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走進三峽庫區「熬糖村」 紅糖飄香勾人食慾

走進三峽庫區「熬糖村」 紅糖飄香勾人食慾


走進三峽庫區「熬糖村」 紅糖飄香勾人食慾



2016年12月19日,重慶市雲陽縣人和街道民權村龔家灣,一大早村民何長明、周小雲兩家的熬糖作坊便熱氣騰騰、人聲鼎沸起來,眼看傳統春節就要到來,一年一度的「土家紅糖」熬制方興未艾。據了解,今年的「點火」熬糖已開工十多天,一直要持續「發酵」到春節前後,土法熬糖還成為市民度假體驗和遊客瀏覽觀光的一道風景。2016年12月15日,重慶,這是熬糖作坊里的勞動場景,股股糖水是悠悠鄉愁。


走進三峽庫區「熬糖村」 紅糖飄香勾人食慾



位於長江之濱的雲陽縣民權村,是三峽腹地有名的「熬糖村」,其土法熬糖興起於明代,可查資料有320多年,考古發掘的土窯、土灶和器皿遺迹脈絡清晰。民國時期,當地的麻糖、紅糖、芝麻糖、麥芽糖曾經遠銷東南亞,成為僑民揮之不去的記憶。解放後,這裡的各種糖製品還被供銷合作聯社作為定點採購的計劃商品。2016年12月19日,重慶,這是熬糖作坊的土鍋熬糖,工人們不停地翻動沸騰的糖水促成水分快速蒸發。



走進三峽庫區「熬糖村」 紅糖飄香勾人食慾


「戶戶炊煙、家家糖香」的傳統農耕作坊雖然隨著時代的變遷而湮滅。但習俗和文化依然傳承,新的規模化、環保型、節能灶投入使用後,熬糖技術和工藝流程大幅提生,產量也在原來的基礎上翻番,更加清潔衛生,保證食用質量。2016年12月15日,重慶,這是舀糖工在做成模塊紅糖,紙包「模塊紅糖」沿襲數百年沒變。



走進三峽庫區「熬糖村」 紅糖飄香勾人食慾



如今,全村的群眾大部分成為城鎮居民,從事農業的人口剩下三分之一,原有的作坊合并為6家,村民們採取資產、技術入股分紅方式不再分散在各家各戶,熬糖技術工則按勞計酬發工資。古老的糖業煥發生機,傳統的把持綻放新花。每逢節日期間,這裡汁味綿長的美食文化充滿誘惑,濃濃的鄉愁洋溢著歡笑與喝彩。2016年12月19日,重慶,這是熬制好的紅糖正在起鍋,滾燙的糖水凝聚出「工匠精神」。


走進三峽庫區「熬糖村」 紅糖飄香勾人食慾



2016年12月15日,重慶,作坊工人在拋曬壓榨後的甘蔗皮,用來做成飼料或者肥料。



走進三峽庫區「熬糖村」 紅糖飄香勾人食慾


2016年12月19日,重慶,圖為一鍋熬好的蔗糖正在起鍋,工人師傅們忙著攪拌防止其凝固。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文地理 的精彩文章:

英海灘再現大量死魚 專家稱或是天氣惡劣所致
你錯過的2016年第一場雪 我幫你全看完了!
南北極海冰覆蓋面積紛紛降至歷史新低
NASA公布2016年度最佳照片 美輪美奐

TAG:人文地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