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ESMO Asia:值得關注的4項亞洲研究

ESMO Asia:值得關注的4項亞洲研究

ESMO Asia:值得關注的4項亞洲研究

導讀:2016年12月16~19日,歐洲臨床腫瘤學會(ESMO)亞洲大會在新加坡召開,ESMO官網公布了亞洲的6項重要研究,一起來看看 吧!

編輯:瀟瀟

來源:醫學界腫瘤頻道

1壓力影響化療療效?河南省腫瘤醫院博士找到關鍵因素

ESMO Asia:值得關注的4項亞洲研究

研究發現,處於壓力下的癌症患者,血液中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BDNF)大量減少,而低水平的BDNF會導致化療不敏感、對化療副反應無法忍受。

此研究第一作者、河南省腫瘤醫院吳育鋒博士說:「醫生應該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患者的情緒問題上。」

癌症患者普遍存在情緒低落問題,BDNF早已被發現與人的大腦功能和情緒密切相關,吳育峰博士的此項研究目的是探索壓力如何影響進展期肺癌患者的預後。

研究納入186名接受化療的新診斷肺癌患者,讓他們自我評估治療開始前的壓力水平、生活質量,收集總生存(OS)和其他數據。

結果顯示,壓力較大的患者存在腫瘤轉移擴散的概率更大、對化療副反應的忍受度也較低,此外還存在嘔吐增加、白細胞減少、住院時間延長、帶病生存時間減少,這更加加重了患者的焦慮情緒。

進一步研究發現,壓力下的患者,血液中BDNF的量較少,導致他們無力對抗腫瘤細胞。

未來,研究將針對BDNF水平進一步研究對抗腫瘤患者壓力的方法,以延長患者生存期。

2常規血液檢測預測癌症患者生存期

ESMO Asia:值得關注的4項亞洲研究

「接受姑息治療的晚期癌症患者都想知道準確的生存期,「日本京都大學腫瘤學家Yu Uneno說,「生存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患者的求生慾望,以及決定後續如何治療、何時停止治療、在哪裡度過最後時光等。

比如,鎮靜劑咪達唑侖被用來為癌症晚期患者緩解癥狀,但一般只向預計生存期少於一周的患者推薦。

之前預測預後模型一般採用醫生評定,比如觀察患者的呼吸困難、精神錯亂等癥狀,評定帶有一定的主觀性,且不能隨時間推移精準判斷。由Yu Uneno主導研究的這項預測模型(SAP)包括3個可以定期檢測的實驗室指標(白蛋白、嗜中性粒細胞、乳酸脫氫酶),可以對患者隨時監測。

一項薈萃分析包括了4個癌症患者生存預後評估模型和1015名患者,結果顯示,SAP模型對生存期在1~3個月的患者有較好的的預測效果,準確性在75%~80%。

3在香港,Pembrolizumab一線治療轉移性黑色素瘤非常划算

ESMO Asia:值得關注的4項亞洲研究

「這是第一次評估免疫檢查點抑制劑Pembrolizumab治療進展期癌症的經濟效應。」

研究第一作者是香港中文大學臨床腫瘤中心助理教授Herbert Loong,他說,「即使Pembrolizumab價格昂貴,但相比於化療,患者的生命質量調整年(QALTs)有一個提高。「

在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發現之前,轉移性黑色素瘤的治療前景一直非常悲觀,CTLA-4抑制劑伊匹單抗和其他PD1抑制劑給這一疾病的的治療帶來戲劇性的效果,然而,免疫治療昂貴的費用可能會使一部分患者傾家蕩產,也給社會醫保系統帶來沉重負擔。

所以,在治療的潛在獲益和社會負擔之間尋找一個平衡非常重要。

此項研究即評估了Pembrolizumab相對於化療和伊匹單抗的成本效益。收集了有效性、藥物價格、不良事件發生率,以及藥物管理和對抗不良反應過程中產生的費用。患者方面包括生存期、生存質量、總治療費用等因素。

其中,化療最經常被用於黑色素瘤一線治療,伊匹單抗可以使用但不被醫保報銷,其副反應也限制其在轉移性黑色素瘤中的一線應用。

評估按照WHO的標準,顯示Pembrolizumab的增量成本效益比(ICER)低於化療和伊匹單抗。

此項香港的數據分析結果能一定程度上代表亞洲人群的基本情況,指導黑色素瘤的治療選擇。

4Ribociclib提高亞洲進展期乳腺癌患者的PFS

ESMO Asia:值得關注的4項亞洲研究

內分泌治療是激素受體陽性乳腺癌主要治療方法,但經常受限於原發和繼發性耐葯,出現疾病進展。內分泌治療耐葯與CDK4/6通路息息相關,因此,內分泌治療和CDK4/6抑制劑聯合治療能延長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期。

MONALEESA-2大家肯定不陌生,是於2016ESMO大會上公布的一項隨機3期臨床研究,對比CDK4/6抑制劑Ribociclib聯合來曲唑和安慰劑+來曲唑在HR+、HER2-進展期絕經後乳腺癌一線中的療效。一共納入668名患者,主要研究終點是無進展生存期(PFS)。

「研究人員對MONALEESA-2進行亞組分析,在亞洲人群(119例)中的數據顯示,相比與對照組,Ribociclib聯合來曲唑提高44%的PFS,且不良反應可以忍受。」新加坡癌症中心腫瘤學高級顧問Yoon-Sim Yap是這項亞組分析的第一作者。

乳腺癌是亞洲女性沉重的疾病負擔,24%的新發病率在亞洲。而通常,亞洲人群在國際多中心研究中佔比不大,導致很多研究結果不能及時應用。此項研究也許能改變這部分乳腺癌患者的臨床實踐。

信源地址:

http://esmo.org/Press-Office/Press-Releases

(本文為「醫學界」原創文章,轉載需經授權並標明作者和來源。)


投稿請發郵件至zl@yxj.org.cn

投稿類型:腫瘤科臨床經驗,知識總結,醫學科普,行醫感悟等。

編輯微信y64688723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發布,不代表今日頭條立場。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學界腫瘤頻道 的精彩文章:

哈佛專家:50歲以上的男性,哪些體檢最必須?
「四大守則」強化你的免疫力!
六問胃癌手術,腹腔鏡已成未來趨勢
一文讀懂:肺癌所致10大副癌綜合征

TAG:醫學界腫瘤頻道 |

您可能感興趣

中國又斬獲一項亞洲第一:先俄羅斯一步掌握老美獨家技術
黃子韜擁有的一項亞洲人少有的東西,你知道是什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