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宿命:希望與悲劇

宿命:希望與悲劇

宿命:希望與悲劇



本文為作者投稿

作者:瑤瑗星辰


很喜歡這句「女人是一支玫瑰花,很美,但有刺。」


所有的打賞全部作為作者的稿費,雖然微薄,略表心意。


曾經,有人說:女人是一支玫瑰花,很美,但有刺。

漫步在圖書館裡,一本書,特別的封面,更重要的是赫赫的「玫瑰門」三個字吸引了我。停駐腳步,我翻開了這本書,試圖走進這冠以玫瑰的「門」。《玫瑰門》是鐵凝的第一部長篇小說,在這部長篇的開山之作中,鐵凝一改從前清新純凈的創作風格為深沉厚重。這部小說是反思文革的直面人生和人性的成功之作,以一個女孩兒在喧囂混亂的歲月中,顛沛迷茫地穿越生命之門為線索,通過莊家三代女性,司綺紋、竹西和蘇眉不同的生存狀態和人生軌跡的刻畫,形象地概括了半個多世紀以來中國女性命運的歷史演變,全面深刻地呈現出女性生存的百態圖。這個時代的女性命運可以說是希望與悲劇並存的帶有宿命性的人生狀態。在《玫瑰門》中,司綺紋和竹西對蘇眉的成長的影響正體現了這一點。


司綺紋像是被縛的普羅米修斯,緊緊地被時代的牢籠禁錮的獸物。在封建社會的末期,她是接受過較為先進教育的新女性,在安逸的校園接受知識的熏陶,徜徉於浩瀚書海中,期待著自己美好的愛情,並且有著自己心怡的男子,但是「父母命」的中國封建社會傳統的遺留破壞了她夢想的一切,造成了她的愛情婚姻悲劇。她嫁給了她的丈夫,庄紹儉,被封建禮教捆綁在一起的兩個人,很明顯並沒有相親相愛。丈夫的百般虐待和欺辱讓她放棄了曾經的自己,把溫柔善良深深埋葬在心底,這些美好的品質只屬於她深愛的情人——華致遠。她對人世採取報復和冷漠的態度。變態的報復行動令人不齒,不惜因寂寞與公公亂倫。對一切人處以冷漠的態度,比如,對女兒庄晨帶著蘇眉來投靠時的稍稍不悅,要求庄晨支付蘇眉生活費;對自己的親孫女態度冷淡也無疼愛,自己藏著東西吃,不與人分享;對自己的媳婦更是如同外人,在媳婦的姦情問題上,不顧情面的揭露。可以這樣說,在不堪的命運面前,她反抗過,她勇敢地追隨愛人但卻被封建包辦婚姻牽絆住,在沒愛的婚姻中,勇敢地提出離婚,但命運無情地告知她:反抗無效,婚姻家庭的悲劇現實讓她徹徹底底地放棄了「好好過活」的念頭。新中國的建設在絕望的人生山崖邊陲重新給她帶來了希望。司綺紋重拾對人生的希望,渴望擺脫封建的挾制,追求自我的解放,於是她積极參加街道宣傳,處處恭維羅大媽,希望在社會建設工作中找到真實有用的自我,但是出身問題斷送了她的政治夢,她失去了在學校的工作。她註定一生拜倒在封建家庭的抹殺中,永無翻身之日。在生命彌留之際,在對華致遠的最後羞澀之瞥中,透露出的是司綺紋內心殘留的善良,俗話說「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在這最後的一絲羞澀的微笑中,司綺紋無悔的死去。司綺紋本該是幸福的女人,在那樣的時代里,她勇於追求自我,但是,由於時代的限制,當時的社會環境等等因素使得司綺紋成為時代的失敗者,她悲劇的人生對蘇眉的影響是傷害性的,在蘇眉的童年回憶中,刻下一道道傷痕,但是又孕育了蘇眉對她的憐愛之心,對於外婆,蘇眉更多的是同情,以致在司綺紋生命最後,蘇眉帶著她去看望她一生牽掛的人,也算是完成了她難以說出的此生願望。在病痛的痛苦中,蘇眉因不忍外婆的痛苦,親手結束了這殘忍的生命的延續。


對於第二代女性——竹西,最令人記憶深刻的是文中僅有的對女性的身體的描寫,這也是鐵凝寫作風格變化的重大表現。文中對竹西洗澡和餵奶的描寫表現了竹西的身體健壯美麗,充滿蓬勃的生命力,這對於蘇眉的青春期成長帶來了生氣和希望,是正在發育的蘇眉的正確的引導,為蘇眉的健康健全成長帶來正能量。在司綺紋強迫孩子們吃飯菜時,竹西讓孩子們吃自己喜歡的菜,在日常生活中關心關愛孩子們,不厭其煩地照顧排便不暢的寶妹等等對於蘇眉的成長樹立的是人性的關懷的理念。在丈夫死後,生命力極強的她主動追求和誘惑大旗,並且與他結婚,在婚後,發現自己真心愛的是葉龍北,果敢離婚追求自己的真愛,她坦誠的做自己,對於蘇眉在個性的培養起著重要作用,在一個孩子的成長中需要這樣的毅力、真我的榜樣。在司綺紋生命的最後,她依舊在床前奔走,盡一個媳婦的本分照顧司綺紋,這體現了她善良的本性以及負責任的為人態度,同時在最後她說「我恨她」,「我不虛偽」,可見她是個真實的人。對於蘇眉「結束殘忍延續的生命」的做法,她雖恨司綺紋卻沒有想要這樣做,相比之下,可見她的簡單善良。竹西相對於司綺紋對於蘇眉的成長的影響是樂觀的、充滿希望的。竹西隨性而為,毫不掩飾,追求個性的解放,在濁世中煢煢獨立做真正的自己,敢於追求人生的幸福,對於蘇眉來說,她是蘇眉正常成長的守護人,是一個人性發展的典範,在蘇眉畸形成長的環境中,無疑是一盞明燈,一個標尺,帶來人生的希望。


蘇眉是小說中的第三代人,司綺紋和竹西對她的成長曆程的影響隱隱的說明了:人生是一場悲喜相交的正劇,在悲劇的人生里總有一絲一縷的希望,在幸福的人生中,也常常會有意料不及的不幸。悲與喜,苦與樂,好與壞……生活中的兩面交織形成的人生的交響樂才會使人的一生豐富精彩,一場精美絕倫的音樂會往往比個人獨奏更精彩。在小說最後,蘇眉的孩子額角上的新月形的疤痕從司綺紋的額角上相呼應,象徵著一種宿命的延續,這也正是印證了,人的宿命中,也許就帶著這樣一種悲喜相融的人生,在悲喜雙簧中,生命在延續著,宿命在生命中昭示著。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評影評藝評 的精彩文章:

西門慶一生唯一的一次愛情
讀書是成功人士非常重要的愛好
「我不願如畜牲般死去」:戰壕中的盧錫安雅克
《慢》:人人都是舞蹈家

TAG:書評影評藝評 |

您可能感興趣

豆瓣日記:宿命的悲劇
馬競的結局是悲劇還是宿命?
楊貴妃的死到底是政治悲劇還是愛情悲劇?
感覺輝夜挺悲劇的
《夏洛特煩惱》:一部特悲劇喜劇片,生活的悲涼才是主角
【存照】戲裡虐心戲外樂,悲劇變喜劇
大齡恨嫁女的悲哀:匆忙結婚釀悲劇
旁觀者眼裡的悲劇,未必是受難者心中的悲劇
雷頤:愛國還是誤國?——義和團的悲劇
南唐李煜與小周后的悲喜劇:愛情完滿悲劇告終
關羽戰死後,其妻妾悲劇歸宿!
翟欣欣們的悲劇根源
商鞅的喜劇和悲劇
漢哀帝的悲劇:志大才疏,操之過急
釣魚人的悲劇,塘主真希望沒有這樣的新聞!
產婦悲劇之問:我的性命,能交給你嗎?
謊言的傷痛!《美國隊長3》是復仇還是謊言的悲劇
迎春的悲劇:被遺忘的花朵
祁同偉與歐陽菁的愛情悲劇給我們什麼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