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創意 > 八卦廣告史|少帥,你還讓不讓蔣公過聖誕啊!

八卦廣告史|少帥,你還讓不讓蔣公過聖誕啊!


TOPYS編者按:


「八卦廣告史」專欄,是TOPYS網站的常設專欄,作者劉一融。專從歷史黑幕里打撈廣告真相,宜下飯,宜開腦洞。


又名「哪個品牌小時候沒有一堆黑歷史」,曾用名「100個激發靈感的好創意穿越中」,別稱「八周刊廣告版」。



21世紀的中國人,一面過聖誕買買買,一面感嘆追捧洋節真是太墮落了。


然而,墮落並不是一天煉成的,聖誕節在民國時就已紅透半邊天……
想當年,生於蠻夷之邦的聖誕節,在二十多年裡就一路鬥倒冬至等重要對手,並依靠孫中山、蔣介石等多位貴人相助,終成集萬千恩寵於一身的重大節日……聖誕節在中國的上位,簡直就是一出勵志的後宮營銷大戲!


翻開老廣告,你會發現一大奇葩現象:打著慶祝冬至旗號的廣告,居然在賣聖誕襪、聖誕糖果!還有慶祝「冬至聖誕」,這又是哪門子說法?

其實,聖誕節在中國正式出道,還真是作為「外國冬至」被包裝的,至少清末的廣告就是這麼打的。


別看如今冬至只是個排隊吃餃子喝羊湯的節日,在古時候可是地位不亞於春節的存在!冬至大過年嘛!
而聖誕節,彼時作為洋人的宗教節日,在中國市場毫無影響力,反正都是摩羯座,日期也差不了幾天,就將就著把自己扮成歪果仁的冬至吧!這招叫借勢。





綉庄冬至聖誕廣告


沒過多久,大清亡了,聖誕節碰到了大貴人——民國政府。
有段時間,民國政府常常讓傳統節日狗帶,春節都要上班上學。不能堂堂正正過中國冬至的人,把過節熱情都揮灑到外國冬至了。
在民國政府的神助攻之下,耶穌聖誕節還多了個稱呼——「聖誕節」。
古時候,聖誕節指的是諸天神佛、關公老爺、孔老夫子、皇帝和他媽媽的生日。
但民國初年,孔夫子和冬至一樣時不時地被打入冷宮,聖誕這名號就歸了洋節。

儘管有「外國冬至」等種種頭銜冊封,但聖誕節能真正風靡中國的原因,第一靠中國特色(吃吃喝喝),第二靠聖誕老人賣萌。


民國那會萬聖節、情人節、愚人節等洋節還沒流行開來,聖誕節等於所有洋節的集合版;於是乎,在廣告中,西餐廳都在推聖誕款特餐,跳舞廳都在搞聖誕舞會,商店都在賣聖誕糖果和巧克力……這吃喝玩樂耍一條龍,聖誕節不火是不可能的。






維也納跳舞廳聖誕舞會廣告





百齡機聖誕借勢廣告



更何況,聖誕老人實在是無縫接地氣。它一會出現在中國補藥廣告,一會從背上的包袱里掏出各種商品,一會出現在煙標上教你享受西式生活,一會在中堂畫里扮演壽星老頭,像聖誕老人這樣萬能的中國神仙,實在是沒有。






宣傳畫上的聖誕老人儼然如壽星,圖片源自孔網





民國聖誕老人煙標,圖片源自網路



話說,和豆腐腦甜咸之爭一樣歷史悠久的,是「聖誕老人胖瘦之爭」。聖誕老人的原型——聖尼古拉主教,是個穿綠衣服的嚴肅臉瘦老頭。網路傳言,是1931年的可口可樂廣告,讓聖誕老人發福。





可口可樂聖誕老人系列廣告



但就與可口可樂廣告同時代的中國老廣告來看,聖誕老人多數時候還真是個穿紅衣服的死胖子。畢竟,論賣萌,我們胖子界獨樹一幟啊!






南洋兄弟煙草聖誕老人廣告


當然,聖誕節的實力也絕不止於賣萌……在民國那些年裡,它又碰到了兩個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貴人,這兩位讓中國人徹底迷上了聖誕節。
第一位貴人就是蔡鍔將軍,和小鳳仙談戀愛那位。
這位將軍在1915年12月25日宣布組織護國軍討伐袁世凱。而12月25日也就作為革命紀念日,被冊封為民國法定節假日了。

然而,民國群眾緬懷著革命,心裡已在慶祝聖誕節。1938年的《申報》意味深長地記錄道:「本市各機關,今日均懸旗慶祝……同時更值耶穌基督聖誕節,全滬市民情緒萬分熱烈興奮!」各位,過節是為了吃吃喝喝,但最終目的還是放假啊!

第二位貴人,自然就是蔣公。
眾所周知,1921年聖誕節舞會,蔣介石遇見了宋美齡。
後來蔣公受洗成為基督徒,年年都辦聖誕舞會,有時還發表聖誕講話,成為聖誕節最給力的「大中華區推廣大使」。
1936年12月,蔣介石在西安事變中被張學良扣留。
宋美齡跑去找張學良談判,其理由竟讓人無法辯駁:12月25日前,能放人么?少帥,你得讓蔣公過聖誕節啊!
1936年聖誕節當天,蔣公被釋放。

參考文獻:
1、 邵志擇《從外國冬至到聖誕節:耶穌誕辰在近代中國的節日化》
2、 梅靈《<申報>對聖誕節及聖誕老人形象的報道與傳播》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TOPYS 的精彩文章:

泰國廣告:我男朋友死了!
不止是咖啡,這裡有你的生活!
宜家買買買療法:購物能幫你抵消一切煩惱
建築設計師用金屬板做成人物雕塑致敬愛因斯坦
年輕人,你五行缺個老司機

TAG:TOPYS |

您可能感興趣

你所不知道的現代廣告史
八卦廣告史 | 當阮玲玉之死,被消費成一場吸金直播秀
令人拍案叫絕的高樓廣告,每一個都足以留名廣告史
東京廣告博物館 | 一小時看完日本廣告史
海外中國廣告史研究的格局與分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