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長安城的「老外」

長安城的「老外」

微信ID


EYEONHISTORY

長安城的「老外」


《闕樓圖》局部,唐懿德太子墓出土。


文|森林鹿


長安城的前世今生

盛唐時期,長安城已是當時世界上最大最繁華的國際大都市,極盛時城內人口達到百萬。長安。她原本只是強秦首都治下一個鄉的名字,經過金戈鐵馬的秦末離亂、楚漢爭霸,漢高祖劉邦稱帝五六年後,用這個名字為自己的都城命名。


漢長安城最初的「原點」,是秦首都咸陽近郊的一座離宮「興樂宮」。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秦離宮開始被改建為漢「長樂宮」,兩年後名相蕭何主持營建「未央宮」。


以這兩座巨大的宮殿為主體,輔以周邊的官衙、倉庫、民居、集市、宗廟,一座人口密集的都市逐漸成型。


約在漢惠帝時期(公元前189年左右),環繞長安的城牆也修建起來。漢武帝對長安城進行了大規模擴建,興建北宮、桂宮、明光宮,開設太學,擴充上林苑,開鑿昆明池,築建章宮等。


漢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城中有8.8萬戶,24.6萬人,這在當時的世界是一個了不起的數字。

王莽代漢末年,長安城在戰火中被毀壞。東漢定都洛陽,以長安為西京。東漢末年,洛陽被董卓縱火燒毀後,漢獻帝曾遷回長安城居住。


西晉末年、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等政權亦將首都設於長安城,前後綿延近800年。


時光流轉到了隋朝開皇二年(582年)。雄心勃勃的隋文帝楊堅,一邊籌劃著渡江南下、結束南北朝幾百年以來的大分裂局面,一邊渴望著擁有一座能配得上大一統帝國的全新都城。


楊堅從北周政權繼承的舊首都,基本就是漢長安城的原址。大量人口近八百年聚居生活於此,地下水已經被嚴重污染,而且城市布局缺乏規劃,宮室、官署、民居、集市混雜,交通不便,城內狹小破敗。


楊堅決定在漢長安城東南方向的龍首塬南坡,另建一座新城。在宇文愷的主持下,僅用9個月左右的時間就建成了宮城和皇城。

開皇三年(583年),隋王朝遷至新都,因為楊堅的父親早年曾被封為大興公,因此便以「大興」命名此城。大業九年(613年),朝廷動用10餘萬人在宮城和皇城以外建造了外郭城,隋唐長安城的總體格局至此基本形成。漢長安城自此被永久廢棄。

長安城的「老外」



唐代長安城布局

隋朝滅亡後,取而代之的唐朝繼續在此定都,並更名為長安。在唐太宗、唐高宗和唐玄宗年間,城內先後增建了大明宮、興慶宮等宮殿以及大批寺廟、園林、民居、集市。盛唐時期,長安城已是當時世界上最大最繁華的國際大都市,極盛時城內人口達到百萬。


唐長安城的面積達83.1平方公里,周長36.7公里。按中軸對稱布局,由外郭城、宮城和皇城組成。


城內街道縱橫交錯,劃分出110座里坊。此外還有東市、西市等大型工商業區和芙蓉園等人工園林。外城牆寬12米左右,高5米多,全部用夯土版築,城門處的牆段還砌有磚壁。


目前,唐長安城牆和其外側的城壕已基本被毀,僅在北面的玄武門和南面的安華門附近留有部分殘垣。


安史之亂後,唐長安城走向衰落,在戰火兵災中被反覆蹂躪破壞。天祐元年(904年),朱全忠挾持唐昭宗遷都洛陽,並把宮室拆毀。至此,隋唐長安城也成為歷史上永恆的記憶。


長安「老外」


盛唐的長安城,與其他朝代都城相比,最顯著的特色就是到處都能看到「老外」。


這些「老外」包括突厥人、回鶻人、吐火羅人、粟特人、波斯人、大食人、天竺人,等等。據學者們研究,一個時期留居在長安的胡人甚至可能超過10萬,約佔全城總人口數量的1/10。


其中,影響力比較大的有兩類人群:一類是主要來自新羅、日本的「留學生」,另一類則是來自西域的「胡商」。


留學生大都是隨自己國家的「遣唐使團」來到長安的,一路上或乘官船,或走驛站,所有費用均由唐政府提供。到達長安後,使節在覲見皇帝時,就會趁機提出安排留學等事宜。


唐朝的中央大學叫「國子監」,是當時東亞地區的最高學府,雖然對留學生們開放,但名額控制得很嚴。有一年新羅國一次來了216名留學生,最後只有7人拿到了錄取通知書,其餘兩百多全被轟回本國。還有一次渤海國出來16個學生,剛走到山東那邊,就被踹回去10人。


為什麼名額控制得這麼嚴格呢?因為一旦被錄取入學,國子監會給免費分配宿舍,每天免費供應飲食,僅收取少量的象徵性學費(當時叫「束脩」)。


食堂多做點兒飯還好說,主要是宿舍容量有限制,必須有一批學生畢業搬走了,騰出床位,才能再招收新生,所以人數一定要卡死。


國子監下設六個分院,分別是國子學、太學、四門學、律學、書學和算學。其中,四門學、太學和國子學,學習的內容都以儒家經書為主,這三個學院之間的關係大致可以理解為本科、碩士、博士。


作為留學生,在大唐受到一定優待,就是可以直接進入太學讀書,不必經過四門學那一級。此外,還專門為外國學生準備了博取功名的「賓試科」,日本留學生阿倍仲麻呂(漢名晁衡)曾考中進士。


當這些留學生學成以後,如果要求歸國,唐朝政府一般都會同意,並提供各種方便,有時還贈送大批佛教經典和書籍。這些人回國後很多都創立了豐功偉業,對推動本國文明進程起到重要作用。

長安城的「老外」



《打馬球圖》局部。馬球發源地說法不一,一說發源於波斯。唐朝十分流行打馬球。


長安城的「胡商」,一般是指中亞地區的商業民族「粟特人」。長安的繁榮和穩定吸引大批胡商東來,他們大多聚居在西市附近,經營衣肆、帛肆、食店、飯鋪、魚肆、酒肆、凶肆、波斯邸等商業。


唐代的筆記小說里記錄了很多胡人買寶的奇聞秩事,在一般唐朝百姓心裡,「波斯胡」就是神秘、富有、擁有對奇珍異寶的獨特鑒賞力的人群。


這些「老外」在長安一住幾代,後幾代人往往就被漢化了,姓名、生活方式、文化取向都基本與漢人混同無異。同時,長安城內也被這些「老外」影響得充滿異域情調。貴族男女們以穿戴胡服胡帽、化西域妝容為時尚,舞蹈特別是流行音樂都有從西方傳過來的。


唐朝的畫風在中國繪畫史上有一個劃時代的變化,就是利用了凹凸法,這種立體的畫法也是從印度經中亞傳來的。長安最流行的運動是打馬球,而這是從波斯或吐蕃傳來的。


且讀且評論。本周最佳評論得贈書《極簡亞洲千年史》。

長安城的「老外」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看歷史 的精彩文章:

鬥牛起源於「公牛崇拜」?
宋朝那些事兒,風雅的過眼雲煙
打獵上癮的清朝皇帝
這些國家的第一所大學分別是……
看了這本書,才知道這麼多年《西遊記》都白看了!

TAG:看歷史 |

您可能感興趣

唐朝京城老外扎堆:身處長安 疑在異域
歷史趣事:帶你看看古代長安城的老外
老外點贊中國社會治安 中國很安全
老外都驚嘆的中國十座最有特色小城
狂野的老外
唐太宗李世民有胡人血統,一副「老外」長相
中國老外歧視鏈:上海老外憑什麼瞧不起北京老外?
讓老外垂涎欲滴的泰國「女人」
老外的智商
老外:別羨慕大長腿,長得太高好尷尬
老外驚呆 長城地下世界最深高鐵站 成功了
人老新不老的「老外們」
「鄭漂」老外教瑜伽 稱中國人都長一個樣兒
赴外特戰教官哪家強!警營老將老外真服氣!武政委國際賽場奪魁!
為什麼上海老外總瞧不起北京老外
為什麼上海老外總瞧不起北京老外?
中國最「懶」的城市,老外蜂擁而至!
上海老外瞧不起北京老外?問問老外之間的歧視鏈
老外鏡頭裡的中國留守兒童和空巢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