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名作精選欣賞
為密齋寫山水圖 王紱 卷 紙本 水墨 縱26.7厘米 橫67.9厘米 (日)大阪市立美術館藏
此圖系平遠小景,以倪瓚為師,還吸取了吳鎮畫法。倪畫折筆較少,多用墨中水分來完成的,整個畫面秀潤疏爽。
洪崖山房圖 陳宗淵 長卷 紙本 縱27厘米 橫106.2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陳宗淵,生卒年不詳,明代畫家。永樂初為翰林五墨匠,臨拓逼真,黃淮薦之,因命有司除匠籍,遂入士流,余中書舍人,以刑部主事致仕。工山水,亦能寫真。洪崖山,在江西南昌城西。翰林侍講胡儼致仕歸隱,在此地營建山莊,名日洪崖山房。這幅畫描寫山莊景物,畫法繼承元代,近似王紱,意境清遠,筆墨蒼秀,是他傳世僅有的一幅作品。
秋江漁隱圖 姚綬 立軸 紙本 淡設色 縱162.2厘米 橫59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姚綬(1422—1495)明代畫家。字公綬,號彀庵、雲東逸史,嘉善(今屬浙江)人。英宗天順中,賜進士,憲宗成化初,為永寧郡守,辭職歸,築室日丹東,人稱「丹東先生」。工詩,善書畫。擅畫山水,宗吳鎮,也取法趙孟煩、王蒙,小景好作沙坳水曲,孤釣獨吟,其闊幅則重林遠汀,著四五漁船而已,墨色蒼潤,皴染皆妙,亦寫竹石,有瀟洒之致。此圖近岸畫坡石、水草、古木,遠景畫沙渚遠岫,層次向後伸展,顯得悠遠無盡。畫的中部則是大片湖水,靜寂無波,近處湖中,一人坐卧舟頭,凝神垂釣,怡然自樂。此圖師吳鎮派而有所變,山石皴染蒼老渾厚,墨色醇潤,點苔剔草,皆用濃墨,瀟洒磊落,很見功力。
京江送別圖 沈周 長卷 紙本 設色 縱28厘米 橫159.2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沈周(1427—1509),明代畫家。字啟南,號石田,晚號白石翁,長洲(今江蘇蘇州)相城裡人。不應科舉,長期從事繪畫和詩文創作,擅畫山水,得家法於父恆吉,兼師杜瓊,後上溯取法董源、巨然、李成,以已意發之,中年以黃公望為宗,晚年則醉心吳鎮。兼工花卉、鳥獸。後人把他和文徵明、唐寅、仇英合稱「明四家」。傳世作品有《西溪圖》《廬山高圖》《落花詩意圖》《玉蘭、菊圖》等。此圖畫送友人赴任時的情景。圖中山峰崢嶸逶迤,層巒疊翠;江面寬闊平靜,遠望無邊無際;近岸楊柳垂絲,更為友人惜別憑添不舍之情。此幅畫面結構嚴謹,用筆蒼勁沉著,風格樸厚勁健。
報德英華圖 沈周 長卷 紙本 墨筆 縱29厘米 橫251.5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圖為沈周仿吳鎮墨筆山水。畫山坡下茅屋數間,樹木環繞,小橋流水,對面溪水遠山,用筆簡率圓嫩,與常見風格稍有不同,為畫家中年之筆。
青園圖 沈周 長卷 紙本 設色 縱19.1厘米 橫188.7厘米 旅順博物館藏
此圖繪湖山秋色。該圖結構嚴整均衡,局部富於穿插變化,使畫面景物參差有致,一派清幽逸趣。在用筆上,該圖多用禿筆中鋒,將勾、皴、擦、點有機配合,實中求虛。
湖山平遠圖 顏宗 長卷 絹本 設包 縱30.5厘米 橫512厘米 廣東省博物館藏
顏宗,生於1393年,卒年不詳,明代畫家。字學淵,南海(今廣州)人。永樂二十一年(1423)舉人,出任福建邵武知縣,景泰中為曹轉員外郎。善畫山水,學黃公望、李成、郭熙等,多寫平遠景色。此圖寫平遠景色,表現江南農家耕耘、漁樵、行旅的生活情趣。圖中遠山近峰綿延起伏,雜樹成林繁郁蔥茂,煙氣雲霧瀰漫于山間,村莊寺院隱現,農夫行旅、勞作匆忙。整卷筆墨蒼勁渾厚,獨具風格。
溪山真賞圖 金潤 長卷 紙本 設色 縱29.1厘米 橫106.8厘米 天津藝術博物館藏
金潤,生於1405年,卒年不詳,明代畫家。宇伯玉,又字靜虛,上元(今江蘇南京)人。正統間鄉貢,官安南知府。通音律,工書畫。傳世作品極少。此圖冊為金潤傑作。圖中畫大山突兀,溪流雜樹,小橋人家。山水樹石,或濃或淡,或勾或點,有清淡秀逸之感。
煙江遠眺圖 朱端 立軸 絹本 設色 縱168厘米 橫107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朱端,生卒年不詳,明代畫家。字克正,號一樵,海鹽(今屬浙江)人。少年貧甚,以漁樵為主。武宗朝授錦衣衛指揮。工畫人物、山水、花木、翎毛,為浙派名家之一。此圖畫臨江平崗峻岭,樹木蔥蘢,崗上二人對坐,居高遠眺,一童侍立。江上煙波浩渺,漁舟揚帆;岸上村落人家,樓台宇閣。一派江南水鄉山青水秀的迷人景象。此幅畫法學郭熙,用筆精勁,墨彩明媚,畫風秀潤,自成一格。
步溪圖 唐寅 立軸 絹本 設色 縱159厘米 橫84.3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此圖寫高士步溪賞景。圖中巨峰突兀,雜樹成林,枝隨風擺,溪水微波,高士於溪畔橋邊仰首而望,若有所思,畫面清秀中有濃重,柔潤中見雄健。
橫塘圖 文徵明 冊頁 紙本 設色 尺寸不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此圖為文徵明所作小幅畫之一,蕭疏簡練,格調高雅,淡逸文靜。
千林曳杖圖 文徵明 立軸 紙本 墨筆 縱35.3厘米 橫25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
藏 此圖畫山巒層疊間房屋村舍,樹木或枝繁葉茂,或蕭疏禿干,有人撐舟而歸,有人荷杖小橋。用筆細謹,濃淡、粗細、疏密,互相交織,有條不紊,給人溫雅沉靜之感。
煙江疊嶂圖(部分) 文徵明 長卷 紙本 設色 縱 50厘米 橫620.8厘米 遼寧省博物館藏
圖中遠山近石,蒼秀濃郁;樹木挺立,青翠吐綠;屋舍村字,隱現於山中林間,煙波江上著一小島,給畫面帶來無限生機。用筆細謹,構圖縝密,境界清曠。
花溪漁隱圖 陸治 冊頁 絹本 設色 縱31.5厘米 橫29.8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此圖為陸治的傳世佳作,畫江水一泓,三面山巒環抱,山村汀渚,花樹繽紛。山下屋舍亭台,小橋橫卧。一葉輕舟,劃櫓前行,靜中有動。圖中山石用禿筆勾輪廓,千筆皴擦,濃墨點苔。樹木用細筆勾皴,濃淡相間,錯落有致。全畫用筆方峭,設色雅淡。
秋山遊覽圖 文伯仁 長卷 紙本 設色 縱17.9厘米 橫156.6厘米 上海博物館
藏全卷層巒疊讞,千岩萬壑,崗嶺蜿蜒,龍脈起伏不斷,溪間飛瀑如練,樹叢依聚溪畔坡石。江面空曠,波光激蕩,舟帆點點,遠山朦朧。野色橋邊,樹石掩映,露出茅屋草亭,人物幽閑。既繼承家法,又追宗王蒙,山石多用蜷曲皴筆,有條不紊,理具其中而得質感。整卷布景奇兀,筆力清勁。
抱琴獨坐圖 蔣乾 立軸 紙本 墨筆 縱134.1厘米 橫61.8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蔣乾,生於1525年,卒年不詳,明代畫家。字子健,江寧(今江蘇南京)人。嵩子。寓吳郡(今江蘇蘇州)虹橋。工山水,清拔古雅,絕不類其父派。圖中峰壁臨湖,翠樹蔥鬱,屋宇水亭,平坡堤坨,相映成趣。永亭中有人憑欄眺望,屋前平坡,有人臨流獨坐,有抱琴童子侍立。筆墨學文徵明,意境清遠。
雲巒秋色圖 吳彬 立軸 紙本 設色 縱126.5厘米 橫28.3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吳彬,生卒年不詳,宇文中,又字文仲,自稱枝庵發僧,福建莆田人。流寓金陵,萬曆間以能畫為授中書舍人,歷工部主事。工山水,布置絕不摹古,佛像人物,形狀奇怪,迥別前人,自立門戶。圖繪巨峰高聳,壁如刀削;山巒層疊,樹木蔥鬱;山麓林間,屋舍錯列;飛泉入溪,板橋橫列。此圖筆墨勁秀,風格新奇。
高逸圖 董其昌 立軸 紙本 水墨 縱89.4厘米 橫52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此圖畫的是一河兩岸,近處平坡數塊、雜樹三組,遠處低丘矮山數疊。畫法近於倪雲林的面貌,山石皴法,折帶、披麻兼用,而以側筆為主。雜樹畫法和雲林法有異,用柔渾的筆墨寫出枝幹,然後皴染點葉。全圖給人依而不繁,曠而不空之感。
葑涇仿古圖 董其昌 立軸 紙本 水墨 縱80厘米,橫29.8厘米 中國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此作仿董北苑筆意,圖中山壑重巒,古樹高拔,蒼蒼莽莽,小橋溪水,村落人家,境界高逸。畫坡石或用披麻皴,或用折帶皴,淡墨枯筆,乾濕皴擦,整幅畫面有墨色蒼潤之感。
岩居圖 董其昌 長卷 紙本 墨筆 縱33厘米 橫135厘米 無錫市博物館藏
圖中山巒林壑,連綿不斷,平坡低丘,雜樹成林,溪水彎曲空曠。畫法近似倪雲林面貌,山石樹木皴法,側筆為主,又自出己意。全圖布局工整,用墨淡潤, 畫面清秀潤麗。
幽亭老樹圖 程嘉燧 立軸 紙本 墨筆 縱131.6厘米 橫272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程嘉燧的畫出入宋元諸家,尤以似倪元林者為多,此圖則可見一斑。畫中山巒疊翠,山麓平坡處有古樹三,或斜或直,或高或低,旁置一草亭,境界清曠幽靜,全圖筆墨細勁,風格秀逸。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發布,不代表今日頭條立場。
※清《弘仁作品精選集》
※畫家筆下的精美菊花欣賞
※明 文徵明-繪畫作品欣賞
※來看真功夫-蘇軾《嵩陽帖》
TAG:沃德利成書畫院 |
※古代名硯精選欣賞
※明代沈周書畫作品精選集
※秋現代詩作品精選
※現當代名家:許麟廬作品精選
※現當代名家:李苦禪作品精選
※現當代名家:陳少梅國畫作品精選
※欣賞《詩歌精選》作者:何中俊
※現當代名家:陳師曾作品精選
※歷代楷書名家作品精選,經典收藏!
※歷代秋遊詩精選
※名家作品精選之八大山人冊頁欣賞
※嶺南畫派作品精選欣賞
※中國古代哲學名言名句精選!
※郭敬明語錄精選
※現當代名家:石魯作品精選
※中國手繪精選 欣賞
※現當代名家:徐悲鴻國畫作品精選(1)
※精選鋼筆畫欣賞
※歷代賞秋詩詞精選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