰竭或者手術切除後,女性激素(主要是雌激素)水平驟降所致。當雌激素缺乏時,破骨細胞活性增強,骨代謝增快,骨吸收大於骨形成,導致骨丟失加速而出現絕經後骨質疏鬆症。


判斷是否發生骨質疏鬆症有兩點,一是已經發生了脆性骨折;二是骨密度測定,於是我帶母親檢測了骨密度(雙能X線吸收法DXA),血維生素D,以及其他相關骨轉化指標。為了骨質疏鬆症鑒別診斷及評估用藥安全也進行了血常規、尿常規、肝腎功能等相關指標的檢測。



一名醫生診療更年期母親的故事



根據診斷標準判斷母親確實存在絕經後骨質疏鬆症。性激素替代療法(HRT)是治療絕經後骨質疏鬆症的方法之一,但是有一定的副作用並且有乳腺癌家族史、血栓栓塞病史以及患有子宮肌瘤、高血壓、糖尿病、心功能不全等患者需要慎用。所以對於性激素的應用需要在醫生指導以及定期複查、嚴密監測下進行。因此對於母親初期絕經後骨質疏鬆症,我沒有應用激素治療。而是開始了對母親骨質疏鬆症給予藥物治療以及飲食和日常保健護理。

世界衛生組織(WHO)推薦的基於DXA檢查結果診斷標準如下:



一名醫生診療更年期母親的故事



通過一段時間的治療,慢慢地母親腰背痛、腿痛等情況得到了改善。

骨質疏鬆症發病隱匿,早期可無任何癥狀,骨質流失完全在人們察覺不到的情況下,像漏中的沙子一樣,靜悄悄發生著,因此它又被稱為「寂靜殺手」。


所以對於絕經後女性等高危人群需要定期篩查,一旦發現骨量降低應儘早開始治療,延緩或阻止疾病進展。



一名醫生診療更年期母親的故事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更年期 的精彩文章:

現代女性生活壓力大,你是否提早進入更年期呢?
男人也有更年期怎麼辦
【研究】揭開更年期女性「腦霧」之謎
研究發現60%男人沒更年期,快看看你能不能避免
趙麗穎近照,穎寶提前更年期,胸部雖小但下垂嚴重!

TAG:更年期 |

您可能感興趣

古代男醫生是怎樣給女性看病診療的?
14歲女孩患晚期腦瘤奇蹟生還,基因診療帶來新希望
糖尿病的規範診療——從一個不該發生的事件說起
董小姐親歷:我最喜歡的糖尿病診療是這樣的
兒童哮喘診療的八大誤區:第一期
9歲女孩身高1.4m,卻可能因此不再生長,醫生診療話驚到父母
星座診療室:容易罹患上癮的人生,你需要警惕!
國醫大師們的診療秘笈,一般人我不告訴他!
《你有病嗎》島國奇葩心理診療所,小護士約會怪醫生!
基層醫生腰腿疼規範診療
分級診療落地之日,就是醫改成功之時
孕期尿路感染如何處理?最新診療看這裡
讓生存多一次機會——國際第二診療意見
驚悚都市傳說:醫院來了一個木偶般的女人,…只有一個目擊者活著見證診療過程
一年2.4億診療人次背後的改變——北京醫改新政提升患者就醫體驗
連心醫療CEO章樺:千億腫瘤診療市場,醫療將成大數據下一個用武之地
早診斷,早治療!戰鬥民族的科學家要用 AR 診療系統提前治好你的老年痴呆
體驗針灸與名醫診療 川台學生開啟傳統中醫術學習之旅
精準醫療時代的腫瘤MDT診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