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專訪iBio聯合創新CEO楊穎: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物材料進出口生意

專訪iBio聯合創新CEO楊穎: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物材料進出口生意

生物探索


編者按


生命科學的發展日新月異,新技術新方法亦層出不窮,這也令新的生物試劑與材料不斷湧現。其中既有不小的挑戰,也蘊含著無限機遇,相信在iBio聯合創新的努力之下,科研世界會更加「平坦」,「天下沒有難做的生物材料進出口生意」的那一天也會儘早到來。

專訪iBio聯合創新CEO楊穎: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物材料進出口生意



iBio聯合創新CEO楊穎女士


很多從事生命科學基礎及臨床前研究的學者可能都有過這樣經歷,試驗急需的小鼠、細胞株或是試劑,因對相關法律法規規定不熟悉,在進口過程,往往需要相當長一段時間。然而,科研是沒有第二的競爭領域。誰的實驗數據最先出來,誰的藥物最先進入臨床,誰就站在制高點上。遺憾的是,在很多時候,其間的落差不但令中國科研結果的產出落後於人,而且一些廠商也時而會蒙受不小的損失。

在國家十二五、十三五規劃的大背景下,在國家立意改革、簡政放權、勇於創新的精神指引下,不但政府部門積極行動起來,解決特殊物品生物材料進口流程中的「堵點」,更有創新型服務公司也在瞄準從採購、物流到送貨全流程中的痛點,著眼於全程供應鏈梳理,以更好地的幫助到科研人員和相關廠商和各級代理商。楊穎及其團隊就是致力於解決特殊物品生物材料進口流程中的「堵點」的隊伍中一員,成立了中關村生命科學聯合創新服務中心「綠通北平台」(以下簡稱iBio聯合創新)。


1


以痛點為抓手


2015年12月18日,iBio聯合創新正式落地中關村。中關村是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是政策創新先行先試的基地。楊穎向記者介紹到,中關村密集分布著全國首屈一指的生物健康領域創新資源和醫療資源,這裡擁有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醫學科學院等39家生命科學相關高校院所、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等55家生命科學研究機構、以及16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和一大批國家工程中心,在國家「重大新葯創製」和「重大傳染病防治」專項中,有三分之一項目由中關村企業和高校院所承擔。


正因為如此,這裡的科研機構和企業對特殊物品和生物材料不僅需求種類多,而且要求有更快更優的通關速度,而iBio聯合創新正是為了契合他們的需求應運而生。2014年9月,iBio聯合創新由中關村發展集團所屬北京中關村生命科學園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北京昌平科技園發展有限公司、泉心泉意(上海)生命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投資建設,以國有單位為投資主體,聯合第三方專業服務公司共同運營,構成混合所有制典範。這樣的股東結構使得iBio聯合創新自誕生伊始便處於更高的起點,然而真正令其贏得用戶的青睞的並不在於此,而是iBio聯合創新矢志創新贏得的先發優勢。經過兩年的籌備建設,iBio聯合創新於2016年正式投入運營。

十二五以來,為了拒生物安全隱患於國門之外,生物材料跨境運輸的監管和審批力度一直在加強。在傳統的監管體系下,特殊物品和生物材料從海外抵達北京,需要經過海關、檢驗檢疫、其他相關部門等多部門的監管和審批,才能通關放行。


而在辦理這類材料進口時,傳統的外貿人員不懂「生物材料」複雜的專業知識,懂生物的專業人員又欠缺「進出口合規」知識。用戶有時需要在多個部門或是同一部門分布在不同區縣的專業檢驗地點之間輾轉。這使得許多科研人員的創新想法淹沒在漫長地等待材料和試劑的過程中,成為了各個企業(機構)研發生物產品時的最大難題之一。除了「慢」之外,「貴」也是另一個令人頭疼的問題。由於科研用進口生物試劑和材料的品類多、新, 採購高頻卻數量少,使得跨境物流和流通環節極其碎片化、成本高,以至於科研人員驚呼「美國做科研比中國要便宜20%!」


楊穎表示,這些痛點正是iBio聯合創新著力的抓手。聯合創新作為全國首家特殊物品和生物材料進出口一站式公共服務平台,集科研腹地公用型保稅庫、高配置多許可權檢驗檢疫中關村集中監管中心、關檢聯合辦事大廳等設施為一體,以進出口通關一站式專業服務為主營,集外貿代理(含免表辦理)、檢驗檢疫前置審批代辦、清報關業務、保稅倉儲、物流增值等服務為一身的進出口公共服務模式。


在這一模式下,iBio精心打造一站式的線上業務受理和作業系統, 無論是科研單位客戶,抑或企業界客戶,均可在iBio聯合創新平台上的Online客戶中心發起特殊物品和生物材料的服務任務,從諮詢、委託、代理合同的訂立、前置審批辦理、到貨、報檢、報關、查驗到最終送貨共26個節點均可在平台上流暢完成,進程透明可視,每個節點都有嚴格KPI和流程管控,重要節點自動通告客戶,打造客戶尊享盡在掌握的優異服務體驗。


此外,iBio聯合創新作為檢驗檢疫的創新試點基地,北京國檢局中關村辦事處業務二科職能入駐,現場受理報檢並進行查驗和後續監管,充分令客戶享有政策紅利帶來的便捷,讓高低風險特殊物品生物材料以及動植物源性生物材料等檢疫報檢、現場查驗及後續監管流程得到極大簡化,科學家們奔波於不同的屬地分局的勞頓、線蟲和果蠅等模式生物到手時便已進入「更年期」的窘況成為往事。進境生物材料進行分批核銷、一次許可證審批可以辦理多次進口核銷;保稅庫分送集報、入庫產品一次查驗分批放行;快速免表等政策組合拳,進一步提升效率;全國首家一站式的關檢協同便利也衍生了各種新的創新服務項目。

2


以專業與創新服務客戶


生長於中關村這片創新公司雲集的熱土,iBio聯合創新同樣攜帶有這樣的創新種子,尤為可貴的是,iBio聯合創新在服務客戶時,始終將專業擺在前頭。可以說,創新與專業是驅動其不斷前行兩大引擎。


有過生命科學基礎研究經歷的人都了解,很多科研試劑都需要一定儲存條件以保有其活性,因此對於這類物品的入關,一個專業的環境是必不可少的。iBio聯合創新在硬環境上設置了500多平米的檢驗檢疫集中監管中心,是目前全北京最專業、最高配置的監管平台之一, 二級生物實驗室配置、多功能多溫區分隔、可以進行高風險、低風險、模式生物等不同風險等級和品類監管。高規格專業監管庫的配置和北京國檢局中關村辦事處業務二科的精兵強將,大大提升了查驗效率和對查驗的生物材料的品質保證。

iBio聯合創新還頗具前瞻性地獨家承辦了特殊物品風險評估工作。 特殊物品衛生檢疫審批,針對風險等級為A和B(即高風險)的特殊物品,在出具審批單前需要進行風險評估工作。為了滿足業內對高風險產品進口有需求的客戶,2016年以來,平台受北京國檢局衛生處委託主動承擔了這一工作,約請領域內的資深專家,每月開展一次現場評審,根據專家意見做出評定,從而讓這些產品能夠擁有了進入國門的「准入證」, 目前已經進行了6期為23家企業共九百項產品提供了風險評估。 從目前的結果來看,對北京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已經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得到業內一致好評。


另一特別的創新點是檢驗檢疫報檢大廳、專業的查驗平台與保稅庫無縫鏈接,這一設置全國首創,目前還是獨一無二。這一離科學家最近的綜合型保稅倉庫是海關總署在支持科研特色的保稅庫建設的政策突破的產物。 依託「遠程查驗」、「分批出庫 集中報關」、「關檢協同」、「快速免表」等各項創新政策探索,平台正在積極構建最佳效率的「保稅庫通關」業務和獨具特色的「保稅現貨庫」, 服務廣大廠商、經銷商與科研用戶。這兩項服務能夠讓供應商們享受到前所未有的通關效率和輕鬆地在北京建立專業的保稅庫存, 既降低跨境物流成本和庫存成本, 又能夠靈活調配(包括退運)存貨從而降低損耗, 還可以通過在科學家身邊建設庫存極大提速交貨期從而增加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另外,根據使用單位已有資質如何幫助科研人員充分利用海關總署《科學研究和教學用品免徵進口稅收規定》的政策,來降低科研成本,北平台正在精心策劃、再造流程,構建獨有的「免稅現貨庫」服務, 這項被熱切期待的服務必將為北京各大科研院所帶來福音, 讓科學家們能切切實實享受到進口試劑採購成本的降低。


北平台創新與專業的雙引擎仍在不斷發力,仍在發現並解決客戶的痛點與難點。對今年供應鏈最熱議的痛點「胎牛血清」, 聯合創新iBio積極配合院校/廠商與相關政府部門密切溝通, 推動協同解決方案。 此外,目前,平台正在對多家生物醫藥企業進行訪談和調研, 探索如何解決另一個生物材料進口的痛點人血清和血液等樣品的進口, 此類材料是生物醫藥研發/臨產前和臨床研究的最重要的原材料之一, 如能推動解決,對藥物研發企業疾呼「無米下炊」的困境是大福音。通過深入了解行業的痛點和需求,聯合創新iBio作為海關、檢疫檢驗創新政策的先試先行載體,已經發揮重大的平台作用;iBio聯合創新的專業團隊正在通過各項創新和專業的服務,幫助科研工作者與國外同行能夠在同一起跑線上競爭。


3


平台服務,度身定做


iBio聯合創新緊緊圍繞著平台定位, 做自己擅長的事情, 致力與產業共同發展,共同創建一個高效、有序、合規、共贏的生態圈。 如何為各類不同的客戶針對其運營痛點打造相適應的服務產品, 也是iBio聯合創新團隊日思夜想的事情。只有精準的市場定位、優異的客戶體驗才能讓iBio獲得客戶資源的自然積聚,既實現其社會化服務功能, 也以業務拉動平台的長續的健康增長。


對院校科研客戶,iBio聯合創新主要推出最讓老師們頭痛的樣品和模式生物進口、生物試劑的一站式免稅進口服務。 正在搭建的「免稅現貨庫」,通過高效的流程再造和產業合作,結合iBio聯合創新獨有的保稅庫和快速免表、快速通關和快速查驗等優勢, 旨在讓免稅試劑的購買常態化,這更是院校客戶翹首期待的「王牌」項目。


對生物醫藥研發客戶和合同外包公司,平台著力推進一站式進出口通關服務,科學家不用煩心陌生的關檢語言, 讓專業人做專業事,為其解決各種生物材料、生物試劑、樣品和相關實驗用品的進出口通關難題;此外iBio聯合創新還與泉心泉意公司一起聯手推出海外集采直通車服務, 對國內買不到的試劑或貨期特別長的產品, 通過其美國西岸的集采點, 推出「周周采、周周飛」, 8-14天到貨的優質服務。


對大型廠商和經銷商,平台重點推出獨具特色的保稅庫通關,為多品類、貨值高、溫控要求嚴格的批量試劑提供通關速度更快、品質更有保障、更安全便捷的通關效率。 另外,對貼中文標籤、貼二維條碼(進行產品跟蹤)、產品組裝等保稅庫業務有需求的廠商經銷商,也對保稅庫通關情有獨鍾。平台還大力推動廠商建立「保稅庫存」, 以滿足急劇擴大的中國市場的需求;對形成頻繁出庫的常用品類, 平台正在致力達成保稅現貨的通關標準,「今天要, 明天出」。對於要實現iBio免稅現貨的供應商, 在iBio聯合創新建立保稅庫存更是供應商不二的選擇。


對中小型廠商和經銷商, 平台的保稅庫通關和保稅庫存一樣有吸引力。 作為公共服務平台一項社會化服務功能,平台通過規模化、整合化、信息化等手段, 讓中小企業更能享受到平台集合運作的優勢。當前,人工成本高、專業通關和進出口人員的缺位,使得各中小型廠商和經銷商在與大企業比拼的過程中「物流瓶頸」問題尤為突出。外包服務給專業平台、降低人員成本、提升供貨效率已經成為不少中小企業的選擇。 針對眾多中小企業需要2-3周才能集合足夠貨值的訂單以降低國際物流和通關成本從而4-6周才能交貨期這一痛點,iBio聯合創新還聯合了澄天跨境供應鏈合作夥伴,推出跨境物流集合直通車,讓中小企業能夠在一樣的成本上達到2周的交貨效率。這一創新的平台服務既服務廣大中小企業,也最終惠及廣大科研客戶。


對各類物流服務商, 平台也充分開放,以靈活提供各個單項服務,讓物流服務商的效率通過結合平台的強項大大提升。 iBio 聯合創新專業團隊正和各個貨物代理、專業冷鏈供應商、航運公司積極構建戰略合作關係,旨在共同推進行業的效率, 讓生物材料進出口提速、合規、高效。


展望未來,楊穎說道,生命科學的發展日新月異,新技術新方法亦層出不窮,這也令新的生物試劑與材料不斷湧現。其中既有不小的挑戰,也蘊含著無限機遇,相信在iBio聯合創新(北平台)的努力之下,科研世界會更加「平坦」,「天下沒有難做的生物材料進出口生意」的那一天也會儘早到來。


4


關於楊穎


畢業於劍橋大學MBA, 於2010年創始了騰泉生命科學有限公司,用創新的自動化解決方案服務生命科學和藥物研發行業;其於2014年孵化創辦了泉心泉意生命科學有限公司,目前已成為行業頗有影響力的第三方一體化採購供應管理服務平台-立志成為「科學家身邊的京東超市」。同年,與中關村生命科學園公司和昌發展集團合資創建了iBio中關村聯合創新有限公司。秉承「用創新滋養創造」的企業理念, 旗下的各個企業獨具特色、高速發展。踐行「服務生命,不忘初心」的信念,楊穎女士還作為創始理事和總幹事創辦了生物醫藥研發領域最活躍的NGO社團之一生物醫藥創新社 BiG(Biologics Innovation Group)。


點擊圖片,參加「2016生命科學領域十大亮點園區」評選

專訪iBio聯合創新CEO楊穎: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物材料進出口生意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物探索 的精彩文章:

Cell:「垃圾」RNA不垃圾,幫助細胞應對壓力
Nature:2016年科學界發生的8大事件
基因建庫突破性進展,助力我國精準醫療大有可為

TAG:生物探索 |

您可能感興趣

《干物妹》萌系未知生物 土間埋cosplay-有沒有WiFi
《Science》:生物工程out了?化學物理手段也能改造生物
Nature:CRISPR技術開拓新的疆域——進化發育生物學
PLoS ONE:腸道微生物或影響機體的生理學表現
Science子刊:兩種生物標誌物聯合使用,有助於早期發現「癌症之王」
生物識別、TDDI,為何說Synaptics要迎來一波瘋狂的增長?
Nat Commun:AMPA受體的生物合成與大腦功能的關係
身體改造會是人類的未來嗎?植入14枚「插件」的生物黑客Patrick Paumen專訪
腸道微生物失衡為何會引發焦慮抑鬱?答案在大腦中的microRNAs
專訪科濟生物CEO李宗海:做全球領先的原創性CAR-T療法,我們定了2個上市目標
專業的生物製藥宿主細胞殘留DNA純化儀-SHENTEK rDNApurify
「零食」Eduardo Kac:「生物藝術」體現生命的神秘、詩意和終極美感
Cell Host & Microbe:重大發現!腸道微生物或可誘發機體老化相關的炎症發生
《Science》:攜帶DNA密碼的水凝膠「生物」
Cell Host&Microbe:腸道微生物或可誘發機體老化相關的炎症發生
Nature:小RNA生物學裡程碑成果 解開piRNA生物合成謎題
Avastin和Herceptin生物類似物洶湧來襲,獲FDA專家全票推薦批准
重磅!JNCI在線發表研究論文:circRNA翻譯具有重要生物學功能的蛋白質
Organovo攜手UCSF研發治療骨骼疾病的生物3D列印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