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人生看得幾清明

人生看得幾清明

人生看得幾清明



蘇東坡的詩有兩個特點:第一個是多,他今天留給我們的詩有2700多首,詩聖杜甫才1000多首;第二個是以學問、哲理入詩。

錢鍾書先生在《談藝錄》中說:「唐詩多以丰神情韻擅長,宋詩多以筋骨思想見勝。」唐詩好像少年,自然而蓬勃,「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還」;宋詩好像中年,理性而有深意,「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而宋詩這種獨特的味道、韻味,便始自蘇東坡。


我本想選取十首蘇詩來推送,但選來選去實在糾結甚至開始感到痛苦,轉念一想,真是愚頑拘泥,何必一定限於十首呢?我恍然想到一個小故事:


蘇軾出遊,足力疲乏,想找個亭子休息,亭子卻在遠山之上。這可如何能到得了呢?想了好久,忽然自言自語,「就在腳下這處休息,又有何不可呢?」想到這裡,真是如「倒掛之魚,忽得解脫」。


和子由澠池懷舊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


往日崎嶇還記否,路長人困蹇驢嘶。


此詩寫於1061年,蘇軾與弟弟蘇轍分別後經過澠池,想起弟弟曾寫給自己「相攜話別鄭原上,共道長途怕雪泥」之句,遂作此詩唱和。

和董傳留別


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


厭伴老儒烹瓠葉,強隨舉子踏槐花。


囊空不辦尋春馬,眼亂行看擇婿車。


得意猶堪誇世俗,詔黃新濕字如鴉。

此詩寫於1064年,蘇軾赴汴京,途經長安與董傳話別,作此詩讚揚寒士董傳的才學品格,同情其應舉落地的不幸。


出潁口初見淮山,是日至壽州


我行日夜向江海,楓葉蘆花秋興長。


長淮忽迷天遠近,青山久與船低昂。

壽州已見白石塔,短棹未轉黃茅岡。


波平風軟望不到,故人久立煙蒼茫。


此詩寫於1071年,蘇軾赴杭州途中。全詩皆用白描,真如行雲流水。


雨中游天竺靈感觀音院


蠶欲老,麥半黃,山前山後水浪浪。


農夫輟耒女廢筐,白衣仙人在高堂。


此詩寫於1072年,蘇軾時任杭州通判。蠶老麥黃之際,偏遭大雨,農夫桑女遭遇如此打擊,白衣仙人依然無動於衷。表面上責備仙人,實則諷刺當政者。


新城道中


東風知我欲山行,吹斷檐間積雨聲。


嶺上晴雲披絮帽,樹頭初日掛銅鉦。


野桃含笑竹籬短,溪柳自搖沙水清。


西崦人家應最樂,煮芹燒筍餉春耕。


此詩寫於1073年,蘇軾還是在杭州,為春耕農民歡樂的情景所感染而作。


飲湖上初晴後


水光瀲灧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此詩寫於1073年,不用介紹了。


和孔密州五絕·東欄梨花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飛時花滿城。


惆悵東欄二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


此詩寫於1077年,蘇軾到徐州任知州,孔宗翰以詩相寄,蘇軾作此唱和。光陰易逝、人生如寄的意向在蘇詩中頗為常見。


李詩訓畫長江絕鳥圖


山蒼蒼,水茫茫,大孤小孤江中央。


崖崩路絕猿鳥去,唯有喬木參天長。


客舟何處來?棹歌中流聲抑揚。


沙平風軟望不到,孤山久與船低昂。


峨峨兩煙鬟,曉鏡開新妝。


舟中賈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


此詩寫於1078年。李思訓是唐代著名山水畫家,這首詩就題在他的畫上。此詩長短錯落,節奏悠揚,宛如一首清麗的民歌。


初到黃州


自笑平生為口忙,老來事業轉荒唐。


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


逐客不妨員外置,詩人例作水曹郎。


只慚無補絲毫事,尚費官家壓酒囊。


此詩寫於1080年。烏台詩案後,蘇軾被貶黃州,此為初到黃州所作。想必心境多少有些凄涼,但有幽默感的人總不忘自嘲。


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於女王城東禪莊院


十日春寒不出門,不知江柳已搖村。


稍聞決決流冰谷,盡放青青沒燒痕。


數畝荒園留我住,半瓶濁酒待君溫。


去年今日關山路,細雨梅花正斷魂。


此詩作於1081年,蘇軾從黃州到岐亭看望好友陳季常,新結識了三位良伴潘、古、郭,他們一起陪蘇軾返程。蘇軾途中即見好春光,感懷友人摯情,又想起去年此時的凄涼心境,遂作此詩。


題西林壁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此詩寫於1084年,蘇軾接到誥命,得以離開黃州,途徑廬山而作。


次荊公韻四絕


騎驢渺渺入荒陂,想見先生未病時。


勸我試求三畝宅,従公已覺十年遲。


此詩寫於1084年。蘇軾離開黃州的途中路過南京,遇到已退居十年的王安石(荊公),煙雲過眼後的兩人相見歡暢。此詩中表達了追隨王安石同隱山林的意願。


歸宜興留題竹西寺


十年歸夢寄西風,此去真為田舍翁。


剩覓蜀岡新井水,要攜鄉味過江東。


此詩寫於1085年。蘇軾自請歸耕常州,得到朝廷應允。


惠崇春江曉景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此詩寫於1085年,蘇軾在汴京。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杜介送魚


?


新年已賜黃封酒,舊老仍分赬尾魚。


陋巷關門負朝日,小園除雪得春蔬。


病妻起斫銀絲膾,稚子歡尋尺素書。


醉眼朦朧覓歸路,松江煙雨晚疏疏。


此詩寫於1087年,蘇軾在汴京。新年將至,收到朝廷賞賜的美酒和杜介送來的紅鯉魚,一家人安享天倫。


食荔枝


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此詩寫於1096年,蘇軾在惠州貶所。


汲江煎茶


活水還須活火烹,自臨釣石取深清。


大瓢貯月歸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處腳,松風忽作瀉時聲。


枯腸未易禁三碗,坐聽荒城長短更。


此詩寫於1100年,蘇軾在海南儋州。此詩寫作者取水亨茶的過程,細膩傳神,又充滿了新奇的想像。次年,蘇軾離世。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蘇東坡傳 的精彩文章:

十年歸夢寄西風,此去真為田舍翁
蘇軾《亡妻王氏墓志銘》
天才預言者王國維
大唐女子的性感與自由
東坡:吾雖不善書,曉書莫如我

TAG:蘇東坡傳 |

您可能感興趣

聰明人看得懂,精明人看得准,高明人看得遠
明明是一組趣照,卻看得人莫名的想哭
看別人看得清,看自己卻總是糊塗,大文學家蘇軾一生坎坷多舛
人生只若初見,看得我淚眼潸然
你看得懂女生不夠明顯的暗示
智庫:硒會讓你看得清,看得遠
在看《追龍》前,了解這幾件事,你會看得更明白
據說這些廣告只有聰明人才看得懂,你看得懂嗎?
誰把賈府的未來看得最清楚
眯上眼 看得更清楚
為什麼近視的她不戴眼鏡還能看得清?愛眼醫生幫你實現
人生要看得清晰,活好自己便是風景
人生要看得清晰,活好自己便是風景!
曾國藩識人功夫了得,只憑這四句口訣,就能把對方看得明明白白!
每三人就有一人是近視眼!一個辦法不只讓你看得清
史上最无聊的发明,都是外国人搞出来的,看得想笑
明明說好的是情色片,結果看得人淚流不止
看了這幾張照片,能夠讓男生看得心灰意冷
看得懂,想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