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郭沫若還真有種,敢一個人單挑胡適、魯迅、蔣介石

郭沫若還真有種,敢一個人單挑胡適、魯迅、蔣介石

建國後,郭沫若在文壇和政壇都是風雲人物,而且因他與幾位大人物的是是非非,引起了不小的爭議,這些爭議,更讓他去世後幾十年仍然是各界評論的焦點。


其實,郭沫若所有的爭議,都源於他的性格。他就像一個愛爭寵的孩子,愛也好,恨也好,贊也好,罵也好,都沒有非常明確的立場,只是基於一個性格激烈的文人自發的狀態。這樣的性格,其實在民國時期就已經顯露無疑了。



郭沫若還真有種,敢一個人單挑胡適、魯迅、蔣介石


郭沫若是以「詩人」的身份闖進文壇的,他的第一本詩集《女神》,徹底改變了現代詩在中國文壇的地位,一時聲名鵲起,儼然成為當時影響力最大的詩人。


然而,郭沫若的志向遠遠不是一個「詩人」的身份就能滿足的。1921年,郭沫若與郁達夫、成仿吾等人成立「創造社」,因三人都是性格激烈之人,號召「猛把黑暗劈開,地獄已倒壞」,所以不可避免地跟當時的一些文壇宿將產生摩擦,最有代表性的是跟胡適和魯迅這兩位盟主型的大人物宣戰。


1922年,郁達夫在《創造》雜誌上發表了一篇文章,指出余家菊翻譯的《人生意義與價值》有很多錯誤,因郁達夫肆無忌憚的性格,在文章中使用了很多激烈的措辭,甚至對余家菊進行了辱罵。可笑的是,郁達夫本人對翻譯也不是很精通,結果也出現了不少錯誤。

胡適看到這篇文章後,基於「好為人師」的心理,就專門寫了一篇文章,指出郁達夫的翻譯「幾乎句句大錯」,並認為郁達夫是「淺薄無聊而不自覺」。


當時的創造社正急於揚刀立威,一看胡適出手了,立刻來了精神,郭沫若馬上寫了一篇《反響之反響》,對胡適進行了猛烈的攻擊。很快,雙方人馬都加入了戰團,引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大論戰。


半年多後,胡適給郭沫若和創造社寫了一封信,主動提出了和解,信中說:「我很誠懇地希望你們寬恕我那句『不通英文』的話,只當是一個好意的諍友,無意中說的太過火了。如果你們不愛聽這種笨拙的話,我很願意借這封信向你們道歉。……最後,我盼望那一點小小的筆墨官司,不至於完全損害我們舊有的或新得的友誼。」



郭沫若還真有種,敢一個人單挑胡適、魯迅、蔣介石


郭沫若也顯出了他的可愛性格,拿著信樂顛顛地去向大家炫耀,並回了一封信,信中對胡適大加讚賞,不知道的還以為兩人一直都是最好的朋友呢。


後來有一次,胡適到上海辦事,在上海的徐志摩做東請客,也邀請了郭沫若。席間,徐志摩對郭沫若說:「沫若,你那篇文章,胡先生很賞識。」郭沫若一聽,立馬跳了起來,跑到胡適面前,抱著他就親了一口,把胡適嚇了一跳。由此可見郭沫若的孩子性格。


郭沫若與魯迅一直被譽為左翼作家的兩大旗幟,周恩來曾評價兩人說:「魯迅自稱是革命軍馬前卒,郭沫若就是革命隊伍中人。魯迅是新文化運動的導師,郭沫若便是新文化運動的主將。魯迅如果是將沒有路的路開闢出來的先鋒,郭沫若便是帶著大家一道前進的嚮導。」但這兩位領軍人物,卻也曾鬧過不小的矛盾。


在創造社剛成立時,成仿吾曾寫文章評價魯迅的小說,挑了很多毛病,甚至把《吶喊》批得一文不值。魯迅是什麼人,哪兒能任憑一個後生胡言亂語,就反擊道:「我們的批評家成仿吾先生正在創造社門口的『靈魂冒險』旗子底下掄板斧。他的『庸俗』的罪名,幾斧砍殺了《吶喊》,只推《不周山》為佳作——自然也仍有不好的地方。」


後來,廣州中山大學邀請魯迅去任教,魯迅一打聽,創造社的郭沫若和郁達夫也在中山大學,就說:「郭沫若、郁達夫也在,那麼,我的去不去也似乎沒有多大關係,可以不必急急趕到了。」


郭沫若還真有種,敢一個人單挑胡適、魯迅、蔣介石



郭沫若又來了孩子脾氣,在《創作》雜誌上發表了一篇《文藝戰線上的封建餘孽》,對魯迅進行了猛烈的攻擊:「他是資本主義以前的一個餘孽。……魯迅是二重的反革命的人物。以前說魯迅是新舊過渡期的游牧分子,說他是人道主義者,這裡完全錯了。他是一位不得志的法西斯諦!


這篇文章,讓郭沫若與魯迅這兩位左翼領袖分道揚鑣。

魯迅雖然擅長打文字仗,但對郭沫若的挑釁卻採取了息事寧人的態度,聲稱「往往給我十刀,我只還他一箭」。到了1936年8月,魯迅寫了一篇《答徐懋庸並關於抗日統一戰線問題》,對他跟郭沫若的論戰作了總結:「我和郭沫若、茅盾兩位,或相識,或未嘗一面,或未衝突,或曾用筆墨相譏,但大戰鬥卻都為著同一的目標,決不日夜記著個人的恩怨。然而小報卻偏喜歡這些魯比茅如何,郭對魯又怎樣,好像我們只在爭座位,鬥法寶。」


當時,郭沫若正在日本,看到這篇文章後,感動得熱淚盈眶,立刻寫了一篇文章,說:「先生實在是一位寬懷大量的人,是『決不日夜記著個人的恩怨』的。因此我便感覺到問題解決的曙光。」


可惜,魯迅沒有看到這篇文章就去世了。魯迅逝世十周年時,郭沫若仍然為當年的事後悔不已,說:「自己實在有點後悔,不該增上傲慢,和這樣一位值得請教的大師,在生前竟失掉了見面的機會。」


除了跟胡適和魯迅的愛恨交織,郭沫若跟蔣介石也有過一段恩怨。



郭沫若還真有種,敢一個人單挑胡適、魯迅、蔣介石



當年國民革命軍北伐時,郭沫若被蔣介石任命為總政治部副主任。後來,蔣介石走向反動,鎮壓進步勢力,郭沫若大怒,寫了一篇《請看今日之蔣介石》,怒斥道:「蔣介石已經不是我們國民革命軍的總司令,蔣介石是流氓地痞、土豪劣紳、貪官污吏、賣國軍閥、所有一切反動派——反革命勢力的中心力量了!」「現在凡是有革命性、有良心、忠於國家、忠於民眾的人,只有一條路,便是起來反蔣!反蔣!


蔣介石得知後,將他「通電嚴緝歸案懲辦」。郭沫若被迫逃往日本,開始了十年的流亡生涯。


十年後,正是1937年,抗戰全面爆發。遠在日本的郭沫若再也坐不住了,主動給蔣介石寫了一封信,請求回國為抗日貢獻一份力量。蔣介石基於全民抗戰的考慮,同意他回國。


1937年9月24日,郭沫若再次見到了蔣介石,提出了迫切想為國效力的願望,蔣介石也向他介紹了全民抗戰的政策,並表示對以往的恩怨既往不咎,歡迎他回國效力。郭沫若欣喜若狂,回家後就寫了一篇《蔣委員長會見記》,對蔣介石進行了不遺餘力的讚揚。蔣介石也投桃報李,任命他為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第三廳廳長,主管抗日宣傳工作。


在整個抗戰時期,郭沫若組織了一百多次抗日宣傳活動,並創作了大量的話劇,如《屈原》《虎符》《棠棣之花》等等,極大地鼓舞了中國人民抗戰的信念與決心。


郭沫若就是這樣一個人,不管是跟胡適、魯迅這樣的文壇大腕,還是跟蔣介石這樣的政壇大佬,看不慣的時候就罵個痛快,但只要對方向他表示友好,又會立刻冰釋前嫌,成了最好的朋友。這種極端的轉變,看似缺乏立場,實際上卻體現了他的赤子之心。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客棧 的精彩文章:

享年106歲的開國少將,身經千戰,孩子一點光沒沾
毛主席、朱老總、周總理三人合影,看這20張就夠了
他的賞額比周恩來還高,身經數千戰,死後被分屍碎骨
古人出門到處留「到此一游」,警察不抓他們嗎?
周恩來這次險些病危,毛主席救了他,兩人記了一輩子

TAG:歷史客棧 |

您可能感興趣

主席打敗了蔣介石,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蔣介石與杜魯門的「恩怨」
蔣介石的哥哥,為啥與蔣介石關係不睦?他是怎樣死的
蔣介石軍事才能有多高?李宗仁、薛岳說,蔣幫忙才能打勝仗
蔣介石的好「閨蜜」戴季陶,真的是被孫中山的兒子孫科氣死的嗎
蔣介石不叫蔣介石,你知道的那些人名其實都是錯的
戴笠死於何人之手,和蔣介石有關嗎?戴笠的情婦說出了真相!
他是蔣介石的襟兄,所作貢獻猶如劉邦的蕭何,可惜被逼下台
蔣介石的哥哥,為啥與蔣介石關係不睦?他是咋死的
讓蔣介石無可奈何的「民國第一釘子戶」,是真的嗎?
楊過、風清揚、蔣介石,這些牛叉的名字都是怎麼來的
蔣介石老婆介紹:蔣介石原夫人陳潔如是怎樣的人
見過這樣的蔣介石像嗎?誰能想到,它竟然出自蔣介石曾孫之手!
蔣緯國的母親是誰 蔣介石的後代都有誰
蔣介石的歷史地位神話還是醜化 蔣介石功過有哪些
張學良晚年全力吐槽:蔣介石大敗的真實原因是這樣的
蔣介石:我絕對不能夠重蹈吳三桂、洪承疇的覆轍
此人娶了蔣介石女兒,毛主席道:真是可惜,蔣介石氣的拍桌子
為何蔣孝勇堅持將蔣介石和蔣經國的靈柩安葬在大陸?他說的一句話表明了真相
李宗仁的「勇」和白崇禧的「謀」,蔣介石更忌憚誰多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