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看電腦比讀紙質書差在哪,實驗結果告訴你

看電腦比讀紙質書差在哪,實驗結果告訴你

看電腦比讀紙質書差在哪,實驗結果告訴你



文 |袁征


2014年春,我在《大家》發表池步洲先生破譯珍珠港偷襲密碼的故事,不久發現把章振乾教授的「章」寫成了「張」,連忙請編輯改正。


我做事死板,文章寫好之後,一般要冷藏一段時間,改過很多遍才發表。池先生的故事是上一年5月份寫的,八個月以後交給編輯部,中間不知看過多少次。更有趣的是,章振乾教授的女兒讀過這篇文章,提了好些意見,卻沒有發現我弄錯了她父親(也就是她自己)的姓。


其實很多人都知道,在計算機屏幕上不容易發現錯字。我的博士生總是要將兩三百頁的學位論文印出來,仔細看過,才敢定稿。不過個人印象不能作為學術觀點的證據,我決定做點正經的實驗。

看電腦比讀紙質書差在哪,實驗結果告訴你



▍二


打電話叫來一個學生,我和他一起設計。


不同年齡的人理解能力不同,我們得分別在小學、中學和大學測試。領會李商隱的詩或者解析幾何的題目,不同學生才氣的區別,比紙質印刷和屏幕顯示的影響還要大。所以我們選新聞報道當閱讀材料。大中小學生都經常接觸新聞。為了準確傳播消息,記者的文章一般寫得清楚明白。

實驗從廣州祥景路小學開始,學校的領導很支持。我們選了五年級情況差不多的兩個班,總共99人,60多男生,30多女生。一個班留在自己的教室,看印在紙上的材料。另一個班到多媒體教室,在計算機上讀相同的文章。整篇新聞1100字,講一個小學用掃地代替文化課考試的事。


我們請學生讀完材料之後在一份問卷上打鉤,了解他們對文章內容的認識。閱讀和答卷大概用了半個鐘頭。


我的學生用計算機分析答卷。做對一道選擇或判斷題得1分,做錯沒分。後來在中學和大學做實驗,也用這樣的辦法。結果讀紙質材料的小學生平均得5.22分,看屏幕文本的小學生平均得4.56分。紙質閱讀組理解和回憶的準確性明顯比屏幕閱讀組要高。


我們有意在小學生的閱讀材料里安插了一些別字,例如用同音異形的「圓」換掉「園」,用形近音異的「察」換掉「擦」。結果紙質閱讀組49個孩子有34個發現了別字,而屏幕閱讀組50個孩子只有17個發現別字。30個小學生指出印刷材料上「修剪草坪」的「坪」被換成了「評」,但只有12個小學生在屏幕上發現這個錯誤。


▍三

廣州康樂中學也很支持這個研究。


我們在初一和初二各選了兩個條件差不多的班,總共176個學生。閱讀材料講海口市一些學校的青春期教育,1300字。學生們閱讀和填寫問卷大概也花了半個鐘頭。


用計算機分析問卷,紙質閱讀組平均得5.89分,屏幕閱讀組平均得4.91分。印刷材料的閱讀效果比屏幕文本好得多。在計算機上看文章的同學容易漏掉或遺忘一些細節,在回答「下列機構是否參與了青春期健康教育志願服務隊」之類問題時出錯。


接著,我們在華南師範大學做實驗。

我請自己正在教的本科一年級學生當被試。那個班有20人,5個男孩,15個女孩。閱讀材料是兩篇報道,一篇講癌症過度治療問題,另一篇簡介某次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獲得者,總共2733字。在計算機上看文章速度比較快,屏幕閱讀組的學生平均用了6分23秒。而看印刷版本的同學平均需要10分12秒,慢37%。但紙質閱讀組的理解和記憶比較好,平均得14.6分。屏幕閱讀組平均得12.5分,回答問題的正確率只有紙質閱讀組的86%。


閱讀材料上有這樣一段話:「如果是乳腺導管原位癌,病症甚至可能自行消失。對於某些前列腺、乳腺、甲狀腺甚至肺部的病變,這樣大膽的預測並不誇張,即使這些病在嚴格意義上來說屬於癌症。」


針對這段話,問卷上說「某些前列腺癌、乳癌等,其病症甚至可能自行消失,所以在嚴格意義上來說,這類疾病並不真正屬於癌症」,讓學生判斷這樣的講法對不對。因為閱讀材料上講「這些病在嚴格意義上來說屬於癌症」,所以問題的答案應該是「錯誤」。但在計算機上閱讀的不少同學卻上了我們的當。蘿蔔快了不洗泥。在屏幕上讀得快,但容易看走眼。


我們還請了另一個班的本科生做實驗。不過那群學生隨便應付。上一次實驗大概用了20分鐘。那個班不到10分鐘就稀里嘩啦的弄完了,最快的才子只花了4分鐘。在教室主持實驗的兩個博士生回來彙報,我毫不猶豫地說,這場實驗作廢。小學實驗99份問卷全部有效。中學組實驗176人參加,155份問卷有效。大學的情況最糟。那些學生才念本科一年級,就變得那麼玩世不恭。也許現在大學的風氣太壞,他們覺得學問就是小聰明加胡扯淡。

看電腦比讀紙質書差在哪,實驗結果告訴你



▍四


數字技術的發展給信息的收集、加工、傳播、儲存和檢索帶來了很多便利。屏幕閱讀有巨大的優勢,這年頭不用計算機和互聯網會變成恐龍。但萬事都不可能完美。


每次信息技術的進步,都會有人興奮得大叫大喊,好像一頭扎進了新世界。過去嚷嚷「網路時代」,現在嚷嚷「大數據時代」,過幾天不知又成了什麼「時代」,很難預計我們短短一生會穿越多少「時代」。


實際上好些歡呼者屬於印象派,對信息技術缺乏基本了解。趕趕時髦,掙點搞費,屬於言論自由。但圖書館該不該拆掉,大學是不是過時,「電子書包」能不能完全代替小學課本,這些實實在在的問題需要認認真真地研究。我和學生做了點實驗,發現喬布斯和蓋茨很棒,但還擠不走蔡倫。要快捷,看屏幕。想理解得深,還是得看書。


這篇短文里有兩個別字,一些讀者可能已經發現。


原標題:看屏幕不等於讀書


【作者簡介】


袁征| 騰訊·大家專欄作者


【精華推薦】


·END·


大家∣思想流經之地


微信ID:ipress


洞見 · 價值 · 美感


※本微信號內容均為騰訊《大家》獨家稿件,未經授權轉載將追究法律責任,版權合作請聯繫ipress@foxmail.com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實驗 的精彩文章:

塞普勒斯將於2017年開設先進生物3D列印實驗室
印度治霾或添「神器」 實驗新成果看上退役噴氣發動機
再生實驗解密,人死後能起死回生的概率是多少?
醫生拿狗狗做實驗,差點出大事,最後跪地賠禮道歉!
痴迷人種實驗,他曾想創造一個雙胞胎小鎮

TAG:實驗 |

您可能感興趣

袁征:看電腦比讀紙質書差在哪,實驗結果告訴你
為何有些讀書差的人比讀書好的人混的好,馬雲神解釋
林清玄:我小時候讀書差
文化人兒買書差錢不?
王鑽忠:孫子兵法的實用性比羅馬兵書差很多
中國和外國兒童讀的書差別原來這麼大
日本政府宣布投降的前夜,皇宮爆發叛亂,投降詔書差點被毀
歐洲杯葡萄牙奪冠,這七本書差不多代表了葡語文學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