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揭曉「中華抗日第一村」:山東淵子崖村

揭曉「中華抗日第一村」:山東淵子崖村

自20世紀30年代日寇的鐵蹄踏進中華大地的那一天起,無數英勇不屈的中華兒女就紛紛拿起自衛的武器,同窮凶極惡的侵略者展開了生死搏鬥。在山東淵子崖村,面對1000多名武裝到牙齒的敵人的瘋狂進攻,全村男女老少憑藉簡陋的土槍、土炮和磚頭、棍棒奮起反抗,雖然傷亡慘重,但也讓侵略者付出了沉重代價,譜寫了中國抗日戰爭史上農民自發組織的規模最大、最悲壯、最具民族不屈精神的浴血保衛戰。此戰,被毛澤東讚譽為「村自衛戰的典範」,淵子崖因此被後人譽為「中華抗日第一村」。



揭曉「中華抗日第一村」:山東淵子崖村


首戰告捷


用土炮回應漢奸的敲詐


在今天的山東省臨沂市莒南縣板泉鎮的沭河東岸,坐落著一個名叫淵子崖的大村莊。抗戰初期,淵子崖隸屬沭水縣板泉區,有200多戶人家,1000多人口,是一個典型的中國農村宗族社會,共有九族。全村人大多姓林,他們淳樸善良、剽悍正直、頑強勇敢。


1938年春,日軍進犯魯東南,在沭河西岸的小梁家等村安上據點。淵子崖西臨沭河敵占區,東靠莒南抗日根據地,大部屬山地丘陵,處於敵我交錯的「拉鋸」地帶。鬼子和漢奸經常到河東「掃蕩」,殘殺百姓,搶掠財物。一些惡霸地主、土匪武裝也打著抗日的旗號,到處橫行霸道。淵子崖全村老少過著「白天怕見人跑,夜間怕聽狗咬」的日子,整天提心弔膽。

1940年1月,八路軍山東縱隊二旅獨立營進駐淵子崖村,營長紀尊平和指戰員們生活艱苦,平易近人;打鬼子、捉漢奸出生入死,不怕流血犧牲。村民們都認識到:「只有八路軍,才是真正抗日的隊伍。」1940年10月,「抗大」工作團來該村宣傳抗日。1940年底,村裡建立了民主政權,選舉林凡義任村長,並成立了「農救會」「青抗先」「婦救會」等群眾抗日組織,不久還建立了村民抗日自衛隊。1941年5月中下旬,八路軍115師戰士劇社等八大劇團在淵子崖村公演10天,對於教育和團結人民,打擊敵人,增強村民的抗戰勝利信心起了很大的作用。


日軍在正面進攻蔣介石的軍隊達到目的之後,加緊了對山東等敵後抗日根據地的「掃蕩」。日偽聯合,搞得民不聊生。但此刻,受到抗戰宣傳鼓舞的淵子崖村民反侵略反壓迫的決心更大了。隨著抗戰形勢的發展,中共板泉區委號召抗糧抗捐,區長馮干三作了動員部署。淵子崖村民反響強烈,個個摩拳擦掌,一致表示:「不交一粒糧,不出一分錢,餓死漢奸,困死日本鬼子!」


淵子崖村這麼有「底氣」,除了有黨的堅強領導,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家底兒厚實」:早在20世紀30年代,為躲避匪盜禍亂,淵子崖村圍村築起了5米多高、1米多厚的土夯圍牆,一般的槍彈根本穿不透;牆上有垛口、槍眼,四個角還各建一座炮台;自衛隊手裡不僅有從敵人手裡奪來或從社會上買來的少量鋼槍,還有幾十支土槍和9門威力不小的土炮(也叫生鐵牛、五子炮)。土炮長約1米左右,重達60斤,炮口約1寸。子彈是由土灰葯和似黃豆大小的鐵豆合成,彈道約70厘米,射程達250米,威力極猛。沭河邊的人民原本用土炮來對付野禽和野獸的,現在有了新用途。而且,該村有著數百年的尚武傳統,多半村民都會幾路拳腳,抗日自衛隊的成員更是武藝精湛,人人配有一把大刀。


1941年12月的一天,駐小梁家據點的偽軍隊長梁化軒派人給淵子崖村送來一張紙條,索要雞、肉、酒、白面等食品,還要大洋1000元,揚言「如果不答應,就要血洗淵子崖。」村長林凡義給梁化軒回信道:「酒、肉、雞、面、錢都準備好了,請來拿吧!你們來一個殺一個,來兩個就殺一雙。」隨後,他布置全村做好迎擊敵人的一切準備。


梁化軒接到回信後惱羞成怒,於12月18日帶領150多名偽軍包圍了淵子崖村。偽軍喊話勸降,被林凡義厲聲駁回。梁化軒氣急敗壞,命令爬牆攻寨。淵子崖自衛隊沉著應戰,等敵人靠近圍牆時,「生鐵牛」一陣吼叫,硝煙起處,敵人人仰馬翻,抱頭鼠竄。自衛隊員揮舞大刀殺出圍牆,偽軍大敗而逃。

首戰獲勝,淵子崖村士氣大振。馮干三來到淵子崖村表揚了這裡的幹部群眾,並鼓勵他們總結戰鬥經驗,研究備戰措施,以防敵人捲土重來。於是,全村男女老少齊動手,有的修補圍牆,有的擦拭武器,有的製造彈藥。自衛隊也進行了整頓,每個組配備一名有戰鬥經驗的隊員負責領導工作。群眾也作了分工,男青壯年守圍牆,女青壯年運送彈藥、石頭,老人和兒童則送水送飯,救護傷員。


偽軍「品嘗」到了淵子崖土炮和大刀的「滋味」,對淵子崖村民恨之入骨,他們預謀「借刀殺人」,血洗淵子崖。12月20日凌晨,梁化軒得知有一批日軍從沭河東「掃蕩」回來要西渡沭河,就指使偽軍在淵子崖村附近故意打槍、放炮、扔手榴彈,吸引日軍的注意。這批日軍有步騎兵1300多人,大小炮各數門,他們害怕渡河受襲,就循聲來到淵子崖,梁化軒乘機向日軍密告淵子崖村內藏有八路軍。


日軍正愁找不到八路軍的正規部隊決戰,立馬擺開陣勢,在當日上午9時許,日軍和偽軍合兵一處,糾集1500餘人把淵子崖村包圍起來。



揭曉「中華抗日第一村」:山東淵子崖村


華東革命烈士陵園「抗日紀念館」內展示的淵子崖護村自衛戰中,村民們與日軍搏殺的「武器」。


同仇敵愾


誓死保衛自己的家園


12月20日,一大早,淵子崖的村民們就被村外的槍炮聲驚醒,起初以為是梁化軒的偽軍前來報復,在林凡義的帶領下,大家很快湧上圍牆,做好迎擊的準備。可很長時間過去了,卻見偽軍只顧漫無目標地亂放槍炮,並不前來進攻,大家都十分納悶。直到發現大隊日軍後,林凡義等人才明白,偽軍的槍炮聲原來在給日軍「報信」呢!

林凡義見日軍從四面八方壓了過來,就對鄉親們說:「現在跑是跑不掉了,退也沒有後路,一命換一命,值!一人殺兩個鬼子,賺!土牆後面就是我們的家,家裡有老人、婦女和小孩,一旦敵人進來,後果不堪設想,只有拼了!」村民們異口同聲道:「寧可站著死,決不躺著活。大伙兒聽你的!」


上午10時左右,日軍首先從東北角發起進攻,炮彈像流星似地飛向圍牆,一些牆被摧毀了,林凡義就帶領自衛隊拿起鐵杴、钁頭抓緊修補。炮擊過後,日軍沒有聽到村內的動靜,於是端著槍以散兵陣形向村莊摸來。他們進入土炮射程後,林凡義大吼一聲「打!」土炮和槍支一起開火,濃煙滾滾,前面的日軍紛紛倒下,後面的掉頭就跑。日軍的第一輪進攻就這樣被打退了。


村民趁空隙抓緊填葯上炮,還沒等大家喘口氣,日軍的第二輪進攻開始了,炮彈雨點般飛來,不少村民被炸死炸傷。村民林崇周被炮彈炸傷了肚子,腸子都流了出來,但他用破布一紮,堅持參加戰鬥。大家以圍牆為依託,與敵繼續展開戰鬥。但狡猾的日軍這次沒有後退,他們利用密集的炮火掩護,繼續亡命地猛攻,已經衝到圍牆下。雖然對日軍威脅最大的就是土炮,但由於填火藥時間長,日軍趁這個間隙,派人去搶炮。村民與爬到牆上的日軍勇敢地展開肉搏,聚集在牆下的則被石頭磚塊砸得骨斷腰折,慘叫聲一片。


村民們冒著彈雨,用門板、石塊把缺口堵上。等日軍靠近就用槍打,沒有槍的就用大刀砍,沒有大刀的就用石塊砸。接近中午時,村民的彈藥已消耗殆盡。負責後勤供應的老人和兒童送來了石塊、磚頭、鍘刀、菜刀、鐵叉,全村男女老少一起上陣,面對如蝗的槍彈,毫不畏懼,一個人倒下去了,另外一個人又衝上去……激戰持續了一上午,日軍也沒有突破圍牆。


午後,日軍休整後再次發起強攻,炮火更猛了。剛壘起的圍牆缺口又被摧毀,圍牆上的炮樓被轟倒,守牆的勇士也被掀到牆下,日軍乘虛蜂擁而入,勇士們大喊著:「鬼子要進庄了,殺呀!」 身材高大的自衛隊員林九蘭掄著一把雪亮的鍘刀堅守在缺口旁,他嫌大刀片不過癮,就用上了鍘刀,一連砍死了7個鬼子,直到英勇就義。日軍繼續朝著圍牆缺口衝來,自衛隊員林端五手握鍘刀迎上去,「喇」的一聲,一顆子彈飛來,奪去了他年輕的生命。林端五的父親林九宣看到兒子倒在血泊里,兩眼冒火,轉身向缺口衝去,他舉起長矛,狠狠地刺死了一個日軍,剛拔出長矛,又一群日軍撲了上去。在這生死搏鬥的時刻,林九宣身受兩處重傷,倒在牆下。他吃力地說:「拼到底,要報仇!死了也不能當孬種!」


老人的話,給自衛隊員們增添了力量和勇氣,圍牆內的殺敵聲更加響亮了。



揭曉「中華抗日第一村」:山東淵子崖村



當年參加淵子崖村保衛戰的抗日自衛隊員、山東省莒南縣淵子崖村農民林慶棟(前左)、林崇岩(前右)、林慶玉(後左一)、林慶滿(後中)、林守申(後右)在烈士紀念塔前追憶刻骨銘心的悲壯歷史。他們都已是80多歲的老人。


抗日楷模


「村自衛戰的典範」


日軍進村後,村民們失去了圍牆這一屏障,只好邊打邊撤,用大刀、抓鉤、鐵杴、菜刀、鋤頭同敵人展開慘烈的巷戰。林凡義一邊指揮鄉親們戰鬥,一邊與村民林九乾揮舞大刀同多名日軍血戰。林九乾犧牲了,日軍的刺刀眼看又要刺中林凡義的頭,林九乾的妻子怒吼著衝上去,用钁頭將日軍的腦袋砸開了花。她的公公林秉標沖了過來,見到親人,林九乾的妻子痛哭失聲。林秉標把一捆稻草輕輕蓋在兒子身上,一把拉起兒媳:「孩子,這不是哭的時候,站起來和鬼子拼呀!」


街頭巷尾,農院內外,村民們和日軍展開了殊死的搏鬥。有的夫妻在院子里同日軍拼殺,有的父子在巷口阻擊,有的母女合力同日兵撕打在一起。幾名日軍包圍了林慶海,他點燃火藥罐扔向敵人,自己也被燒成了火人。17歲的林慶寶赤手空拳同日軍奪槍,死後,雙手被刀刺割得血肉模糊。林清義、林九星等十幾個會武功的老人,同日軍拼殺在一起,也不幸全部中彈犧牲。自衛隊員王彥治被日軍包圍後,果斷拉響了腰間的手榴彈,與其同歸於盡。


面對寧死不屈的村民,日軍的兇殘本性更加暴露無遺,叫囂著「要把全村所有能喘氣的統統殺掉。」一場滅絕人性的大屠殺開始了。


日軍在一條胡同里堵住十幾名手無寸鐵的婦女和兒童,把他們趕進池塘里活活溺死,還殘忍地用刺刀狠扎浮在水面上的人。他們把俘獲的林崇洲、林慶會用繩子捆綁起來,扔進熊熊燃燒的草垛火堆中活活燒死,兩人在掙扎中還不斷呼喊:「打倒小日本!鄉親們,快殺呀!」林九星老人被抓住後,日軍在他身上刺了十幾刀,還潑上汽油點火焚燒。當日軍撤出村子後,老人被村民從死人堆里救了出來,他喃喃著說了最後一句話:「俺到死都沒給鬼子說一句孬話!」


村民的抵抗和日軍的屠殺一直進行到太陽落山,村裡到處都是屍體,鮮血染紅了街道、斷牆。部分村民退守到最後一條街道上,此時已沒有退路,情況萬分緊急。


在這關鍵時刻,得知消息的板泉區區委書記劉新一和區長馮干三,率領縣區武工隊和山東縱隊二旅五團的一個連火速趕到,並投入戰鬥。在兩人的指揮下,這支總共不到100人的增援部隊把日軍堵在村子裡,日軍瘋狂反撲,倚仗優勢兵力,衝出包圍,佔據了村東的丘嶺,擺好小鋼炮。此時,我方增援部隊已處於不利位置,完全暴露於敵人的眼皮底下,他們遭到日軍炮火的猛烈轟炸,傷亡慘重。在這次戰鬥中,劉新一、馮干三及40多名戰士犧牲。日軍重創我增援部隊後,準備繼續進村屠殺群眾,忽接到情報,八路軍山東縱隊二旅五團的主力部隊也正在全速趕來增援。日軍擔心夜間作戰吃虧,於是邊放冷槍,邊朝東南方向撤去。


據統計,淵子崖保衛戰中,淵子崖村民被日軍殺害147人,傷400餘人,但日偽軍也付出了傷亡154餘人的沉重代價。


為了頌揚淵子崖人民的英雄業績,毛主席親自在延安《解放日報》上撰文,高度評價該村是「村自衛戰的典範」,淵子崖因此被譽為「中華抗日第一村」。1944年,為紀念淵子崖保衛戰中死難的烈士,濱海專署在該村北面的山嶺上,用紫紅色的巨石塑立起一座六角七級紀念塔。這是烈士們用血肉鑄起的豐碑,它將永遠矗立在人們的心中。



揭曉「中華抗日第一村」:山東淵子崖村



當年的抗日自衛隊員、山東省莒南縣淵子崖村85歲的農民林守申老人給該村中心小學的孩子們講述他和父輩們當年打日本鬼子的歷史。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野史大全 的精彩文章:

敢給皇帝戴綠帽子的皇后都有誰?
古代中狀元為何叫「獨佔鰲頭」,獨佔鰲頭的由來?
周恩來總理的出彩的外交事件有哪些?
此人在血腥廝殺中奪得皇位,統一了天下的亂世
秦瓊作為李世民的第一大將,為何沒參加玄武門之變?

TAG:野史大全 |

您可能感興趣

尋找浪漫 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