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克服山水畫用筆三病

克服山水畫用筆三病

克服山水畫用筆三病

山水畫在筆線形式美的要求上提倡:

一要枯而能潤(指畫出的線條既蒼勁又腴潤);

二要剛柔相濟(指筆線形式要達到既不柔弱又不剛直的完美境界);

三要有質有韻(指內容與形式的統一)。

宋代韓純全《山水純全集》提出:「用筆有三病:一曰板,二曰刻,三曰結。」

「板」是指沒有腕力,用筆不靈活,畫出的筆線平扁,沒有圓渾的立體感;

「刻」是說筆划過於顯露,甚至妄生圭角,不自然,沒有生;

「結」是落筆僵滯,欲行不行,當散不散,筆線不流暢。用筆犯了這三個毛病,就談不上線條的形式美,作出的畫也就不足觀了。

克服用筆毛病的方法:

一是要增強腕力,「筆為我使」。

練腕力最好的方法是練習書法。中國畫家歷來有「書畫同源」、「書法通於畫法」的理論。為了適應山水畫筆法多變的需要,真、篆、行、草都應該練一點,才能掌握用筆的種種技巧。

二是要順應自然,不矯揉造作。

只有練就了深厚的用筆功力時,才能水到渠成,能得心應手地畫出預期的線條,人為的做作只能適得其反。

三是在行筆之前,必須「胸有成竹」。

古人有「意在筆先」、「筆周意內」的說法,都是指必須想好了再落筆。上述種種筆法,總括起來,無非是為了畫線時求得粗、細、直、剛、柔、輕、重的變化,使畫家更能為所描繪的對象「傳神寫照」。所以黃賓虹說,這些筆法「皆非畫家憑空杜撰,乃各代畫家在寫生中,了解物狀與性質所得。」種種筆線形式的創造,是畫家對大自然的苦心探索,對客觀物象的高度概括與提煉的結果,它不僅能表現物象的形與神,而且具有形式美的價值。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發布,不代表今日頭條立場。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沃德利成書畫院 的精彩文章:

TAG:沃德利成書畫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