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富人購房避稅有方,香港樓市調控難見成效?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富人購房避稅有方,香港樓市調控難見成效?

撰文:Frederik Balfour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富人購房避稅有方,香港樓市調控難見成效?


方法包括利用空殼公司以及首次購房身份


「多數大亨都在想辦法繞過這些政策」


梁紹鴻(Edwin Leong)是香港最大的零售業地產商之一,他和他的家人繞過了香港新出台的房價抑制措施,節省了近1700萬美元的稅金。他們是如何做到的呢?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富人購房避稅有方,香港樓市調控難見成效?


香港零售業地產商梁紹鴻


他們通過設法獲得的首次購房資格,在11月的一天,一口氣花了12億港元(約合1.55億美元)買下了太平山上的三套高檔公寓。此前,梁紹鴻的名下沒有房產,但他透過其公司大鴻輝興業有限公司(Tai Hung Fai Enterprises Co.)擁有300多套其他房產,包括公寓、酒店、商場等,凈值約合40億美元。


香港是全球房價最難承受的城市,當地的政府部門也正與日益擴大的貧富差距作鬥爭,而富豪買家們卻能經由一些合法途徑,繞過那些政策限制。自從行政長官梁振英11月4日宣布了最新一輪的調控政策以來,香港的房價已經漲到了歷史最高水平附近,銷量也持續暴增,這一局面凸顯了馴服市場的難度。


領域佳士得國際地產(Landscope Christie』s International Real Estate)的香港市場負責人艾倫·王(Alan Wong,音譯)表示,

「自梁振英推出新政策以來,多數大亨都在想辦法繞過這些政策。」



據仲量聯行(Jones Lang LaSalle Inc.)的地區市場總監莫凱傑(Henry Mok)介紹,自10月開徵新稅後,約70%的新公寓都涉及了享受低稅率的首次購房者,而此前,這一比例只有約30%。政府未發布購買多套住房者的數據。


梁振英在近期宣布不會爭取連任,他一直在努力平息市民對高房價的不滿情緒。儘管政府已經試圖通過釋出更多土地來增加供給量,但隨著在香港尋求立足點的內地開發商的湧入,房價仍在持續攀升。


據中原地產公司(Centaline Property Agency Ltd.)的數據,11月初以來,二級市場房價上漲了0.8%,距離2015年的最高值僅有1.4%之遙。新世界發展有限公司(New World Development Co.)的執行副總裁鄭志剛(Adrian Cheng)表示,新稅實施後,首次購房者的比例更高了。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富人購房避稅有方,香港樓市調控難見成效?



2012年以來,住房價格指數上漲了近50%


除了通過首次購房避稅以外,富豪們的手法還包括買下一家擁有房產的空殼公司,這種做法被視為股份轉讓,只需負擔0.2%的印花稅。若公司的註冊地在海外,印花稅則為零。

大陸需求


據政府數據,2011年,逾一半2000萬港元以上的香港住房是通過公司出售的。2013年,政府開始向購房的公司徵收比個人更高的稅金後,這一做法基本銷聲匿跡,但眼下仍有成千上萬套房產以此種方式持有,且轉售時仍可節省一大筆稅金。


領域佳士得國際地產的艾倫·王表示,他收到了許多想購買此類公司的海外請求,多數都來自中國富豪,如果不採取這種方式,他們將面臨15%的新稅金,以及非永久居民15%的額外稅金。實際上,這家地產中介也在其網站上倡導了這一做法。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富人購房避稅有方,香港樓市調控難見成效?



「幹掉上漲的印花稅,」網頁上寫道。「被15%的印花稅嚇到了?不用擔心!我們的金牌銷售網羅了大量可通過股份轉讓出售的房產(當然,您需要一位律師處理整個流程)。」


盡職調查


不過,艾倫·王表示,由於對此類公司的盡職調查花費不菲,且相當複雜,因此只有約5%的豪宅以此種方式購買。


據仲量聯行介紹,梁紹鴻在聶高信山買下的公寓坐落在一片山間飛地上,其中有四間大理石浴室,男士和女士的步入式衣櫥,以及私人電梯大廳,這筆交易打破了亞洲的每平方英尺房價的最高紀錄。而通過首次購房的印花稅優惠,梁紹鴻節省了10.75%的稅金。梁的公司透露,他喜歡那個「顯赫」的地段,但對節稅問題不予置評。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富人購房避稅有方,香港樓市調控難見成效?



聶高信山項目的住宅地產


其中兩套新公寓是位於17層樓的相鄰單位,可打通成8700多平方英尺(約合808平方米)的生活空間,是香港公寓平均面積的10倍以上,這裡將成為梁紹鴻的主要居所。第三套公寓的面積為4566平方英尺(約合424平方米),位於第7層。


明顯的漏洞


為了讓低收入家庭更容易攀上房產階梯,同時增加炒房者和海外買家的成本,香港政府自2011年以來已經推出了一系列舉措,10月的新稅是最新的一項。其中包括對購房後3年內轉售的懲罰性稅收,以及一項針對非永久居民的15%的額外印花稅。


新的15%的印花稅取代了過去從低於300萬港元房屋的3%稅率到高於2170萬港元的最高8.5%稅率。首次購房者的稅率可減半,包括過去有房、現在無房的買家。


「這是個明顯的漏洞,」澳大利亞和紐西蘭銀行集團(Australia & New Zealand Banking Group Ltd.)駐香港的首席經濟學家楊宇霆(Raymond Yeung)表示。「政府在發布政策前沒有考慮這一點。」


新加坡自2009年推出抑制政策以來已經成功打壓了住宅價格,該國也對外國人和企業徵收15%的稅,首次購房者同樣可享受較低的印花稅。但與香港不同的是,新加坡不允許首次購房者以低稅率購買多套住房。


「被誤導的政策」


「政府在努力為市場降溫,但沒有跡象表明之前的政策發揮了效果,」戴維·韋布(David Webb)表示。他是一位駐香港的股東權益倡導者,10年前通過一家在塞席爾註冊的公司購買了自己的住房。


「他們推出了一大批被誤導的、未能達到預期效果的政策。」



香港運輸及房屋局的一位發言人表示,政策已開始發揮作用。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富人購房避稅有方,香港樓市調控難見成效?



「我們還需要一些時間來更好地評估新的印花稅措施對市場的影響,」發言人萊奧·劉(Leo Law,音譯)在電郵中表示。「不過,市場調查已經顯示出,在政府宣布最新一輪的措施後,房地產市場已經顯現出了降溫的跡象。交易活動平穩了下來,房價的上漲勢頭有所減緩。」


儘管如此,仲量聯行香港研究部門的負責人馬安平(Denis Ma)表示,沒有人提到繞過稅收政策變得更難了。


「這些都是尚未堵住的漏洞,我也不認為它們能被堵上,」他說。


「香港是一個非常自由的市場,政府干預程度沒有那麼高,這是香港引以為傲的地方。」



編輯:劉馨蔚


翻譯:程璽



立即獲得關於TA的更多信息!


送書福利丨特朗普的世界觀丨實體書店丨沃爾瑪犯罪丨


粉絲造星丨許小年丨Hello World丨紅色電話亭丨離奇謀殺案丨


......


俄駐土耳其大使遇刺身亡


俄土兩國關係何去何從|視頻


盡在《商業周刊/中文版》App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商業周刊/中文版 的精彩文章:

誰刺殺了俄羅斯駐土耳其大使?「勿忘阿勒頗」背後,敘利亞內戰已經成為一場人道主義危機
Hello World第9集:探秘俄羅斯光怪陸離的創新互聯網
遭遇「霾伏」的這一周……霾鎖中國,路在何方?
下一場金融危機將源自何處?

TAG:商業周刊/中文版 |

您可能感興趣

香港到底有沒有科幻電影,答案是有的——盤點
鳥瞰香港全貌,樓房密集的頭暈,每人能有十平的地方住就算不錯了
這些地方相信你一定在港劇里見過,下次去香港帶上它
郭富城經理人否認,方媛在香港註冊有居港權,希望不要失實報道
要是能在香港有套房子,會是下面這樣的。
有的成為影后有的為愛隱退,香港所有美人都在這部《香港女星圖鑑》里
若你問香港原創音樂的中堅力量都有誰?我給的答案里一定有方大同
香港回歸那年,推出了茶主題郵票,如今可還有機會收藏?
十五年前,你絕對想不到他會成為香港最有風格的導演
陳思誠原赴香港買保險,是贖罪還是另有所謀?
香港也有藝術區,紅磚舊房,很有感覺哦!
沒有古惑仔,也沒有警匪槍戰,這是褪去混亂後最繁華的香港
香港有些法律真的猶如兒戲,得改!
直擊香港樓頂上的魚翅,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
香港成英國殖民地後,這個地方仍歸清政府管轄,最後成三不管地帶
「辣招」齊下,香港房屋問題何時見成效?
實拍真實的香港:並不全是富人,還有不願意提及的窮人
人口密度高的香港,有人住2平的房子,睡覺時腿都無法伸直
此人是最後一任港督,全家人痛哭流涕的見證了香港回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