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高中化學中的68個「一定」或「不一定」!

高中化學中的68個「一定」或「不一定」!

(馬上點標題下藍字"高中化學"關注可獲取更多學習方法、乾貨,每晚18點準時奉上!)


1.中學常見的鹵族元素與水反應,一定符合:X2+H2O=HX+HXO類型。不一定:F與水反應方程式應是:2F22O=4HF+O2


2.鹵族元素與強鹼溶液反應的方程式一定是:X2+2OH-=X-+XO-+H2O,即活潑的非金屬元素與強鹼反應生成無氧鹽、低價態的含氧酸鹽和水。不一定:F2與強鹼溶液反應方程式例外。

3.AgF,AgCl,AgBr,AgI見光一定分解,有感光性。不一定:AgF穩定,見光不分解。


4.鹵化銀一定不溶於水也不溶於稀酸HNO3


不一定:AgF溶於水。


5.鹵族元素在化合物中一定既能是負價也能顯正價。

不一定,F在化合物中只能顯負價,不顯正價。


6.鹵素的無氧酸一定都是強酸。


不一定,氫氟酸卻為弱酸。


7.氫鹵酸一定不與硅或二氧化硅反應。


不一定:氫氟酸卻能和硅或二氧化硅反應。

8.鹵素單質和鐵反應的生成物一定都是FeX3。不一定:I2與鐵反應只生成FeI2。


9.金屬氧化物一定都是鹼性氧化物。不一定:Mn2O7是金屬氧化物,但它是酸性氧化物。Al2O3,ZnO為兩性氧化物。


10.非金屬氧化物一定都是酸性氧化物。


不一定:CO,NO是非金屬氧化物,但它們不是酸性氧化物。

高中化學中的68個「一定」或「不一定」!


11.酸酐一定都是非金屬氧化物。


不一定:Mn2O7是HMnO4的酸酐,但它是金屬氧化物。


12.一般來說,具有金屬光澤並能導電的單質都一定是金屬 。

不一定:石墨具有此性質,但它卻是非金屬。


13.無機物間的反應一定屬於四種基本反應類型中的一類, 即化合多變一,分解一變多,置換單對單,複分解兩對換。


不一定: CO2+NaOH=Na2CO3+H2O


該反應就不屬四種基本反應類型中的任何一類反應。


14.一般來說,酸性氧化物之間一定不發生反應。


不一定:如果其中一種具有較強的氧化性,另一種具有較強的還原性,則可以發生氧化還原反應,如: SO2+NO2=SO3+NO


15.飽和溶液升高溫度後一定是不飽和溶液。


不一定:Ca(OH)2的飽和溶液升高溫度後仍然為飽和溶液。


16.飽和溶液降低溫度後一定還是飽和溶液。


不一定:大部分物質的飽和溶液降低溫度後,一定還是飽和溶液,而個別物質,其溶解度隨著溫度的降低而增大者就不是這樣。如,Ca(OH)2的飽和溶液,其降低溫度因溶解度增大而使溶液成為不飽和溶液。


17.酸式鹽的水溶液一定顯酸性。


不一定:NaHCO3是酸式鹽,但它的水溶液顯鹼性。


18.一般地說,排在金屬活動性順序表氫前面的金屬一定能從酸中置換出氫。


不一定:這是指稀酸和非氧化性的酸,否則不能置換出氫,如Mg與HNO3或濃H2SO4反應都不放出氫氣,因氫很快被氧化成水。另外,冷的濃硫酸或濃HNO3能使鐵、鋁鈍化。


19.強酸一般制弱酸,弱酸一定不能制出強酸。不一定:在一般情況下,弱酸不能制強酸,但在特別情況下,弱酸可以制出強酸。如:


H2S+CuSO4=CuS↓+H2SO4


20.酸與酸一定不發生反應。不一定:強氧化性的酸(如濃H2SO4)與強還原性的酸(如氫硫酸)可以發生氧化還原反應:


H2S+H2SO4(濃)=SO2↑+S↓+2H2O


21.一切物質都一定是由分子構成。


不一定:食鹽(離子晶體)是由離子構成,金屬是由離子和自由電子構成。


22.鹼與鹼一定不發生反應。


不一定:具有兩性的Al(OH)3與NaOH溶液可以發生反應。


23.既能與酸反應又能與鹼反應的物質一定是兩性氧化物或兩性氫氧化物。不一定:NaHCO3,(NH4)2CO3既能與酸反應又能與鹼反應,但它們既不是兩性氧化物也不是兩性氫氧化物。


24.一般來說,酸性氧化物與酸一定不能發生反應。不一定:具有氧化性的酸性氧化物與具有還原性的酸則可以發生氧化還原反應:


2H2S+SO2=3S↓+2H2O


25.酸鹼中和反應的離子方程式都一定寫成:


H++OH-=H2O


不一定:氫氧化鐵與硫酸的反應離子方程式應為:


Fe(OH)3+3H+=Fe3++3H2O


氫氧化鋇和硫酸的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應寫為:


Ba2++2OH-+2H++SO42-=BaSO4↓+2H2O


因此,H++OH-=H2O


一般只能表示強酸與強鹼溶液反應且生成的鹽可溶於水的一類反應。


26.H++OH-=H2O一定表示強酸與強鹼的反應的離子方程式。不一定:比如有的酸式鹽和強鹼反應的離子方程式,也可以寫成:


例NaHSO4+NaOH=Na2SO4+H2O的反應。


27.酸和鹼發生中和反應一定生成鹽和水,不一定:下列反應不完全合乎這條規律:


2H2S+Fe(OH)3=2FeS↓+S↓+6H2O


這是因為Fe3+的強氧化性和S2-的強還原性使這個反應顯示出了特殊性。


28.按金屬活動性順序,排在前面的金屬一定能將排在後面的金屬從其鹽溶液中置換出來。不一定:比如鈉與硫酸銅溶液反應,其反應原理是鈉先跟溶 液中的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鈉,然後氫氧化鈉再和硫酸銅反應,即:


2Na+2H2O=2NaOH+H2↑


2NaOH+CuSO4=Na2SO4+Cu(OH)2↓


又如:Mg與FeCl3溶液反應,不能將Fe3+還原成Fe,而是:


FeCl3+3H2O=Fe(OH)3+3HCl


Mg+2HCl=MgCl2+H2↑


29.根據金屬活動性順序表的順序,其陽離子由左到右的氧化能力一定逐漸增強。不一定:氧化能力逐漸增強的總的趨勢是正確的,但個別情況有例外,如得電子能力即氧化能力:Fe3+>Cu2+。


30.一切原子的原子核都一定是由質子和中子兩種微粒所構成 。不一定:氕(11H)的原子核中沒有中子。


31.原子的核外最外層電子數小於或等於2的一定是金屬原子。


不一定:氫原子核外只有一個電子,氦原子核外只有兩個電子,但它們全是非金屬原子。


32.一般來說高沸點酸一定可以制低沸點的酸。


不一定:下列反應卻是由低沸點酸製得了高沸點酸:S+2HNO3=H2SO4+2NO↑


由於NO的析出,化學反應向右進行,就形成了特殊的反應。


33.陰離子一定只具有還原性。不一定:Na2O2中的過氧根離子既有氧化性又有還原性;NO3-,MnO4-,ClO4-等陰離子在酸性條件下都具有氧化性。


34.陽離子一定只具有氧化性。不一定:Fe2+就具有還原性,其實例反應為:


2Fe2++Cl2=2Fe3++2Cl-


35.鹽與鹼一般發生複分解反應,一定生成新鹽和新鹼。不一定:酸式鹽與鹼反應一般生成正鹽和水。如:


Ca(HCO3)2+Ca(OH)2=2CaCO3↓+2H2O


36.質子總數相同,核外電子總數也相同的分子一定是同一種分子。


不一定:Ne與HF符合上述要求,但它們並不是同一種分子。


37.金屬與鹽溶液的反應一定發生的是置換反應。


不一定:鐵跟三氯化鐵溶液,銅跟三氯化鐵溶液的反應為:


2FeCl3+Fe=3FeCl2


Cu+2FeCl3=CuCl2+2FeCl2


38.鹽與鹽溶液之間發生的化學反應一定要全溶。


不一定:一般情況下,鹽與鹽的溶液間的反應都要全溶,但有的情況例外,如反應物是微溶的硫酸鈣可以轉化為難溶的碳酸鈣。


39.兩種鹽溶液間的反應一定生成兩種新鹽。


不一定:在一般情況下,兩種鹽溶液間的反應生成兩種新鹽是對的,但是一定生成兩種新鹽,就不對了。如向硫酸鋁溶液中滴加硫化鈉溶液,實際上硫化鋁發生水解,反應如下:


2Al3++3S2-+6H2O=2Al(OH)3↓+3H2S↑


40.鹽和鹼反應一定生成新鹽和新鹼。不一定:在一般情況下,鹽和鹼反應生成新鹽新鹼是對的,但在個別情況下,就會出現例外,如:


CH3COONa+NaOH=Na2CO3+CH4↑


NaHSO4+NaOH=Na2SO4+H2O


NaHCO3+NaOH=Na2CO3+H2O


41.鹽跟酸反應生成新鹽新酸。


不一定:一般情況下可以,但也有例外,如:


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


42.pH=1和pH=4的兩種酸混合,其混合後溶液的pH一定在1和4之間。


不一定:氫硫酸和亞硫酸為兩種酸混合後的pH可以大於4直到接近於7 。其反應原理為:


2H2S+H2SO3=3S↓+3H2O


43.強電解質在離子方程式中都一定要寫成離子的形式。


不一定:CaCO3,BaSO3為難溶強電解質,但在離子方程式中仍寫成分子的形式:


BaSO3+2H+=Ba2++SO2↑+H2O


44.強電解質溶液的導電性一定比弱電解質溶液的導電性強。


不一定:AgCl為強電解質,儘管它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而溶於水中的AgCl則完全電離。醋酸是較弱的酸,在水中是部分電離,1mol的AgCl與1mol的醋酸分別溶於1L水中,氯化鋇的導電性比醋酸差,因其中自由移動的離子少(可以通過計算來驗證)。


45.酸式鹽與鹼反應,一般都一定生成鹽和水。


不一定:用石灰軟化暫時硬水時,則發生下列反應:


Mg(HCO3)2+2Ca(OH)2=Mg(OH)2↓+2CaCO3↓+2H2O


46.N2(氣)+3H2(氣)?2NH3(氣)為可逆反應,達到平衡後向密閉容器中充入稀有氣體(此氣體不參加反應),密閉容器內的壓強必然增大,平衡一定向正反應方向進行。不一定:增大壓強能使上述反應向右移動的根本原因是增加了反應物的濃度,充入稀有氣體,並不能改變N2,H2的濃度,實際上正反應速率和逆反應速率都沒有改變,故平衡不移動。


47.單質氣體一定都是由雙原子組成的分子。不一定:稀有氣體為單原子分子,臭氧(O3)為三原子分子。


48.酸不穩定,一般對應的鹽也就一定不穩定。


不一定:比如,碳酸不穩定,鹼金屬的碳酸鹽卻是穩定的。


49.醇類經緩慢氧化一定生成醛。


不一定:醛還可以繼續被氧化成酸。


50.醇在一定條件下氧化成醛。


不一定:如果羥基不在碳鏈一端的醇,則不能氧化成醛。


51.化學性質相似的物質一定是同系物。


不一定:乙烯、乙炔都可以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退色,但不是同系物。


52.凡是叫「酸」的都一定是酸類物質。


不一定:石炭酸叫「酸」,但它不屬於酸類,而屬於酚類。


53.分子組成相差一個或幾個CH2原子團的物質一定是同系物。不一定:如乙烯與環丙烷相差一個CH2原子團,但它不是同系物。


54.一般弱酸鹽,除它們的鉀、鈉、銨鹽外都一定不溶於水。


不一定:有機物醋酸鹽一般都溶於水。


55.如果烴中各元素的質量分數相同,則一定是同一種烴。


不一定:乙炔和苯符合上述條件,但不是同一種烴。


56.凡是具有固定組成的有機物都一定是分子晶體、非電解質。


不一定:比如乙酸鈉是離子晶體。


57.能發生銀鏡反應的有機物一定含有醛基。


不一定:果糖能發生銀鏡反應,而它是多羥基酮,不含醛基。


58.能發生銀鏡反應的物質一定是醛。


不一定:葡萄糖、甲酸可以發生銀鏡反應,但它們卻不是醛。


59.每種物質分子都一定有固定的組成和分子量。


不一定:有機高分子化合物卻沒有固定的組成和分子量。


60.電離時只能電離出唯一的陽離子H+的化合物一定能使指示劑變色。


不一定:水、苯酚都符合上述要求,但它們都不能使指示劑變色。


61.離子的核外都一定有電子。


不一定:H+的核外沒有電子。


62.同周期的主族元素從左到右金屬性一定減弱,非金屬性一定增強。


不一定:第一周期不存在上述變化規律。


63.第五、六、七主族的非金屬元素氣態氫化物的水溶液都一定顯酸性。


不一定:H2O呈中性,NH3的水溶液顯鹼性。


64.金屬性強的元素形成相應的鹼的鹼性一定強。


不一定:比如,鋁的金屬性比鐵強,而Al(OH)3顯兩性,Fe(OH)3顯鹼性。


65.活潑金屬與活潑非金屬的化合物一定是離子化合物。


不一定:比如,AlCl3是共價化合物。


66.試劑瓶中藥品取出後,一定不允許放回原試劑瓶。


不一定:取用剩餘的鉀、鈉等應立即放回原瓶。


67.使用膠頭滴管或移液管時,一般滴管一定不應伸入試管內,更不準接觸容器或試管內壁。


不一定:若制Fe(OH)2白色沉澱時,要把滴管伸入試管內,以防被空氣中的O2氧化成Fe(OH)3紅褐色物質。


68.在電化腐蝕時,活動性較強的金屬一定先遭受到腐蝕。不一定:也有例外,如鋁鐵合金,往往是鐵先遭受腐蝕,這是因為鋁表面有Al2O3簿膜起了保護作用的結果。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高中化學老師 的精彩文章:

高考化學實驗的文字表達歸納

TAG:高中化學老師 |

您可能感興趣

高中化學:這120個「關鍵」知識點!97%的孩子都沒掌握!
就在剛剛17點10分,A股平地一聲巨雷炸開了中字頭:中科三環 中泰化學
美國一個大學裡的有機化學課上來了個11歲的高中生...... 他只說了一句話,這班上的學生已經要瘋
高中化學中的各種「石」
就在剛剛晚上11:30,又一重磅利好消息公布:中國中車和中國化學
神奇!只需要30分鐘輕鬆背誦兩年初中化學!簡便但不簡單!
初三化學掌握這100個重點,很實用,留給孩子吧!
世界上最賺的一樁生意,化學家一個發明,換取了一個國家的政權!
Max每日一油化學篇31:倍半萜醇-金合歡醇
你喝的是糧食酒還是化學酒?這6個方法,學會1個就搞定了
數據、娛樂全搞定,體驗華芸AS6404T與AS6004U的「化學反應」
ICAS 2017:分析的化學未來在青年!
中泰化學:因涉及PVC銷售價格壟斷 被罰7111萬元
生物化學第一龍頭從68跌至6元,中報業績暴增62倍,十月有望直封妖王
三生三世,化學有約
2017高考化學終極押題卷,做做吧,萬一有原題呢!
三星S8跨界時裝周,有怎樣的化學反應?
JACS:綠色化學-沉積於WO2.72上的AgPd納米顆能夠高效催化
中考化學計算得分低是死穴?4個技巧一舉攻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