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帕慕克、福山他們這一年讀了哪些書?

帕慕克、福山他們這一年讀了哪些書?

2016年即將過去,你的小目標實現了多少?你在網上買的那堆書,看掉了幾本?在曬你的年度閱讀書單時,也來看看別人都讀了哪些書。


《紐約時報》最近刊登了一組詩人、作家、學者、藝術家、電影人等各領域精英的2016年閱讀清單,我們從中挑了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帕慕克、學者福山、作家托賓、拉什迪等人的年度書單。



帕慕克、福山他們這一年讀了哪些書?


土耳其作家奧爾罕·帕慕克


今年,諾獎得主帕慕克讀了拉克斯內斯(Halldor Laxness)的《獨立的人》(Independent People)、卡洛爾·利維(Carlo Levi)有關義大利村民的小說《基督停在了埃博利》(Christ Stopped at Eboli),還讀了哈佛大學美國史教授貝克特(Sven Beckert)的《棉花帝國》(Empire of Cotton),稱其為自己寫歷史小說提供了不少營養。而牛津大學中東中心主任尤金·羅根(Eugene Rogan)的《奧斯曼帝國的衰落》(The Fall of the Ottomans)書寫了一個帝國悲情的落幕,也讓帕慕克印象深刻:「這一主題在伊斯坦布爾的高中教科書上並沒有得以準確呈現。」


帕慕克還表示他很欣賞托馬斯·德·昆西(De Quincey)的《一個吸食鴉片者的自白》,並坦言自己對有關托馬斯·德·昆西的一切充滿興趣。

此外,帕慕克也對圖畫書充滿興趣。「我堅信所有新藝術和文學一定程度上都是達達主義,所以我很開心第二卷當代拼貼藝術(The Age of Collage)已經出來了。」帕慕克還推薦了另一部圖畫作品《約翰·德里安圖畫書》(John Derian Picture Book)。



帕慕克、福山他們這一年讀了哪些書?



美國學者福山


弗朗西斯 · 福山是斯坦福大學民主、發展與法治中心高級研究員。今年是美國大選之年,他一直在讀有關美國白人工人階級的書。早在特朗普競選之前,福山就讀了查爾斯 · 默里(Charles Murray)的《走向分裂:美國白人的國家》(Coming Apart: The State of White America)和羅伯特·帕特南(Robert D. Putnam)的《我們的孩子︰危機中的美國夢》(Our Kids: The American Dream in Crisis)。福山說:「這些作品總結出的類似數據顯示經濟衰退和失業只是表象,還有更深層次的社會和文化的衰落。」

福山還閱讀了尼古拉斯·埃伯施塔特(Nicholas Eberstadt)的《失業的男人︰美國的隱形危機》(Men Without Work: America』s Invisible Crisis),這本書表明了在兩代中男性勞動力一直在穩步下降,年富力強的他們不再工作,而是玩視頻遊戲、看電視,依靠他們的妻子或女友為生。凱瑟琳·克萊默(Katherine J. Cramer)的《怨憎的政治》(The Politics of Resentment)也讓福山印象深刻。


在過去十年,政治科學家瑪麗莎(Marisa Abrajano)和佐爾坦·哈伊納爾(Zoltan L. Hajnal)的《白人的敵意︰ 移民、 種族和美國政治》(White Backlash: Immigration, Race, and American Politics)記錄了移民們如何塑造了白人意識並推動白人選民投入共和黨的懷抱。J.D.萬斯(J.D. Vance)的著作《鄉間輓歌︰ 回憶危機中的家庭和文化》(Hillbilly Elegy: A Memoir of a Family and Culture in Crisis)強調了經濟衰退和文化衰落是同一個悲劇硬幣的兩面。這兩本書也是福山的年度讀物。



帕慕克、福山他們這一年讀了哪些書?



英國作家薩爾曼·拉什迪

拉什迪不多說,直接開了一份書單:


《極致》(Porcelain),作者莫比(Moby);;


《突然死亡》(Sudden Death),作者阿爾瓦羅·恩里克(álvaro Enrigue);


《我的牙的故事》(The Story of My Teeth),作者瓦萊里婭·路易塞利(Valeria Luiselli);

《小紅椅》(The Little Red Chairs),作者埃德娜·奧布萊恩(Edna O』Brien);


《地下鐵路》(The Underground Railroad),作者科爾森·懷特海德(Colson Whitehead);


《在獅子的目光中》(Beneath the Lion』s Gaze),作者馬扎·門吉斯特(Maaza Mengiste);


《K氏零度》(Zero K),作者唐·德里羅(Don DeLillo);


《基因》(The Gene),作者悉達多·穆克吉(Siddhartha Mukherjee);


《如何看》(How to See),作者大衛·薩利(David Salle);


《完整故事》(The Complete Stories),作者克拉麗斯 · 李思佩特(Clarice Lispector);



帕慕克、福山他們這一年讀了哪些書?



愛爾蘭作家科爾姆·托賓


今年是托賓二十多年來第一次踏足以色列和約旦河西岸地區。為紀念第三次中東戰爭的五十周年,他前往那裡並進行書寫。為了解故事背景,他讀了阿里沙維特(Ari Shavit)的《我的應許之地》(My Promised Land),這本書讓他加深了對以色列遺產複雜性的認識。還有阿摩司·奧茲(Amoz Oz)的《愛與黑暗的故事》(A Tale of Love and Darkness),羅伯特·阿爾特(Robert Alter)所編的、強調了希伯來語作為文學語言創造的奇蹟的《耶胡達·阿米亥的詩》(The Poetry of Yehuda Amichai)。


托賓還推薦了本·海倫瑞齊(Ben Ehrenreich)書寫巴勒斯坦人苦難的《春天之路》(The Way to the Spring),以及兩本充滿敏銳觀察和同情的書《在海邊的一個月:在加沙的遭遇》(A Month by the Sea: Encounters in Gaza)和《河與海之間: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海域的遭遇》(Between River and Sea: Encounters in Israel and Palestine),作者是旅行作家、愛爾蘭老兵德夫拉·墨菲(Dervla Murphy)。


托賓還強調在本世紀初,勇敢的以色列記者阿米拉·哈絲(Amira Hass)帶來的《喝掉加沙的海水》(Drinking the Sea at Gaza)和《從拉馬拉發回的報道》(Reporting From Ramallah)讓人深感震驚。從更長遠的角度來看,他認為西蒙 · 蒙蒂菲奧里(Simon Sebag Montefiore)的《耶路撒冷三千年》非常詳盡、出色。


「再讓我們回到大衛·格羅斯曼(David Grossman)1988年出版的《黃風》(The Yellow Wind),它勇敢地步入巴勒斯坦人的困境中。他的另一本小說《到大地盡頭》(To the End of the Land)是我過去十年讀的書中最鼓舞人心的一本。當我在拉馬拉,我見到了巴勒斯坦作家拉加·薛哈德(Raja Shehadeh),他的作品我以前不知道。他的書,包括《我們一家陌生人》(Strangers in the House)、《當鳥兒不再歌唱》(When the Birds Stopped Singing)可謂一種探索,薛哈德具有以生動、諷刺、憂鬱和明智為基調的偉大探索精神。」



帕慕克、福山他們這一年讀了哪些書?



美國文學教授哈羅德·布魯姆


今年,哈羅德·布魯姆不停地重讀《李爾王》,發現了是什麼讓他恐懼到了極限:「自然消失殆盡,家庭的愛變得具有毀滅性,代際衝突變得兇殘。在這個糟糕的秋天,我對李爾說:我們為來到這個愚蠢的舞台而哭泣。」



帕慕克、福山他們這一年讀了哪些書?



美國作家朱諾特·迪亞斯


憑藉小說《奧斯卡·瓦奧短暫而奇妙的一生》獲得普利策小說獎的朱諾特推薦了兩本書。


一本是《華盛頓郵報》記者韋斯利·洛厄利(Wesley Lowery)所著《他們不能殺死我們所有人》(They Can』t Kill Us All),講述的是警察暴力及其引發的自1960年代以來最重要的種族平等運動之一「黑人有價值」(Black Lives Matter)。


「當韋斯利·洛厄利試圖了解這一運動如何、為何興起時,他似乎去過當時的任何地方,和當時的所有人對話。」朱諾特稱,「或多或少地,韋斯利·洛厄利讓美國人意識到有人對警察暴力的否認,揭露了種族體系以及 『特雷沃恩·馬丁、邁克爾·布朗和肖恩·貝爾這些年輕人的死亡不僅合理還不可避免』這種邏輯有多可怕。」


朱諾特還強調,《他們不能殺死我們所有人》既是人們了解「黑人有價值」運動的原始讀物,又能讓人們對「白人在美國掌控死亡霸權」加以深思。


朱諾特推薦的第二本是朱利安(Julian Voloj)和克勞迪婭(Claudia Ahlering)合著的《貧民窟的兄弟》(Ghetto Brother)。表面上這是一部班傑明·梅倫德斯(Benjy Melendez)的傳記: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班傑明·梅倫德斯創立了布朗克斯最臭名昭著的幫派之一——貧民窟兄弟。但這本書同時也在闡述布朗克斯的多種族歷史,那裡有黑人、波多黎各人社區,因青年幫派休戰而崛起的嘻哈音樂。



帕慕克、福山他們這一年讀了哪些書?



英國作家希拉里·曼特爾


2009年曼特爾憑藉歷史小說《狼廳》獲得英國布克文學獎,2012年她又憑藉歷史小說《提堂》再次獲得英國布克文學獎。今年,曼特爾正創作都鐸王朝三部曲的最後一部。


曼特爾稱,她希望能通過一些短篇小說集轉移注意力,尤其是兩本來自愛爾蘭作家的作品,一本是瑪麗(Mary Morrissy)的《何以繁榮》(Prosperity Drive),一本是丹尼爾·麥克勞林(Danielle McLaughlin)的首作《其他行星上的恐龍》(Dinosaurs on Other Planets)。


曼特爾還列出了今年重讀的一些書目。比如埃德娜·奧布萊恩(Edna O』Brien)1970年的小說《異教徒之地》(A Pagan Place),艾瑞斯·梅鐸(Iris Murdoch)獲得布克獎的作品《大海,大海》(The Sea, the Sea)。而新看的小說中讓曼特爾印象深刻的有伊恩·麥奎爾(Ian McGuire)的《北方海域》(The North Water)和伊麗莎白·斯特勞特(Elizabeth Strout)的新書《我叫露西·巴頓》(My Name Is Lucy Barton)。


最重要的是,她重讀了伊麗莎白·鮑恩(Elizabeth Bowen)1938年的小說《心之死》(The Death of the Heart)。這本書講述的是16歲孤兒波西婭的故事。曼特爾不由感慨:「幻想也是藝術,對於感性的人,藝術就是我們的生活方式。」(文/羅昕 王麗華)


轉自澎湃新聞:http://www.thepaper.cn/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澎湃新聞 的精彩文章:

黃宇和:從貧民窟走出來的院士
從「吳門四家」展到「過雲樓」:蘇州博物館十年轉身
《慈悲》:卑微的人怎樣才能免於恐懼
葉錦添:我試圖用一種虛擬方法來接近《紅樓夢》的美
北大開會研討胡適:他20歲一出場便是主角

TAG:澎湃新聞 |

您可能感興趣

奧爾罕·帕慕克出了一本新小說,故事有點類似於《俄狄浦斯王》
【名著選讀】奧爾罕·帕慕克《黑書》
【名著選讀】奧爾罕·帕慕克《我的名字叫紅》
帕慕克:想成為畫家卻成了作家
和帕慕克一起,回看土耳其往昔的榮光與動蕩
《我的名字叫紅》作者帕慕克榮獲「布達佩斯大獎」
【PCG火源】火源地圖攻略 火源之帕慕克監獄打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