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宋太祖是如何處理朝政的?

宋太祖是如何處理朝政的?

宋太祖是如何處理朝政的?


宋太祖是如何處理朝政的?


太祖懷仁愛,行正道;孝親敬長,善待友朋;不提倡貪功冒進,不喜歡阿諛逢迎;不急切於事功成就,不怠惰於日常事務;慎思明辨,沉穩持重;開朗直率,誠信待人;不吝賜人而自奉儉約。


家務事也要管的宋太祖


在一個薄霧剛散的早朝上,太祖收到了一份老駙馬張永德(周太祖郭威女婿)的奏章。奏章請求廢除唐州(今河南唐河縣)、鄧州(今湖北鄧州)舊時鄙陋的休妻習俗。

晚唐、五代時期,河南唐河和湖北鄧州一帶有個很不好的習俗,家中若是有人生病,尤其是已嫁女子,婆家人不僅不予求醫治療,還可以乘機將女子休遣回娘家,然後自己重新再娶。在張永德四歲的時候,張永德的母親馬氏,就因生病被休回了娘家。父親又另娶了一位劉氏夫人。


要說人家張永德,那可真是個好人。父親過世後,把生母又接回身邊。修建兩堂,分別給生母和繼母居住,每天東西兩院問安。因為自己母親的不幸遭遇,想到天下母親的艱難,於是上奏朝廷,請求以行政手段,堅決禁絕此種惡習。太祖感嘆,揮手硃批:「准奏!」還在下面用力打了兩道紅杠杠。


批完張永德的奏章,太祖順手又拿起下一份,是山東萊州掖縣來的,要求更改縣裡的一個鄉下村莊名字。這個鄉原本叫做崇善鄉,村莊的名字叫輯俗里。現在要改成義感鄉、和順里。理由是本村出了一個叫徐承珪的小官,從小沒了父親,全靠老娘把兄弟們拉扯長大成人。徐承珪做官外任,就把母親接到自己身邊奉養。


一年前,老娘過世,徐承珪又把母親的靈柩運回鄉里與父親合葬,既沒有使用公車,也沒有動用公人。為了表達孝心,兄弟幾個各自用身體背土,在家鄉的村落旁邊築起了一座高大的墳丘。史書上叫做「負土成墳」。大約是幾位兄弟的真誠孝心感動了上天,他家的庭院里出現了「瓜和蒂」「木連理」的奇特植物景觀。萊州府覺得應當表彰提倡,於是就上了這樣一份奏章。


太祖看得眼睛有些濕潤,提起筆來寫下「立即施行」四個大字。太祖被感動得忘了這是自己「准奏」或者「准」之後,中書門下省向下傳達聖旨的公文字頭。

太祖有感人間逆子忘記父母養育之恩,還下了一道特別的命令:全國各州郡長官,如發現民家父母生病,子女不為之尋醫問葯的,嚴懲不貸。


為何把白起塑像撤出武成王廟?


太祖稍得閑,偕同相關要臣一起,視察京城修建的「武成王廟」。


「武成王廟」的廟主,是佐助周武王定天下的太公望。原本姓呂氏,稱呂望,也叫姜尚,據說其人字子牙,所以民間都叫姜子牙,或叫姜太公。因為佐助周朝文、武兩王定國安邦的功績,一直被後世崇尚。唐宋以前的各個朝代,都在京城為姜太公建造神廟,供奉這位了不起的歷史人物。


唐肅宗李亨考慮安史之亂以後,國家需要傑出的武將和謀士來重新振興,就追封姜子牙為「武成王」。唐肅宗還在京城裡建造武成王廟,以漢代韓信、張良和戰國時期秦將白起等歷史上的七十二位武將和謀士,列在兩旁配享。

宋代開國之初,太祖一樣需要安邦定國的人才,於是就委派朝臣在京城建造了這座武成王廟。朝臣奉旨行事,照搬唐肅宗時的情形,未做任何改變。


太祖走到白起的塑像旁邊,舉起手中的玉杖,指著白起的塑像,冷冷地說了一句:「白起殺降,不武之甚!」「這種人,是沒有資格站在大宋朝的神廟裡配享祭祀的。」太祖命人將白起的塑像撤出武成王廟,隨後又將其他武將重新升降,詔令將齊相管仲的塑像樹於廟裡的堂中,添加魏西河太守吳起的塑像,放在廡下。經過太祖的調動,加之後世的修改,後來的「武成王廟」里,就只有六十四位配享者了。

宋太祖是如何處理朝政的?


您可能要問:太祖一天日理萬機,管這點兒小事幹什麼?


這種事情說小,其實也不小。歷史中曾經的各色人物,在「本朝」受尊重還是遭唾棄,實際上表明的是當下政權的價值取向。而任何一個政權的取向,不僅表現了當下政權的性質和品格,也預示了這個「值日」政權的前景和未來。


太祖廢除秦將白起配享姜太公廟的資格,撤了死人的官爵,不是在白起身上吹毛求疵。公元前260年,秦將白起在長平之戰中,把已經投降的趙國兵將四十萬人,全部活埋。手段之殘忍,用心之毒辣,幾乎毫無人性可言,創下了沒有吉尼斯紀錄時代的世界殘殺之最。


太祖撤的是白起,張揚的是仁愛的政治理念。而正當大宋朝行進在統一祖國途程中的關鍵時刻,軍事行動一定不會很少。太祖爺這樣的做法,對於大宋朝的全體官兵來說,不啻為一個提前警告:「殺人的不要,仁愛地統一!」人性中原本都有極其殘忍的一面,殺人的戒律一開,嗜殺就會成為習性,天下的生靈,都會成為案板上的魚肉。


太祖撤掉白起的配享資格,就等於宣布了一條戒律:本朝(本屆統治者)非但不提倡殺人,而且以殺戮為罪孽!視察武成王廟,撤掉白起配享資格的小小舉動,實在有著超乎尋常的人道主義意義。


太醫誤診,皇后歸天,太祖竟然免其死罪


太祖皇后王氏生病,醫官王守愚用藥不慎,皇后病情急劇惡化,沒撐持幾天就一命歸西了,年僅二十二歲。王皇后是太祖於後周祖顯德五年(958)所娶,當時十六歲。依本書作者推測,評書《楊家將》裡面的那位八賢王趙德芳,大約就是王皇后所生,不過沒有絕對可信的文獻說明。《宋史·后妃傳》只說王皇后生有三個子女,都早夭了。


朝臣們聞聽此事,義憤填膺,異口同聲地要求殺掉王守愚!


這種事情無論出在中國歷史上的哪個王朝,或者哪個時代,只要還是家天下政治,王守愚就是上天入地折騰八個來回,求菩薩告閻王,都不會發生任何效用。一句話,「死有餘辜」!太祖既難受,又氣惱,但考慮王守愚只是失誤,並不是故意謀殺,同時也不是一貫玩忽職守,這次只是一時疏忽……詔旨:免死,流放海南島。


在傳統的社會裡,沒有比這樣的醫療事故更嚴重的了!王守愚早已不懷生的企望,每天只是一個心思:等死。忽然聽說免死流放,幾乎傻了。他懷疑自己的耳朵出了問題,用力扒拉了好幾下,確信聽到的是免死的消息。


「蒼茫茫的天涯路,是你的漂泊」,快走吧,郎中,以後給人家瞧病,盡心點兒,好生留神!王守愚彷彿聽到太祖在身後的聲音,就一路高呼吾皇萬歲,一路淚流滿面地向海南島趕去。


以身作則,做朝臣的導引風向標


老宰相范質生病期間,太祖不斷親自探望,甚至親自調葯。范質臨終之前,告誡兒子范旻,不要為自己請謚,不要立墓碑之類。說自己在幾個朝廷中都任過職,這件事張揚出去並不光彩。

宋太祖是如何處理朝政的?



五代時期的宰輔們,多半都毫不吝惜地收受地方節度使的供奉,家資巨富。范質從周世宗時開始任宰相,入宋以後還一直擔任宰相,家無餘產,家庭用具簡單,自己和家人的生活都很儉樸。據稱五代以來,宰相不貪,宰相家庭不富,是從范質開始的。


後來在一次朝臣聚會的時候,太祖想起范質,還感慨地說:「朕聞范質居第之外,不置資產,真宰相也!」說他家裡家外,沒有多餘的資產,什麼多少畝田宅,多少間房,跟人家范質一點關係都沒有。真正是個好宰相啊!


太祖聞聽范質噩訊,痛惜不已,贈范質中書令,賜絹五百匹,粟、麥各一千石。


孟老夫子說過:「恥之於人大矣。」人生是否有節操,很多時候都得從是否有羞恥心上看。在風氣醇厚的社會裡,大家都害羞怕恥;而在風氣混沌不堪的氛圍中,人們的羞恥之心也就蕩然無存了。五代時期社會風氣的混沌不堪,通過五代時期文武官員和社會大眾的無恥心態和無恥言行中,完全可以想像得到。


而從大宋朝建立以來,那些在五代的大染缸里,浸泡得比泡菜還徹底的官員,開始講究廉恥,開始顧及自己的聲譽和影響了。這是多麼驚天動地的偉大變化!為什麼會在短短的時間之內,就會發生這種令人難以置信的變化?


太祖的做法和取向是最重要的導引風向標。太祖懷仁愛,行正道;孝親敬長,善待友朋;不提倡貪功冒進,不喜歡阿諛逢迎;不急切於事功成就,不怠惰於日常事務;慎思明辨,沉穩持重;開朗直率,誠信待人;不吝賜人而自奉儉約。太祖的做法,首先感染了周圍的大臣,進而又通過身邊的大臣,影響到周圍更廣大的人群。大宋朝開國不久,社會的風氣,就已經悄然不覺地發生了重大的改變。


風俗的改變,首先靠的是在上位者的表率。太祖雖然原本讀書不多,但是他的一身正氣和兩袖清風,務實肯干而不急功近利,在大宋朝剛剛建立之初,就為身邊的大臣們做出了楷模性的示範,並通過身邊大臣們的言行,潛移默化地滲透到社會生活和普通大眾之中去了。正像南宋時期的大儒胡五峰先生所說的那樣:要想徹底改變世間的不良風俗,首先得徹底改變君主的心術。


END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曾國藩讀書會 的精彩文章:

張居正「職場」悲劇的六大原因
「小姐」一詞在古代是什麼意思?
15首你只會說一句,卻沒聽過全文的古詩詞
《呂氏春秋》精選10句,讀懂世間真理!
余光中:寫給未來的孩子的信

TAG:曾國藩讀書會 |

您可能感興趣

對於劉邦的妃嬪,呂雉是如何處理的?
知道康熙處理朝政的主殿在哪嗎?
呂雉是如何處理劉邦的妃嬪的?她們有沒有給劉邦殉葬?
裙子被踩如何處理?楊冪高情商,鞏俐太老道,不愧是師父
古代的剩女是如何處理的?
清朝如何處理朝鮮人越境
太監受刑後,「寶貝兒」是如何處理的?
康熙接見少數民族首領和處理朝政的主殿,你知道嗎?
乾隆明知和珅是大貪官,為何不處理他?
看看宋朝,你就知道清朝的皇帝處理手段有多孬
什麼是皮肌炎?如何處理?
行草章法的虛實,請看王羲之、懷素是如何處理的
乾隆帝如何處理民間對他施政的不滿
如何處理經書和佛像最如法?
大軍閥山東王韓復榘,被老婆和僕人戴綠帽,他是如何機智處理的?
理想型宋慧喬要結婚了,李洪基就把宋慧喬枕頭給處理了,心疼!
最是無情帝王家!雍正登基後對「八爺黨」妻女的處理,實在太殘忍
如何處理好書法里的形與神?
春季應該如何讓處理好過敏的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