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法書欣賞」宋拓 顏真卿《奉命帖》(附伊秉綬臨本)

「法書欣賞」宋拓 顏真卿《奉命帖》(附伊秉綬臨本)

「法書欣賞」宋拓 顏真卿《奉命帖》(附伊秉綬臨本)

宋拓顏真卿《奉命帖》 忠義堂帖 35.6×16.5cm 浙江省博物館藏

作品鑒賞

書於建中四年(783年)。顏真卿書,行書,刻帖,信札。35.6×16.5厘米。凡11行,計69字。浙江省博物館藏南宋留元剛《忠義堂帖》本。 是帖無書寫年月。據帖所說「真卿奉命來此,事期未竟,止緣忠勤,無有旋意。然中心,始終不改,游于波濤,宜得斯報。千百年間,察真卿心者,見此一事,知我是行,亦足達於時命耳。人心無路見,時事只天知」,明趙《石墨鐫華》認為:「觀其詞意,乃使李希烈時也。」建中四年(783年)正月,顏真卿以「太子太師淮西宣慰使」的身份,前往許州宣慰李希烈。此帖應在此年,時年75歲。所以又名《奉使蔡州書》。顏真卿知天命無違,則其奉使許州,計不旋踵,已無歸意,烈烈忠節,臨難慷慨,不能不中心,悲恨交加。正如司馬光《新唐書傳贊》所說:「嗚呼!雖千五百歲,其英烈言言,如嚴霜烈日,可畏而仰哉!」

顏真卿的真書雄秀端莊,結字由初唐的瘦長變為方形,方中見圓,具有向心力。用筆渾厚強勁,善用中鋒筆法,饒有筋骨,亦有鋒芒,一般橫畫略細,豎畫、點、撇與捺略粗。這一書風,大氣磅礴,多力筋骨,具有盛唐的氣象。他的行草書,遒勁有力、真情流露,結構沉著,點畫飛揚,在王派之後為行草書開一生面。顏真卿的行書遒勁鬱勃,這種風格也體現了大唐帝國繁盛的風度,並與他高尚的人格契合,是書法美與人格美完美結合的典例,故而被後世譽為「天下第二行書」。

「法書欣賞」宋拓 顏真卿《奉命帖》(附伊秉綬臨本)

「法書欣賞」宋拓 顏真卿《奉命帖》(附伊秉綬臨本)

「法書欣賞」宋拓 顏真卿《奉命帖》(附伊秉綬臨本)

「法書欣賞」宋拓 顏真卿《奉命帖》(附伊秉綬臨本)

「法書欣賞」宋拓 顏真卿《奉命帖》(附伊秉綬臨本)

「法書欣賞」宋拓 顏真卿《奉命帖》(附伊秉綬臨本)

「法書欣賞」宋拓 顏真卿《奉命帖》(附伊秉綬臨本)

作者簡介

顏真卿(709—784),字清臣,小名羨門子,別號應方,生於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祖籍琅玡臨沂(今山東臨沂),顏師古五世從孫 、顏杲卿從弟,唐代名臣、傑出的書法家。開元二十二年(734年),顏真卿登進士第,曾四次被任命為監察御史,遷殿中侍御史。因受權臣楊國忠排斥,被貶為平原太守,人稱「顏平原」。安史之亂時。起義軍對抗叛軍。唐肅宗即位後,拜工部尚書兼御史大夫,為河北招討使。至鳳翔,授憲部尚書,後遷御史大夫。唐代宗時官至吏部尚書、太子太師,封魯郡公,人稱「顏魯公」。興元元年(784年),遭宰相盧杞陷害,被遣往叛將李希烈部曉諭,凜然拒賊,終被縊殺。顏真卿書法精妙,擅長行、楷,創「顏體」楷書,與趙孟頫、柳公權、歐陽詢並稱為「楷書四大家」。又與柳公權並稱「顏柳」,被稱為「顏筋柳骨」。善詩文,著作甚富,有《韻海鏡源》、《禮樂集》、《吳興集》、《廬陵集》、《臨川集》,均佚。宋人輯有《顏魯公集》。

「法書欣賞」宋拓 顏真卿《奉命帖》(附伊秉綬臨本)

清 伊秉綬 臨顏真卿奉命帖

伊秉綬(1754-1815),號墨卿,晚號默庵,清代書法家,福建汀州府寧化縣人,故人又稱「伊汀州」。乾隆四十四年舉人,乾隆五十四年進士,歷任刑部主事、任惠州知府、揚州知府,伊秉綬喜繪畫、治印,亦有詩集傳世。工書,尤精篆隸,放縱飄逸,自成高古博大氣象,與鄧石如並稱大家。

何紹基《東洲草堂詩抄》贊伊秉綬:「丈人八分出二篆,使墨如漆楮如簡。行草亦無唐後法,懸崖溜雨弛荒蘚。不將俗書薄文清,覷破天真關道眼。」

向燊說伊秉綬「行書法李西涯,隸書則直入漢人之室。即鄧完白亦遜其醇古,他更無論矣。」

楊守敬《學書邇言》謂:「墨卿八分書根柢漢人,行書學李西涯,尤為超妙。」包世臣《藝舟雙楫》謂:「余初識寧化伊墨卿太守秉綬於袁浦。墨卿,劉諸城之弟子也。因曾問諸城法,太守曰:『吾師授法曰:指不死則畫不活。其法置管於大指、食指之尖,略以爪佐管外,使大指與食指作圓圈,即古龍精之法也。其以大指斜對食指者,則形成鳳眼,其法不能死指,非真傳也。」

伊秉綬書法風格卓然特立,書界盡人皆知,觀伊秉綬此幅作品,筆筆中鋒,不露圭角,蘊含凝重,行筆無不如意。既能恣意縱橫,外柔內剛,又顯得瀟洒飄逸,隨意自然,是典型的碑帖結合的力作,這是與他平日苦苦練筆是分不開的。據謝章鋌《睹棋山莊詞話》載:「墨卿每朝起學筆畫數十百圈,自小累大,至勻圓為度。蓋謂能是,則作書腕自健。」。其為人正直與較豁達的性格,孜孜不倦刻苦的治學態度,造就其終為書壇一代大家。

款識:事期未竟,止緣忠勤,無有旋意,千百年間察真卿心者,知我是行,亦足達於時命耳。丁卯中伏於秋水園,東鄰叟之作。汀州伊秉綬。

————中國書法網微信公眾平台————

關注熱點,傳播最及時的書畫資訊;

堅守傳統,打造專業書畫權威平台。

廖偉夫 13510562597(可加微信)

QQ:19689887

郵箱:cmlwf@126.com

往期經典

書畫高清資料

名家訪談

經典專題

推薦展覽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發布,不代表今日頭條立場。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書法網 的精彩文章:

「名家聯墨」趙叔孺 行書八言聯
「老九報道」當代書法研究院成立揭牌暨境會東山 燕守谷書法展在臨沂市美術館開幕
「展覽預告」和合台州——車帝麟書法篆刻回鄉展將於台州博物館開展
「國畫精賞」宋 · 趙佶《紅蓼白鵝圖》軸(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TAG:中國書法網 |

您可能感興趣

「法書欣賞」唐 · 顏真卿《送劉太沖敘》石刻本和臨寫本
「法書欣賞」宋 · 蔡襄《蒙惠帖》
「法書欣賞」唐·顏真卿《湖州帖》
法書欣賞宋 · 秦觀 《摩詰輞川圖跋》
法書欣賞 明 · 陳淳《宋之問秋蓮賦》
「法書欣賞」宋 · 張栻《嚴陵帖》
「法書欣賞」北宋 · 黃庭堅《勤懇帖》
「法書欣賞」明 吳寬《虞文靖公帖》
「法書欣賞」明 · 宋克行書《陸君文武論》冊(王季遷舊藏)
「法書欣賞」明 · 宋克 草書《劉楨古詩立軸》
「法書欣賞」元 · 趙孟頫 行書《尚友齋銘》(謝稚柳舊藏)
法書欣賞宋·蘇軾《榿木卷帖》墨跡本
法書欣賞宋 · 薛紹彭《晴和帖》
法書欣賞宋 · 韓世忠《高義帖》
「法書欣賞」宋 · 黃庭堅《王史二氏墓志銘稿卷》
法書欣賞 宋 · 文彥博 尺牘《內翰帖》
法書欣賞宋 · 蘇軾《跋吏部陳公詩帖 》
「法書欣賞」清 · 王原祁《匡廬圖》(翁方綱題跋)
法書欣賞 宋 · 趙令畤《跋懷素自敘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