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麥當勞不安心好好買漢堡,跑去做公益,救助2萬個患病兒童

麥當勞不安心好好買漢堡,跑去做公益,救助2萬個患病兒童




本文轉載自:BottleDream


ID:bottledream


「我的媽媽做的飯很好吃,但以前也要分給哥哥吃。在生病的日子裡,媽媽是我一個人的了,她只陪我玩。」



「我的爸爸是個超人,因為他會開很大很大的卡車。爸爸說等我病好了,他開著卡車接我們回家。爸爸坐左邊,媽媽坐右邊,我坐中間。」








嘉鑫是2014年湖南省某醫院的一名白血病患兒。為了照顧嘉鑫,超人爸爸辭掉工作,來到離家482.8公里的醫院陪伴他。每天晚上,爸爸媽媽只能睡在孩子床邊的一張草席上。







而在這家醫院裡,有 75% 的病童和他們一樣,來自外地。



在醫療資源相對缺乏的中國,像嘉鑫一樣的孩子隨處可見。在北上廣,每一天都有許多因為術前等不到床位而為住處發愁的家庭。






醫院附近的旅館房租高昂,不得已往返醫院也成為一家人的身心負擔;即便孩子有了一個小小的床位,家人跟著擠在床位旁狹小的床板或擔架,疲憊和焦慮可想而知。







回到一個「家外之家」





而就在2016年1月12日,這些孩子有了「回家」的可能。這一天,大陸的第一家麥當勞叔叔之家在長沙正式啟動。









麥當勞叔叔之家為資金困難、異地就醫的患兒及其家庭提供安全、舒適、有愛的「臨時家園」。在這裡,患兒家庭不僅可以共同面對疾病,還可以得到很好的照顧。




麥當勞叔叔之家距離湖南省兒童醫院只有500米,由一家2層的臨街商鋪改造而成。能容納 17 個家庭入住,廚房、洗衣區、遊戲區等公共設施配備齊全,紫外線消毒、24小時安保配備。




患兒的家庭用房







二層公共就餐區







公共廚房,志願者會在這裡和患病家庭一起包餃子







周寶(化名)是長沙麥之家的第六名客人,原本靠租借2塊錢一晚的擔架,擠在狹小病房的一家三口,住進了這個「家以外的家」。








周寶住進來後,臉上的笑容也變多了。「做飯、洗衣、住宿、水電都免費」,對「擔架上的家庭」來說,幸福來得有點突然。從前在醫院附近的旅店,就算是80元一晚,周寶一家也捨不得住,麥之家成了這個家庭病中的支撐。










麥當勞叔叔在世界各地安家




在今天,全球已有 35 個國家和地區,共擁有超過 337 間麥當勞叔叔之家,服務超過500萬個家庭 。




每天晚上,在世界的不同角落,麥當勞叔叔之家為2萬個病童家庭提供一個距離醫院只有數分鐘路程的「家」。





德國麥當勞叔叔之家





德國麥當勞叔叔之家是一個彎鉤形的建築,坐落在聖奧斯汀一個小山坡的頂上。









入口側設計了明亮寬大的落地窗,寓意這個家不再是一個封閉的世界。









挨著落地窗的是一個開放式的緩坡,孩子可以在這裡看書、躺卧,新朋友加入時,他們還會在這裡表演節目。









樓上有 25 間朝西的房間,配有雙人床和工作的桌面,房間里都有橫條型的窗戶,能看到遠處的田野風光。










香港麥當勞叔叔之家





香港麥之家1996年落成,位於沙田韋爾斯親王醫院對面,走路只要 4 分鐘。這是一個獨棟建築,佔地2,000平米,有 23 個房間和廚房、公共餐廳、圖書館、遊戲間和小花園,以及一間特別為骨髓移植術後病童而設的隔離病房。




廚房設備齊全,設有獨立冰櫃,家長可以隨時在這裡做飯或溫葯,分享食譜,互相幫襯







鼓勵家庭到公共餐廳就餐,更多走進他人的世界。







遊戲室跟廚房相連,有一扇窗戶,方便父母在做飯時,可以照看孩子;遊戲櫃里還藏著各樣的小禮物,可以成為病童們灰心時的獎勵。







還有一面特殊的牆壁,牆上掛著孩子們與父母共同完成的手工與畫作,每一幅畫背後都有一段故事。







這裡沒有漢堡和薯條




瓶子君在上個月拜訪了費城的麥當勞叔叔之家。這是世界上第一個麥之家,1974年建立,最早是橄欖球運動員Fred Hill為患白血病的三歲女兒Kim募款而建。





▲第一個麥當勞叔叔之家



Fred親身經歷了異地就醫的無助——三餐只能在醫院通過售賣機解決,累了只能在病床旁狹小的沙發上休息。於是Fred與主治醫師商量之後,決定在醫院附近為病童籌建一個「家以外的家」





▲麥當勞餐廳參與第一個麥當勞叔叔之家的籌建



當地的麥當勞餐廳為此提供了資金支持,因此Fred最終決定以麥當勞叔叔來命名這座「家以外的家」,因為他相信,麥當勞叔叔的樂觀、積極和開朗的形象,可以為正在與病魔博斗的病童帶去鼓舞的力量。







△麥當勞公司隨後成立了「麥當勞叔叔之家慈善基金」(Ronald McDonaldHouse Charities),從企業合作夥伴和顧客的消費中獲得捐款,支持麥當勞叔叔之家在全球的建立。



40多年過去了,作為世界上第一所麥當勞叔叔之家,費城麥之家從原來的7間小卧室變成現在擁有45餘間獨立卧室、兩個兒童娛樂中心、一個大型公共就餐區域以及其他各種配套的設施的兒童援助康復所。





▲費城麥當勞叔叔之家外景,麥當勞叔叔招手迎接每一位來到這裡的小朋友















在一個費城麥之家的線下活動中,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的小女孩 Julia 在家人的陪伴下,與「麥當勞叔叔」合了張影。







在一年前,Julia 的父母因為孩子的病情,從一小時車程外的新澤西州搬到費城麥當勞叔叔之家,陪伴女兒度過了最艱難的時期。





「我不敢想像,如果沒有麥之家,我們該如何挺過這段時間。是麥之家讓Julia在最需要父母關愛的時候一直與我們待在一起,共渡難關。」





麥當勞叔叔在中國也曾交不起房租



亞洲的第一個麥當勞之家是20年前在香港落成的,而直到去年年底,中國大陸第一家麥之家才真正落地長沙。有消息說,進入中國大陸的計劃,其實早在10年前已經開始。




為什麼需要這麼久?




在香港,整棟麥當勞叔叔之家是由香港政府提供,象徵性地向入住家庭收費港幣1元。而全球其他城市麥之家也可以以極為優惠的價格拿到項目落地的土地,但中國麥之家,卻必須按照市場價格支付租金。




沒有地、沒有錢,是麥之家在中國落地遇到的兩座大山。




其實,早在麥當勞叔叔之家之前,廣州曾經出現過一個類似的機構,叫「廣州小家」。創辦者羅典在廣州番禺區的地鐵站附近租了一處獨棟房子,有 10 個單間,但這個家很快就做不下去了





「周圍居民知道這是患病兒童的居所後,覺得不吉利,又怕被傳染疾病,所以就逼房東把我們趕走。」




同時,「為什麼不直接捐醫藥費,而是費大勁去建一座房子?」也是麥基金在中國建址過程中最經常被挑戰的一個問題。答案並不容易,但或許我們可以從麥當勞公司身上看到思路。




最近瓶子君看到了麥當勞的一支聖誕視頻,故事是麥當勞餐廳對面的一個玩偶店,店長在聖誕節前夕把一個常年落灰的小玩偶Juliette拿出來擺放。







Juliette每天看著麥當勞餐廳的上演的溫馨場景,對比之下覺得自己好寂寥。終於在聖誕節那天,她忍不住衝到對面的餐廳,加入麥當勞大家庭。她遇見了一隻看起來像巴斯光年的玩偶,他們成為了好朋友,一起溜進了購物袋。




我想,或許這個視頻想傳遞的不僅是聖誕喜慶,更是麥當勞對於構建美好社區的願景




正如麥當勞的創始人Ray Kroc曾經說過的,「我們希望回饋那些曾經幫助過我們的社區」。他不僅是一家為社區提供飲食服務的餐廳,他更與每一個家庭同在,通過美好的食物成為社群關係的紐帶




今天的麥當勞是千千萬萬社區家庭的鄰居,見證他們的喜樂與憂愁,為他們帶來正面的鼓勵。而麥當勞叔叔之家,正是麥當勞在美好社區構建的路途中一個溫暖的嘗試。








願更多的大企業能夠親自上場行動起來,為社會創造更大的積極貢獻











近期熱門文章











出國在外,社交面試,你免不了要穿西裝。比起你的歐美老外同學,你總會覺得這一身西裝穿起來沒有他們那樣「有范兒」。實際上如果你放眼國內,中國人其實很容易把西裝穿得不好看。問題出在哪兒了呢?




回復「穿西裝」閱讀熱文為啥大部分中國人穿西裝不好看?容易畫風走偏辣眼睛?










全球各地旅遊勝地那麼多,但是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這不,美國媒體就評出了世界21處最值得去的勝地,中國有一座城市上榜了,你猜是誰?




回復「勝地」閱讀熱文美國評出2017必去21處勝地,中國只有一座城市上榜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狗狗居然餓到吃石頭,幸好好心人及時救助
狗販子偷狗不成打傷狗狗,被好心人救助,真暖心
後腿無法站立,小狗爬行數公里尋求救助,幸得美少女好心人救助!
狗狗不慎被困垃圾箱,好心救助卻到遭路人白眼!
用鐵圈鎖住嘴巴,不讓狗狗吃東西,幸運得到好心人及時救助!
狗狗被拋棄埋在土堆等死,好心人救助狗狗時驚呆了!
好心人救助骷髏狗,沒想到自己的自閉兒不藥而癒
流浪狗被戴頭套,無奈掙扎,卻不願接受救助!
善心會讓你看到不一樣的美麗,男子愛心救助收穫驚喜
偷獵太殘酷,「孤兒象」太多,肯亞不得不建救助中心
被救助的小傢伙把飼養員當成母親,去到哪都形影不離
狗狗被鎖四年,幸遇好心人救助重獲自由,被救時瘦的只剩十五斤
狗狗被綁起來丟進農村廁所池,好心人不嫌臟臭救助,狗狗眼神憂鬱
英國夫婦養8個孩子接受救助,政府給豪宅豪車他們還不知足想要更多
同學好心救助狗狗,狗狗有點無奈,網友:它也是要臉的啊!
孤兒食蟻獸寶寶被救助,和狗狗成為好友,把自己也當是只「狗狗」
比特犬渾身長滿蟲子在橋下等死,被好心人救助!
狗狗路邊痛苦難產,多次被趕後,終遇好心人救助!
遊客好心救助擱淺鯊魚,鯊魚卻這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