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聚焦老窯(二):近8000萬元建盞背後

聚焦老窯(二):近8000萬元建盞背後

2016年當地時間9月15日上午,紐約佳士得「古韻天成——臨宇山人珍藏(二)」專場拍賣會上,一件南宋建窯油滴盞以1170.3萬美元(約7807萬元人民幣)成交,刷新了建窯茶盞的世界拍賣紀錄。

聚焦老窯(二):近8000萬元建盞背後

南宋建窯油滴盞

聚焦老窯(二):近8000萬元建盞背後

南宋建窯油滴盞

業內認為,這隻建盞確實可以算是歷年來市場上流通的最好的一隻,這樣的拍品以後在市場上可能都不會再有。

正上生古陶瓷沙龍創辦者吳雨哲——

「出現在拍場上的建盞,較多見的是兔毫盞。2011年5月,倫敦蘇富比的一件兔毫建盞拍了110多萬英鎊,按當時匯率相當於人民幣1200萬元,這是此前建盞的最高行情。這兩年陸續出現的品相好的兔毫盞,價格都穩定在300萬元至500萬元人民幣之間。」

聚焦老窯(二):近8000萬元建盞背後

倫敦蘇富比所拍兔毫建盞

紐約佳士得在臨宇山人專場所拍的建盞標註為「油滴」。據日本古代有關建盞最重要的文獻《君台觀左右帳記》記載,「曜變,是建盞之最,世上罕見之物,值萬匹絹。油滴是僅次於曜變的第二重寶,值五千匹絹。兔毫盞,值三千匹絹。」這段文獻中明確地用絹的數量來衡量曜變、油滴、兔毫的價值。

而不少行內人則認為此器就是傳說中的「鷓鴣斑」。按照宋初的《清異錄》記載:「閩中造盞,花紋鷓鴣斑點,試茶家珍之」。

吳雨哲——

「建窯鷓鴣斑盞在市場上原本就極為罕見。在宋代就已是很珍貴的品種了,如今完整的存世量比汝窯還少,而且傳承還那麼好,拍出多高價也不奇怪。幾年前,建盞藏家為數不多,關注的都是大盞,小盞很少人玩,價格很便宜。2008年我買過60個建窯小盞用來喝茶、送人。當時的價格是一件800元,給中間人2000元茶水費,總共花了5萬元。沒過幾年,一位做建盞的行家說,吳老師,你60萬送沒了!又過了1年,人家又來說,吳老師,你120萬送沒了!」

建窯拍賣紀錄的誕生對於內地老窯藏家的觸動可想而知。在這些老窯藏家看來,一個市場價格背後,包含著認知等一系列變化,這些變化既有突然爆發的一刻,也有涓涓流水的日積月累。目前內地老窯瓷器市場整體處於蓄勢階段,一些地方窯口在其中脫穎而出,完成華麗的轉身,其中漲幅最快的品類中,首當其衝就是建盞。

中國古陶瓷研究會鑒定委員會鑒定專家崔凱——

「之前市場上三五十萬元的建盞,大約5年時間內可以輕鬆拍出幾百萬元,之前一兩百萬元的建盞,現在成交價都破千萬元。建盞的行情與近幾年國內飲茶、禪茶文化的盛行有很大關係。一餅普洱幾百萬,幾泡就喝完了,玩茶的人不缺錢。他們對飲茶的標準高了,就覺得茶文化匱乏,歷史積澱也少,茶席上缺了那麼點道具,顯得乏味。他們從日本的茶文化,借鑒到日本對於唐宋茶盞的收藏,並將這種理念帶入中國,開始重新審視建盞。從認知到精通,國內藏家只用了短短10年左右。」

在這些藏家看來,古代燒制茶盞的窯口很多,唯有建窯將茶盞燒出了極致,在胎土、器型、釉色方面都做到了與茶最緊密的對接。

吳雨哲——

「建盞坯厚但不緻密,胎中孔隙多,有很好的隔熱保溫作用,沸水沖點不會燙手。建盞的胎不僅厚,且堅硬,鐵胎,抗擊打。在點茶的過程中,要用茶筅攪拌、擊打,換成影青盞或其他的,一不小心就敲碎了。當地特產的鐵黑色胎土,與茶湯白沫形成反差,便於鬥茶。器型上,用來鬥茶的建盞都是束口,口沿下方1厘米左右向內凹,這一點看似簡單的小變化,卻解決了斗、飲的兩個重要功能。一方面向盞內注水時,這條束口能有效防止沸水翻出,有回水功能;另一方面,飲茶時,這道外壁內凹正好和下唇吻合,符合人體工學。宋代建盞,上至天子,下至庶民,都被推崇備至,玩茶、懂茶的都知道,建盞在宋代茶文化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隨著宋代文化影響在今天中國內地不斷加強,建盞獲得的關注越來越多,而走出國門的藏家在對照今天的日本國寶也可以看到,8件中國瓷器中有4件是建盞。

有文化,有史料,有地位,有現實需求,建盞就這樣,在有財力藏家的助推和拍賣行的關注造勢下,短短几年,演繹出一路躥紅,勢不可擋的趨勢。

※ 本微信內容據雜誌文章修改,原文標題《「老窯大漲」,這回夢想成真了》刊載於《收藏》雜誌2016年12期。


1993年創刊的《收藏》雜誌,是中國創刊最早、發行量最大的、最具影響力的收藏類期刊。《收藏》填補了中國期刊界無一本收藏類期刊的空白,背靠豐富的文物資源和強大文博專家顧問團,全方位拓展雜誌的活動空間,反作用於中國的民間收藏,促進了收藏知識和收藏經驗的傳播和普及,催發了收藏品藝術市場的發育和成熟,推動了收藏理論的研討和收藏學的建立,影響和帶動了收藏類傳媒,包括收藏類報刊、收藏類專欄專版、收藏類書籍的創辦、出版熱。

新浪微博:收藏雜誌

微信公眾號:收藏雜誌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收藏》雜誌 的精彩文章:

聚焦老窯(一):一隻小碗引發的定窯行情
唐代器用:注子與偏提
從圖畫,看朝鮮文人的一生

TAG:《收藏》雜誌 |

您可能感興趣

香港春拍第一波,老窯看點知幾多?(附104件成交拍品通覽)
聚焦老窯(五):劉益謙如何撿了「天漏」
聚焦老窯(六):老窯瓷器市場水到渠成
觀復博物館老窯瓷器一看到底(1)
老窯瓷——三國兩晉南北朝!
聚焦老窯(三):飲茶文化改變的市場:吉州窯與鈞窯
聚焦老窯(四):隋白瓷,冷門變熱門
先睹為快:紐約佳士得秋拍老窯全集
聚焦老窯(一):一隻小碗引發的定窯行情
老窯瓷:宋汝官窯官汝窯
南北朝時期的老窯瓷器,讓陶瓷器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
老窯瓷器在國內與國際市場形成鮮明對比
沒對比就沒傷害,嘉德老窯超佳士得老窯
大柵欄街道老窯瓷博物館開館 助力老窯瓷復燒的現代發展和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