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1656年前的那個冬天,王羲之寫下這張最冷的帖……

1656年前的那個冬天,王羲之寫下這張最冷的帖……

今天冬至,北方的習慣是吃餃子。

只要身體棒棒的,從外面冰天雪地回來,吃一頓熱騰騰的餃子,睡一個悠悠然的懶覺——好吃不過餃子,舒服不過倒著,這大概就算是美好的人生了。

1656年前的那個冬天,王羲之寫下這張最冷的帖……

這個時節,南方比北方冷。將日曆翻到公元360年,也就是1656年前,南方更冷。那時的會稽山陰,大雪是常常下的,王羲之的兒子王子猷雪夜訪戴,就發生在那時候。

那年是庚申,也是個猴年,王羲之走到了人生里最後一個冬天。農曆十一月廿七,王羲之身體差,胃口也差,就連一碗餃子也享受不了了。

但他還是要寫信,他告訴他的好朋友,他感到了切骨的寒冷。

現在,這張最冷的手帖就躺在天津博物館,它的名字叫《寒切帖》,所謂「寒切」,翻譯成天津話,那就是倍兒冷啊。

1656年前的那個冬天,王羲之寫下這張最冷的帖……

此帖為紙本墨跡,5行,50字。唐代勾填摹本,先勾再填以淡墨。勾摹精細,筆鋒轉折分明,書風遒勁腴潤,沉著流動。雖然墨痕已經出現磨損,但是神采依然煥發——

十一月廿七日羲之報:

得十四、十八日二書,知問為慰。

十四號、十八號兩封信收著了,讓您了惦著,我這心裡倍兒舒坦。

寒切,比各佳不?

天兒倍兒冷,大傢伙兒都還好吧?

念憂勞,久懸情。

想起亂七八糟的事兒,就鬧心。

吾食至少,劣劣!

我吃得倍兒少,操淡!

力因謝司馬書,不具。羲之報

還寫了封信給謝司馬,不多聊了啊。

讓王羲之說天津話,《寒切帖》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對「吾食至少」的食,有兩種解讀,一是吃飯,一是服食。兩種說法都說得通,但考慮到這封信是王羲之晚年寫的,大概他說的是吃飯問題。信中的謝司馬,一般被認為是謝安,謝安當司馬是公元360年,而王羲之361年去世,這樣算來,《寒切帖》就寫在360年的冬天。再精細算一些的話,按陽曆就在明天,按農曆就在這周日。

這張最冷的帖,也是王羲之流傳下來的最後一張手帖了。

信的內容是不好的,它基本描述了書聖的殘年情景,但那些字卻神采飛揚,沒什麼鋒芒,也沒什麼大的起伏,似乎一直在做「減法」,但流轉顧盼間,書聖的老辣一覽無遺。

王羲之的《寒切帖》和《乾嘔帖》都在天津博物館,據說,他們都是文革期間,由劉光啟在廢品站的舊紙堆里發現的。這是《乾嘔帖》——

1656年前的那個冬天,王羲之寫下這張最冷的帖……

這是發現者劉光啟——

1656年前的那個冬天,王羲之寫下這張最冷的帖……

劉光啟是河北人,13歲在琉璃廠當學徒,幾十年過眼的好東西無數,被文物收藏界譽為「神眼」。天津民間經常有這類「神人」出現,比如馮驥才就寫過一部小說,還拍成了電影,叫《神鞭》。

王羲之的帖子在內地只有《蘭亭序》、《姨母帖》、《初月帖》、《上虞帖》、《寒切帖》和《乾嘔帖》,天津博物館獨佔三成,這不是偶然。

有資料說,《寒切帖》《乾嘔帖》由溥儀帶出宮,到東北後遺落民間。但考慮到兩件珍寶在天津發現,而且溥儀去東北前曾住靜園,我猜測,它們多半在天津時就被末代皇帝出手了。

好在,王羲之的寶貝們還在人間。

因此,看著這張最冷的帖,我們的心暖暖的。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發布,不代表今日頭條立場。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日課 的精彩文章:

欲學聖教,先學蘭亭——解讀王羲之行書密碼
吳昌碩的親筆點評,一句頂一萬句!
記住南京大屠殺,今天只曬三張字!
有些人,是註定要寫狂草的……
吳悅石的書房聯

TAG:書法日課 |

您可能感興趣

1656——凝心——雲點版前短後長麻花志田
餘額寶以1656億美元規模成為全球最大貨幣市場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