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乾嘉大儒修道證果 兼修儒道者不可不知槐軒學說

乾嘉大儒修道證果 兼修儒道者不可不知槐軒學說

劉沅止唐先生,為清乾嘉間大儒,深得玄門秘鑰。融道入儒,援儒說道,傍通禪佛,並了宗乘。博學多方,著作等身。隱跡青城八年,虔修丹道,相傳曾親得老子與呂祖口訣。


文/太極生


世有道儒兼修之士,謹推薦閱讀劉沅《槐軒全書》。

《槐軒全書》,是一部以儒學精神為根本,會通儒釋道三家之學說,闡發三教之精微,揭示盡人合天之真諦,且具有完整學術體系的學術著作

乾嘉大儒修道證果 兼修儒道者不可不知槐軒學說



浩蕩乾坤餘一老,形神不遂秋風槁,六經訂正付兒曹,孔孟而後知心少。止唐書,時年八十有八,圖中幼子六、七、八兒也。咸豐五年九月吉日。(資料圖)

一、劉沅的生平


劉沅(1768-1855),字止唐,一字訥如,號清陽、碧霞,後人多尊稱為「槐軒」,清乾隆三十三年戊子(1768)正月十三日卯時出生於四川省雙流縣雲棲里(今為雙流縣柑梓鄉三聖村)。二十九歲時,紫柏山遇靜一道人,談修養之道,訝其與吾儒同。道人惠《道德經》注,系純陽子作。


三十歲時,忽道遇賣葯老人(即野雲老人李果圓),形容殊異,心愛敬之,求示延年之方。老人曰:「人身自有長生藥,爾知否?」曰:「不知也。」老人曰:「先天虛無一氣,天之所以為天,即人之所以為人。存神養氣即存心養性。歧而視之,是以仁者壽、大德必壽之理不明,而卻老獨枉神仙爾。返而求諸身心,可也。」拜而受教,荏苒八年。


清嘉、道間,止唐先生在成都純化街家中聚徒講學,其講學地名曰槐軒。先生學有師傳,動存靜察,臻於大成。從五十九歲至八十歲竟連生八子。《國史館劉沅本傳》:「咸豐五年(1855)卒,年八十有八。沅先無子,六十後連舉八男,皆能傳其學。」其孫劉咸炘(字鑒泉)尤能傳其學。

乾嘉大儒修道證果 兼修儒道者不可不知槐軒學說


儒林劉止唐先生八十八歲肖像(資料圖)


二、後人評價


蕭天石《劉止唐與四川劉門道》:


止唐先生為川中近三百年來特立獨行博通三家之大儒,其學既直探洙泗心傳,復深得玄門密鑰,融道入儒,援儒說道;復會通禪佛,並涉密乘,博學多方,雖較龐雜,然以其能障百川而東之,匯萬流於一海,故最後仍歸本於儒,不失孔門規矩。學術界人士不少以得游其門庭為高尚其事也。

南懷瑾《禪海蠡測》:


乾嘉間,西蜀雙流,有劉沅(字止唐)者出,初以博學鴻儒,不獵功名,歸而學道,相傳得老子親傳,居山八年而成道。以儒者而兼弘佛道之學,著作等身,名震當世,世稱其教曰「劉門」。長江南北,支衍甚多,而猶以浙閩為盛。其學以「沉潛靜定」為旨,功夫口訣采於道家,說理傳心,皆撮三家之長。而其實質,亦為儒化佛道之另一教門。劉沅為乾嘉時之大儒,著作豐富,立論平允,於三教均多闡發。


三、槐軒學說概述


槐軒學說實為聖賢之學,是上承老孔,會通道、佛精微的儒家學說。它還原了老孔聖學的本來面目,主張「學為人而已」,闡揚了敦倫盡性、盡人合天的做人道理,明確了成己成人的途徑,合於《大學》所說的「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槐軒之道實乃大學聖道,要不外「心性倫常」四字;用功之法,不外「靜存動察」四字。聖道至精至粹,大有大成,小有小成,稍有所得,均於身心大有益處,皆不至於無補。劉沅先生在其《豫誠堂家訓》中有言:「養心養氣,小效亦可延年;成己成人,功夫全在大學。」「大學之道,格致所以靜存,誠意所以動察,由淺而深,有一分功,有一分效,如靜而致中,一念定靜即有一分樂趣,一行合理即覺此心欣然,篤行不倦,久而純全,則仁至義盡,天人合德,修齊治平舉而措之已耳。」(《槐軒雜著·卷四》)因此,性命之學是槐軒學派的根本學問,即《大學》所言:「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清陽先生傳》曰:


孔子云,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宋儒毫不知其義,致生許多妄說。《河圖》對待,《洛書》流行,兩儀奠位,凡物皆對待成形,氣化流行;乾元坤元,仍是一元斡運,一陰一陽之謂道,對待而後成生化也。天行健,地勢坤,惟其健與勢不息,而後乾元坤元統於一元,無始無終;乾下交於坤,而坤中孕陽,坤上交於乾,而乾中孕陰;變化之間,乾坤無功,以日月為功,後天之坎離,即先天之乾坤;人秉天地之靈,先天得乾性坤命之全,故人性皆善;後天互陰陽之體,故有人心道心;坎中一陽,本乾宮真金下向坤中,本乎天者親上;離中一陰,非乾之本體,聖人克己復禮,不外存神養氣,知止於至善,得夫地之中而存心養氣也。如是收心養氣,虛無之至久久,先天神氣有基,孟子所謂有諸己也。再益加勤進,陰功德行日臻其盛,昧理欺心毫不肯為,所謂動靜交養也;久久而充實、而大、而化、而神人也,而與天合矣。

乾嘉大儒修道證果 兼修儒道者不可不知槐軒學說



槐軒全書(資料圖)


四、《槐軒全書》的基本內容


劉沅先生主要著述,後人彙集為《槐軒全書》,主要有《易經》、《書經》、《詩經》、《禮記》、《儀禮》、《周官》、《四書》(《論語》、《孟子》、《大學》、《中庸》)、《春秋》等恆解(以上通謂《十三經恆解》)、《孝經直解》,另有《槐軒約言》、《子問》、《又問》、《正訛》、《拾餘四種》、《俗言》等理學著作,及《史存》、《明良志略》、《槐軒雜著》、《塤篪集》等史志著作,此外還有《蒙訓》《下學梯航》等啟蒙教育著作。


五、推薦《槐軒約言》


蕭天石《道藏精華》收錄《槐軒約言》。其《槐軒約言序》曰:


劉沅止唐先生,為清乾嘉間大儒,深得玄門秘鑰。融道入儒,援儒說道,傍通禪佛,並了宗乘。博學多方,著作等身。可考者計凡二十七種,都一百七十八卷。隱跡青城八年,虔修丹道,相傳曾親得老子與呂祖口訣;道成出而講學西蜀,遠方自行束脩而來者,踵趾相接,門弟子滿天下,世稱「劉門」,飲譽一時,儒釋道三家中人及專家學子,莫不交口稱頌其學問之淵深與德行之博大。其《四書恆解》、《詩經恆解》、《書經恆解》、《禮記恆解》、《春秋恆解》、《史存》、《大學古本質言》、《正訛》、《拾餘四種》、《法言會纂》、《性命微言》等與本書,尤能匠心獨運,剝膚存髓,凡有所見,類多不落前人窠臼。蓋其所得,均非徒自文字章句中理解得來,不少處皆自功夫中體證所出。次如其《槐軒雜著》、《雜著外篇》、《塤篪集》、《子問》、《又問》、《下學梯航》、《保身立命要言》,均有可觀;絕非純盜虛聲者所可比擬。與羽化後肉身尚留於甘肅成陵朝元觀之劉悟元真人,同為儒化道家,並間融佛理說教,純主清靜修鍊,直追元之全真道派。世稱「南北二劉」者,即指二老而言也。


本書所選《槐軒約言》,精簡至極。為自門人所輯之《槐軒要語》中,節其繁蕪,擷其金玉而成。自謂與《拾餘四種》,同留以訓兒輩,故類等「傳家法言」矣。於其文實宜一字一字嚼過,切不可囫圇呑棗,致入寶山而空回也。止唐先生輯是書時,年已八十有五,即可視為晚年定論,亦可視為傳法衣缽。故其《四書五經恆解》之精要,無不盡賅於斯。有事於「劉門」者,舍此便無由入也。(編輯:行雲)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道學 的精彩文章:

每個人的心裡 都有一艘不願被系住的小舟
聖人通常以什麼來預測吉凶?
如何整頓教風 問題就在我們自己身上

TAG:騰訊道學 |

您可能感興趣

為道者莫不兼修醫術:那些醫術高明的道人們
此人書法軟硬兼修,其硬筆更是一絕!田英章入室弟子荊霄鵬
趙可可:內外兼修,不一樣的陽光女神
兼修禮樂 以振君臣之禮
身心兼修才是瑜伽的本色
色澤清透內外兼修!這款蘭玉藝術版手機美到不可方物
陳天民撰文稱:葉先生在書法藝術探索方面是通靈感物之人,技道兼修之人,德藝雙馨之人,積極進取之人
京劇四大名旦內外兼修,書法亦不俗!
鄒市明嬌妻除了秀身材也下鄉支教,賢良淑德內外兼修
京劇四大名旦內外兼修,書法亦不俗
道士煉丹兼修醫術,開急診疫病先河造福後世
海信集團:把誠信寫在企業名字里 內外兼修立體化呈現「厚道魯商」
既登中國「長春艦」也要與美「肩並肩」 杜特爾特必須得內外兼修
培養德法兼修法治人才
她不僅美,還有保健功效,內外兼修啊!
這款國產車不錯,內外兼修當屬吉利博瑞
凈土行有餘力,方可兼修他宗
三伏天中暑,中醫說你「內外兼修」不夠
娛樂圈中趙麗穎鄭爽是吃青春飯的花瓶?還是內外兼修的演技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