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冬至養生小知識,讓你健康過冬季!

冬至養生小知識,讓你健康過冬季!

冬至養生小知識,讓你健康過冬季!



2016年冬至時間:12月21日,星期三

關於冬至,古有云:「斗指戊,斯時陰氣始至明,陽氣之至,日行南至,北半球晝最短,夜最長也。」從陰陽學觀點闡述了冬至的到來是陰氣盛極而衰,陽氣開始萌芽的時候。


早在漢代曾把冬至作為公定節日,文武百官皆可放假一天。在我國台灣則有「冬至過大年」的說法,他們把這一天比做過年一樣重要。每逢「冬至節」家家戶戶搓湯圓,而且把冬至的湯圓分成紅、白兩種,按老輩人的說法:不吃金丸(紅湯圓)、銀丸(白湯圓),不長一歲。冬至之備受重視,由此可見一斑。

冬至養生小知識,讓你健康過冬季!


冬至該怎樣飲食和養生?又該怎樣預防冬季疾病?一起來看下健康過冬至的好辦法吧!


冬至食補


「秋冬養陰」、「養腎防寒」、「元憂平陽」


養腎為先


寒氣內應腎。腎是人體生命的原動力,是人體的「先天之本」。冬季,人體陽氣內斂,人體的生理活動也有所收斂。此時,腎既要為維持冬季熱量支出準備足夠的能量,又要為來年貯存一定的能量,所以此時養腎至關重要。

冬至養生小知識,讓你健康過冬季!



飲食上就要時刻關注腎的調養,注意熱量的補充,要多吃些動物性食品和豆類,補充維生素和無機鹽。羊肉、鵝肉、鴨肉、大豆、核桃、栗子、木耳、芝麻、紅薯、蘿蔔等均是冬季適宜食物。


溫食忌硬


黏硬、生冷的食物多屬陰,冬季吃這類食物易損傷脾胃。而食物過熱易損傷食道,進入腸胃後,又容易引起體內積熱而致病;食物過寒,容易刺激脾胃血管,使血流不暢,而血量減少將嚴重地影響其他臟腑的血液循環,有損人體健康,因此,冬季飲食宜溫熱鬆軟。

溫補類食物:如龍眼肉、荔枝、飴糖、扁豆、山楂、胡桃等,但過多地進食溫補類食品,容易上火。

冬至養生小知識,讓你健康過冬季!



平補類食物:如蓮子、芡實、苡仁、赤豆、大棗、銀耳等,這些食物既無偏寒、偏溫的特性,又無滋膩妨胃的不足。

滋補類食物:具有滋陰益腎、填精補髓的功效。主要有:木耳、黑棗、芝麻、黑豆、等。


水果進補


「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冬天除了飲食進補還有從吃水果來補。每天能吃點水果不僅能滋陰養肺、潤喉去燥,還能攝取充足的營養物質,會使人清爽舒適。

冬至養生小知識,讓你健康過冬季!



甘蔗:冬後,很多人常感到皮膚乾燥、頭暈嗜睡,反應能力降低,這時帶有保健醫療性質的水果要數甘蔗了。

冬至養生小知識,讓你健康過冬季!



柚子:柚子香味讓女性年輕6歲——每位女性都希望自己年輕漂亮,身上有適當的柚子香味就是一個不錯的妙招!

冬至養生小知識,讓你健康過冬季!



梨:冬天人們易出現咽干鼻燥、唇乾口渴、咳嗽無痰、皮膚乾澀等現象,素有「百果之宗」的梨對此症有獨特療效。

冬至養生小知識,讓你健康過冬季!



獼猴桃:早晨吃獼猴桃治便秘——秋冬季是便秘的多發季節。中醫臨床上總是建議得了便秘的人採取食療的方法,不僅效果好,而且沒有副作用。

冬至養生小知識,讓你健康過冬季!



當然,提到冬至,一定要吃的就是餃子了。每年農曆冬至這天,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諺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這種習俗,是因紀念「醫聖」張仲景冬至舍葯留下的。


增苦少咸


冬天腎的功能偏旺,如果再多吃一些鹹味食品,腎氣會更旺,從而極大地傷害心臟,使心臟力量減弱,影響人體健康。因此,在冬天裡,要少食用鹹味食品,以防腎水過旺;多吃些苦味食物,以補益心臟,增強腎臟功能,常用食物如:檳榔、橘子、豬肝、羊肝、大頭菜、萵苣、醋、茶等。

冬至養生小知識,讓你健康過冬季!



另外還需要注意,冬至日不可吃太過辛辣刺激的食品,過食辛辣只可生陽動火,導致內熱積聚,鬱熱上沖。過食羊肉、狗肉等肥甘厚味,易導致飲食不化,聚濕生痰。北方在補充熱性食物的同時,也得吃一些補充津液的食物,如荸薺、藕、梨、蘿蔔、白菜等。


冬至養生


重在養心,動中求靜


冬至養心


冬至養生的重點是要養心。要養生先養善良、寬厚之心,心底寬自無憂。冬季養生,要靜神少慮,保持精神暢達樂觀,不為瑣事勞神,不要強求名利、患得患失。

冬至養生小知識,讓你健康過冬季!



學會欣賞別人的優點,工作、學習之餘多聽音樂,它會給你帶來無窮的快樂;避免長期「超負荷運轉」防止過度勞累,積勞成疾。


注意儀容儀錶,不同的場合裝束要得體,心態年輕化,以振奮精神,增添生活樂趣。


冬至出外要保暖


進入冬至節氣,降溫幅度會進一步加大。冬至最重要的養生即是保暖,身體暖暖的,氣血才會順暢,才可避免許多疾病的發生。

冬至養生小知識,讓你健康過冬季!



保暖強調的是頭和腳。俗話說「寒從腳下起」,腳離心臟最遠,血液供應慢而少,皮下脂肪較薄,保暖性很差,一旦受寒,會反射性地引起呼吸道黏膜毛細血管收縮,降低抗病能力,導致呼吸道感染,因此在寒冷的冬至時節,腳部保暖也應加強。


起居護養要適度


在起居上,應早睡晚起,等待陽光出現才出外活動。同時也要多穿衣服,避免不必要的戶外活動,防止陽氣過度的消耗。

冬至養生小知識,讓你健康過冬季!



「起居有常,養其神也,不妄勞作,養其精也」,冬令時節若能合理安排起居作息,就能保養神氣,勞逸適度可養其腎精。盡量做到「行不疾步、耳步極聽、目不極視、坐不至久、卧不極疲」。


運動養生適度為宜


通過合理的運動就可以幫助我們升發體內的陽氣,但是過度的升發陽氣就會耗散真元反而不合冬季蟄藏的養生道理了。

冬至養生小知識,讓你健康過冬季!



冬季運動,首先要避免寒邪的侵襲,其次運動量不宜過大,要在動中求靜,以臻安身靜體、氣定神閑的境界。八段錦、太極拳等平和的運動都是很好的選擇。


由於大雪節氣萬物潛藏,運動養生同樣要順應自然規律,不宜做過於劇烈的活動,而應在「藏」字上下一下功夫。比如每天在陽光好的時候做做舒展運動(上午9-10點鐘或下午2-3點鐘)。


冬至防病


做好防病,健康過冬


呼吸道疾病


天氣寒冷,晝夜溫差大,人們多數時間在室內活動,加之冬季習慣緊閉門窗,導致通風不足。長時間處於這樣的情況下大大增加了呼吸道傳染病的發病率。尤其是流行性感冒,特別容易在集體單位等辦公場所爆發。

冬至養生小知識,讓你健康過冬季!



對於流行性感冒,在預防措施上應注意保暖,增加體育鍛煉,盡量減少去公共場所或空氣混濁的地方。老年人、體弱者可考慮注射流感疫苗進行免疫預防。一旦有類流感癥狀出現,應及時就診治療和休息。


除了流感以外,人們首先應做好保暖措施,預防普通感冒以及慢性支氣管炎、哮喘的複發。


冠心病


冬至過後天氣愈發寒冷,也增加了冠心病的發病率。對於冠心病病人來說,一定要注意防治高血壓以及預防感冒。一旦血壓過高或者感冒,都會加重心臟的負擔,極易誘發冠心病。因此,冠心病患者要備些急救藥物在身邊以備不時之需。平時可以服用一些溫補的中藥,有利於防止血栓形成,避免心肌梗死,從而健康地度過嚴冬。

冬至養生小知識,讓你健康過冬季!



肝硬化


肝硬化病人在冬至期間由於氣溫下降,極容易增加嘔血的幾率。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發生,首先要注意保暖,防治便秘。尤其要注意不能讓腹部肝區受壓和受衝擊,避免較重的體力勞動。在心情方面應盡量保持平和,避免情緒波動甚至大動肝火。在飲食方面也要避開煎炸、燙嘴甚至刺激性食物。


凍瘡


北方的冬天比之南方的冬天要寒冷許多,往往氣溫都只有幾度甚至低於零度以下。這樣的氣溫環境下,一不注意就容易長凍瘡。有效減輕或防止凍瘡的發生,首先要進行耐寒鍛煉,增加人體的耐寒能力。對於以前長過凍瘡的部位,要重點保暖防濕,避免同一個位置再長凍瘡。可適當吃牛羊肉等溫性食品,改善營養供給情況,增強身體的禦寒能力。此外,營養不良、手足多汗、貧血等疾病也可能誘發凍瘡,應積極防治原發疾病。

冬至養生小知識,讓你健康過冬季!



肝硬化病人一旦突然出現頭暈、心慌、出冷汗、手足涼等癥狀,要引起警惕。如果真的發生嘔血,也不要慌神,保持鎮定,立即卧床並注意保暖,迅速送至醫院。


高血壓


冬季是高血壓病人需格外注意的季節。多數高血壓病人在冬季的時候容易出現血壓偏高的情況。因此每天首要注意定時服藥、定期測量血壓。生活起居上要注意保暖,勞逸結合,避免情緒波動,引起血壓升高。飲食要清淡少鹽,多吃蔬果,保持大便通暢。如有頭暈目眩、手指發麻、動作不便、說話含糊不清的癥狀出現,應引起重視立刻就醫,因為這通常是中風的前驅癥狀。


肺氣腫


患有肺氣腫的病人在冬至節氣期間更要注意防寒保暖,預防傷風感冒。切忌吸煙。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病人如果稍有不慎,易發展為肺心病。肺心病病人出現口唇發紫、下肢水腫的癥狀。肺心病病人還應注意,一旦有痰要咯出,以免阻塞呼吸道引起繼發感染,痰液黏稠時,可用化痰葯,但千萬別用鎮咳葯。


責任編輯:橫平豎直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壹號收藏 的精彩文章:

十大名家畫梅,你最欣賞誰?
古人如何稱呼父親?
國畫花鳥50幅,精美絕倫!
好書法,主要看氣質!
罕見齊白石畫稿,一代大師是這樣煉成的!

TAG:壹號收藏 |

您可能感興趣

夏季養生常識,助你健康一夏!
夏季養生小知識
臘八逢小寒,這些養生知識看起來!保證健健康康過新年!
冬至過後,你必須知道的養生知識!
這些養生知識告訴你怎麼健康過冬?
夏季女性養生保健知識你知道多少?
養生保健小常識 讓你輕鬆過夏天
冬季養生健康生活小常識
女性秋季養生小常識 給你健康一季
夏季養生對決,你知道多少?
你不知道的夏季養生小常識
夏季養生小常識 女性注意這些健康過夏季
唏噓!夏季養生保健知識,這六點你要知道
冬季養生吃什麼,教你吃出健康!
吃貨健康小暑至,注意養生!
秋季養生小常識誰知道
夏季如何養生 夏季簡單養生的小知識
秋季養生知識你知道嗎
今日立冬,你知道如何養生才會溫暖過冬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