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三國最悲慘功臣,剛把蜀漢滅掉就被誣衊謀反家破人滅

三國最悲慘功臣,剛把蜀漢滅掉就被誣衊謀反家破人滅

公元263年,初冬。陰平的崇山峻岭里,出現了一支疲憊不堪的兵馬。一位老將用毛氈將自己裹了個嚴嚴實實,看了看眼前陡峭向下的斜坡,一咬牙,滾了下去。後面的軍士騷動了一陣,但最終還是學著老將的樣子,或毛氈裹身滾下,或繩索束腰,或攀援樹木,用這種方法一個個度過了摩天嶺。之後這支隊伍下江油,破綿竹,一路殺到成都,正式結束了立國四十三年的蜀漢政權。



三國最悲慘功臣,剛把蜀漢滅掉就被誣衊謀反家破人滅


.


了解這段歷史的朋友肯定知道我說的是什麼事。沒錯,這位老將就是曹魏的征西將軍鄧艾,他帶領人馬偷渡陰平,攻下成都,迫使蜀漢皇帝劉憚帶領太子、諸王和大臣六十多人反綁雙手向魏軍投降。不誇張地說,鄧艾是蜀漢最直接的滅亡者,他也因此成為了曹魏滅蜀戰役中的最大功臣。


此時的鄧艾,志得意滿,雄心萬丈。蜀漢已平,他似乎已經看到了樓船下吳、一統天下的光明未來。。。



三國最悲慘功臣,剛把蜀漢滅掉就被誣衊謀反家破人滅


魏滅蜀之戰是三國後期的吞併戰,也是強者消滅弱者的一場戰爭。263年11月,蜀漢正式滅亡,開始了三國時代統一的序幕。


1功臣的悲慘結局


然而,鄧艾猜到了開頭,卻沒有猜到結局。


鄧艾進入成都不久,馬上就有人上書說他抗命叛逆,意圖謀反。上書的人有此次滅蜀戰役的將領鍾會和胡烈,也有鄧艾的隨軍司馬師纂。魏中央得到上報後反應迅速,馬上下詔以檻車收押鄧艾,解回長安。鍾會得詔後派監軍衛瓘將鄧艾父子收押,面對檻車時鄧艾仰天長嘆:「我是忠臣啊,居然落得如此下場!當年白起的結局,復見於今日了。」嘆罷,束手就擒。

之後,鄧艾被押解北上,而鍾會反而進入成都發動了叛亂。但鍾會的叛亂就如同曇花一現,馬上被撲滅了,鍾會也被反殺。鍾會死後鄧艾手下的將士追趕上押解鄧艾的檻車,把他迎了回來。但監軍衛瓘參與陷害鄧艾,害怕鄧艾回來反攻倒算,便一不做二不休,派人在綿竹以西殺掉鄧艾和他的兒子鄧忠。鄧艾其餘在洛陽的兒子全都被殺,鄧艾的妻子和孫子被流放到西域。


就這樣,鄧艾的人生在最輝煌的時候急轉直下,跌落塵埃。這位攻滅蜀漢的頭號功臣就以這種出人意料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一生。



三國最悲慘功臣,剛把蜀漢滅掉就被誣衊謀反家破人滅



鄧艾(約197年-264年),字士載,義陽棘陽(今河南新野)人。三國時期魏國傑出的軍事家、將領。其人文武全才,深諳兵法,對內政也頗有建樹。本名鄧范,後因與同鄉人同名而改名。鄧艾多年在曹魏西邊戰線防備蜀漢姜維。

2鄧艾真的要造反嗎


從事實上看,鄧艾並沒有作出什麼反叛的行為。但人言可畏,鍾會等人的報告說鄧艾「已經露出叛亂的苗頭」,也就是說他是有造反的意圖的。那麼,鄧艾真的有可能會造反嗎?


我們先來看看鄧艾的生平。鄧艾自幼喪父,十二歲的時候和母親一起被強遷到汝南(今河南上蔡)作屯田的農民。但由於鄧艾從小受過教育,因此是個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農民,慢慢地憑才華博取了一官半職。但他畢竟沒有什麼背景,又因為口吃而被人看不起,所以一直做著看守稻草的小吏這種很低級的官員。就這樣,鄧艾一直在平凡的崗位上幹了二十來年,後來做到了管理屯田的典農功曹,如果不出什麼意外的話,仕途大概也就這樣了。


但意外還真就發生了。在他43歲的那年,他代表典農中郎將去中央回報政績,見到了太尉司馬懿。司馬懿和他交談一番,覺得此人不簡單,就徵召他任太尉府掾,後來又升任尚書郎。

鄧艾的人生從此發生了重大轉折。


之後他提出了在東南一帶屯田的建議,被司馬懿採納;司馬懿病死,其子司馬師襲位後,對鄧艾的建議也多所採納實行。可見司馬懿父子對其能力都是認可的。


在軍事方面,他隨軍掃平了毋丘儉和文欽的叛亂,又在帝國的西部前線抵抗蜀漢的進攻,數破姜維,使其不能東進一步。可以說他在魏國的軍政兩方面都作出了卓越貢獻,因此在滅蜀戰役之前,已經升任征西將軍,成為了魏國軍方的高級將領。


可見司馬懿對鄧艾是有知遇之恩的,鄧艾在司馬氏手下幹得也順風順水。那時候司馬家早已掌權,反魏就等於反司馬,鄧艾肯定不會幹這種事。


另一方面,鄧艾沒有深厚的家世和背景。


雖然據說其祖上曾經是南陽新野一帶的大族,但到鄧艾這一代,早就墮落成寒門了。而曹魏朝堂上的高級官員們,卻大多都是士族名流,以當時的社會現狀而言,這兩個階層根本就不是一路的。鄧艾被殺之後的三年間,魏晉群臣對此事竟然集體保持沉默,直到公元267年,才有人上書替其伸冤,而平反更是公元273年的事了。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在當時充滿名士的朝堂上,鄧艾其實是很孤獨的。他即便真的要造反,也根本不會有人響應。鄧艾對這點,應該也心知肚明。


因此,無論從事實上,還是動機上,還是實力上,鄧艾都沒有反叛的可能。


他在接到詔書的時候束手就擒,毫無抵抗,說他想叛亂,那真是比竇娥還冤。



三國最悲慘功臣,剛把蜀漢滅掉就被誣衊謀反家破人滅



司馬懿(179年—251年9月7日),字仲達,河內郡溫縣孝敬里(今河南省焦作市溫縣)人。三國時期魏國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戰略家,西晉王朝的奠基人。


3三伐蜀主將選擇的玄機


鄧艾的死,看上去有些意外。鍾會死後他如果不是掉頭返回,而是一路狂奔到長安面見司馬昭,或許還有辯白的機會。但事實上他即便能回到長安,也未必能博得司馬昭的同情,因為司馬昭並不信任他,這從伐蜀戰役的人事任命上就能看出端倪。


鄧艾於公元255年升任安西將軍,假節併兼任護東羌校尉,從此以後就一直在西部戰線抗擊蜀漢,並在戰爭中累功升至西部戰線最高軍事統帥。蜀漢大將軍姜維數次引兵來犯,都被鄧艾擊退。可以說無論從軍功、能力、經驗、聲望等各方面來說,鄧艾都是伐蜀主將的最佳人選。


然而讓人大跌眼鏡的是,司馬昭最終卻選擇鍾會率領十八萬大軍的主力,鄧艾只帶領三萬人執行牽制姜維的次要任務。雖然名義上他們都受司馬昭的指揮,但明顯鍾會才是這場戰役的實際領導者。這就很耐人尋味了。


鍾會從軍事經歷上看,顯然是比不上鄧艾的。


鍾會確實很有能力,在平定淮南叛亂的時候,作為司馬集團得力的謀臣出謀劃策,時人謂之子房。然而和張良一樣,他長期以來基本上只是擔任參謀的角色,在伐蜀之前從未以統帥的身份獨自帶領過軍隊,這和鄧艾這種長期帶隊作戰的將領是完全不能相比的。


所以由鍾會擔任主將,這個安排似乎有些令人費解。不過仔細分析一下,卻也合情合理。


前面說了,鄧艾出身寒門,這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中,基本上從出生開始就和名士之間有道鴻溝,在政治文化上,他和名士圈子肯定是格格不入的。所以儘管他戰功卓著,對司馬氏也忠心耿耿,但從來都不是司馬集團的核心人物。


對司馬昭兄弟而言,他們一方面肯定鄧艾的能力,另一方面又不能給予其完全的信任。除了伐蜀戰役前的人事安排,後來在滅蜀成功後,司馬昭居然以「州郡將督,不與中外軍同」為由,公然剝奪了鄧艾所部將士的封賞,這基本上赤裸裸地表明了司馬昭對鄧艾及其部屬的戒備和壓制。


鍾會則不然,他出自潁川鍾氏,與司馬氏一樣,都是漢魏之際影響極大的名士家族,從出身上就領先了鄧艾好幾個身位。這些名士之間私交甚篤,《世說新語》里甚至還有個段子,說司馬昭和鍾會的私人關係已經熟到了可以互相拿對方父親的名字開玩笑的地步。可見鍾會由於同在名士圈的先天優勢,很容易就和司馬氏搞好關係。再加上他長期以參謀的身份處於司馬集團的核心決策圈中,自然很快就成為了司馬昭的心腹。


另外,鄧艾是司馬懿提拔上來的人,對司馬昭兄弟而言,大概屬於「先父老臣」;而鍾會則是司馬兄弟親自重用的人,自然更加像「自己人」一些。


因此,鄧艾和鍾會,既代表了司馬氏集團內部寒門官員和名士子弟兩個群體,又代表了功勛老將和新生代親信兩類人。對集團最高領導司馬昭來說,他很自然地會傾向後者,因為他和後者屬於同一個圈子,有相同的家世、文化背景和利益,對後者更加親近和信任。


何況對出兵蜀漢這件事,鄧艾一直是持反對態度的,這使得司馬昭對其更加不能放心。所以最終鍾會能擔任戰役的實際領導者,似乎意料之外,其實情理之中。



三國最悲慘功臣,剛把蜀漢滅掉就被誣衊謀反家破人滅



鍾會(225年-264年1月),字士季,潁川長社(今河南長葛東)人。三國時期魏國名將、謀士、書法家,太傅鍾繇之幼子、青州刺史鍾毓之弟。自幼才華橫溢,上至皇帝、下至群臣都對他非常賞識。


4放手一搏,功成身死


另外,司馬昭還派遣師纂做鄧艾的隨軍司馬,以加強對鄧艾軍的控制。


鄧艾自然很清楚這個隨軍司馬是作什麼的,也意識到了司馬昭對自己的不信任,他的心裡想必是很忐忑的。開戰後不久,鍾會又以「畏敵不前」為名將伐蜀大軍另一路將領諸葛緒收押治罪,則更加深了鄧艾的不安。物傷其類,面對鍾會咄咄逼人的氣勢,鄧艾無法保證自己不落到和諸葛緒同樣的下場,他思前想後,只能放手一搏。


所以他才不顧自己已經六十六歲高齡,毅然身先士卒,歷經數百里荒無人煙的陰平險道,並親自以氈裹身從懸崖峭壁上跳下,做出了這種連極度渴望軍功的年輕將領都未必敢嘗試的高危舉動。


給予他勇氣的,或許是一名久經沙場的戰士無畏的天性,或許是不願屈於人下的不甘,或許是證明自己能力的渴望,又或許是在不利於己的政治環境中求生的本能。正是這種複雜的情緒,使得他成了最勇猛的人。


他成功了,立下了絕世之功,名垂青史。但同時,他也親自種下了悲劇的種子。


攻下成都的鄧艾志得意滿,居功自傲。


他事先沒有跟鍾會或者司馬昭商量,便全權處理了戰後事宜,並以皇帝的名義給蜀漢的官員都授予了官職。然後他又給司馬昭上書,既沒有感謝國家,也沒有感謝領導,只是說我們應該給劉禪封王,然後如何如何平定吳國。


這種專擅的舉動很快就刺激到了司馬昭敏感的神經,使得本來就不怎麼信任鄧艾的他猜忌更加深刻。他通過衛瓘勸鄧艾:「事當須報,不宜輒行」,意思是領導還沒發話你別亂搞。然而鄧艾已經被勝利蒙蔽了雙眼,一點沒有意識到危險,反而說:「承製拜假,以安初附,謂合權宜」,意思是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再說我的出發點是好的,你就別操心了。


這就神仙難救了。


大將在外獨斷專行向來是當權者最不能容忍的事情,更何況你的老闆還不是個心胸有多寬廣的人。心懷異志、視鄧艾為絆腳石的鐘會不失時機地上書說鄧艾有反意,司馬昭也就順水推舟地下令將其收押。而監軍衛瓘為了爭功及保全自己,自然也不會對這個出身寒門的人心存憐憫和仁慈。鄧艾之死,就是這幾種力量共同推動的結果,看上去是個意外,但其實並不完全是意外。


縱觀滅蜀之戰,鄧艾唯一可指摘的大概就是破蜀後所謂專擅的舉動了,而這點瑕疵也完全不能掩蓋其輝煌功業。但這又如何,他的悲劇,並不是源於戰場。這樣一位從屯田農起家的名將最終死於門閥制度和猜忌,不能不令人扼腕嘆息。


歷史大學堂官方團隊作品 文:飲馬江湖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品讀 的精彩文章:

這些字詞我們經常見到,但絕大多數人都會讀錯
古代的女子一旦帥起來,還有男的什麼事
歷史上最傳奇的醜女子,留下幾個千古解不開的謎
此人率三百人死抗匈奴兩萬大軍,最後獲勝僅存13人

TAG:歷史品讀 |

您可能感興趣

被罵成人渣的皇帝:不僅濫殺功臣,為了逃命還三次將子女踹下馬車
歷史上殺開國功臣最多的皇帝,功臣幾乎都被殺,人稱屠夫皇帝
開國皇帝非得殺功臣不可么?此人對功臣最好,卻背負千古罵名
東漢的滅亡原因竟然是沒有誅殺開國功臣?
凌煙閣功臣,剛從戰場回來就被處死,死前苦苦哀求太宗冷酷抄家
此人的死,令朱元璋悲痛欲絕,下定決心屠殺開國功臣
史上最冤的開國功臣,一生要做老實人,卻因一件小事被砍頭滅族
最憋屈的功臣:明朝眾大臣被迫裝瘋賣傻逃過死劫
史上死得最冤的十大功臣,最後一位被滅十族!
这个开国功臣,陷害徐达,毒死刘伯温,还试图造反,牵连三万陪葬
此漢人是元滅南宋的最大功臣,還刻字炫耀其功,子孫卻被元軍殺絕
造就大秦帝國的「四大功臣」,第三死得最冤枉,最對不起第二了!
此人足智多謀,也是唐朝開國功臣,為何最後卻慘死在一個女人之手?
三朝功臣躲過功高震主的殺劫,卻差點被兒子坑死了!
騎士遭遇兩次連敗,從奪冠功臣到球隊毒瘤,這回詹皇怒了!
這位明朝開國功臣,下場最慘!被朱元璋賜死,被朱棣滅門
三朝功臣躲過功高震主的殺劫,卻差一點被兒子給坑死了
一代功臣居然這樣慘遭毒手,讓人痛恨!
此人曾是宋朝開國功臣,因害死楊家將絕食而死,落下千古罵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