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這些創意有望改變世界

這些創意有望改變世界

這些創意有望改變世界



非侵入性設備可控制義肢

近日,英國廣播公司(BBC)在澳大利亞悉尼舉辦「改變世界的想法」峰會,來自世界各地的演講者展示了各種各樣的創意,有些已付諸實施,有些還只是紙上談兵。但不管如何,這些創意的宗旨是一樣的:為人們提供一個更宜居的美麗新世界。


高超音速飛行器用於太空發射


埃隆·馬斯克的可重複使用火箭備受矚目,但其他科學家仍希望能以更低成本、更高效的方式發射衛星,高超音速噴氣式飛行器便是其一。高超音速飛行是指飛行速度超過5倍音速(5馬赫)的飛行。


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的高超音速專家邁克爾·斯馬特表示,目前正在進行高超音速國際飛行研究試驗(HIFiRE),目標是開發一款可以使飛行速度達到7馬赫的發動機。該發動機以大氣中的氧氣作為氧化劑,比火箭發動機更輕、更快。

這項技術可以讓人們以極快的速度在世界範圍內飛行,同時也提供了一個替代火箭將衛星送入太空的方法。


澳洲國防部門表示,在今年5月中下旬的飛行試驗中,飛機達到了278公里的高度以及7.5馬赫的速度。下一次的實驗計劃在2017年,屆時會讓高超音速衝壓發動機和火箭推進器分離,讓飛行器獨自飛行,整個計劃預計2018年完成。


星際「諾亞方舟」


如果我們需要前往火星或者更遠的地方,待在一個金屬盒子里長時間行進會很不舒服。英國紐卡斯爾大學的瑞秋·阿姆斯特朗提議說,為了實現星際飛行,我們應該考慮通過使用蔬菜、土壤、有機物等,讓太空梭接近地球的環境和生態,就像一個迷你版的地球。一個名為「伊卡洛斯-星際(Icarus Interstellar)」的組織稱,這種太空梭是一種類似「諾亞方舟」的小型生態圈,即不依靠外部供給就可提供維持生物生存的環境。必要時,它可能會充當現代版的諾亞方舟,幫助人類逃過全球性災難,這或許有助於科學家研製出與現有形態迥然不同的太空梭。


在實驗室培育微型人腦

科學家正在使用人類的皮膚細胞在培養皿中培育腦部組織,這些微型人腦擁有神經細胞、皮質、海馬體(大腦中被認為是感情和記憶中心的部分)等所有組成部分,科學家希望,利用這些微型人腦更好地理解包括自閉症、精神病等在內的各種神經疾病。


2015年,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的研究團隊報告稱,他們在實驗室中培育出了一個名叫「類器官」的「微型人腦」,它相當於一個5周大的胎腦成熟程度,由重新編程的皮膚細胞培育出來。該人腦在一個模擬子宮環境的培育裝置中生長了12周,目前只有橡皮擦那麼大,功能和真正的人腦十分相似,不僅擁有神經元、支持細胞和免疫細胞,還擁有胎腦99%的基因表達、脊髓和眼睛的雛形。醫生希望藉助該人腦測試和研發新葯並更好地了解阿爾茨海默症等腦部疾病的發病機理。


另據媒體報道,新加坡科學家今年8月份在實驗室培育出了微型人類中腦,這些微型中腦是科學家在實驗室培育出的三維微型組織,具有人類大腦特定部分的一些性能,將有助於研究人員研製治療和控制帕金森氏綜合症和與人體衰老相關的大腦疾病新方法。這對於帕金森氏綜合症研究而言是一個關鍵性突破,或將影響全球700萬—1000萬患者。


利用核聚變獲得清潔能源


目前,有些大型國際團隊在研究如何利用核聚變獲得能源,如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等,但小公司也不甘示弱。

由亞馬遜公司首席執行官傑夫·貝佐斯投資的核聚變能源初創公司大眾聚變在尋找自己的方法來利用核聚變。該公司的想法是:通過使用磁性和慣性約束兩種混合聚變技術,在磁場中約束氫同位素等離子,然後利用高壓,使之產生高溫及高密度。這種方法可以更慢地壓縮目標,與激光相比,這種提供壓縮能量的技術更為低廉。大眾聚變公司表示,該公司不僅可以獲得可受約束的核聚能,而且還可以把成本控制在10億美元以內。


無獨有偶,美國加州創業公司三阿爾法能源公司將其反應堆設計稱為「場反向位形」,與大眾聚變公司的設備相比,「場反向位形」與托卡馬克式反應堆更相似:它使用磁約束和加熱的方式實現聚變,而非壓縮。其能量輸出方式也是持續而非間斷性的。與托卡馬克裝置相比,「場反向位形」的工程設計更簡單。但從物理學的角度而言,這一技術還遠不成熟。


下一代藥物或藏在北極海床上


抗生素耐藥性正演變為我們所身處時代的一個噩夢,我們還要與癌症和心臟病等搏鬥。新藥物的缺乏是全人類共同面臨的危機。挪威特羅瑟姆大學的一個研究團隊認為,下一代藥物可能藏在北極的海床之上。

目前,他們正在北極海底找尋新的分子武器,他們找到了一些海鞘、苔蘚蟲、海綿、微藻等,儘管這些海底生物貌不驚人,但在藥物研發方面可能有著巨大的發展前景,因為它們體內進化出的一些化學物質具有非常神奇的作用。此外,這些生物擁有極強的禦寒能力,因此成為科學研究的「香餑餑」。


超硬納米金剛石潛能巨大


德國拜羅伊特大學的納塔莉亞·杜布羅維斯卡亞研製出了一種新型的超硬納米金剛石,能耐受相當於地球核心壓力三倍的壓力。這種納米金剛石為粉末狀,擁有極強的吸附性,可以和活性物質結合,也很容易被皮膚吸收,有望在化妝品行業大展拳腳。


另外,雖然金剛石可以製成珠寶,但大多數金剛石在加工後被製成超硬塗層,把工具和鑽頭包裹起來減少磨損。在開採業和石油業,沒有了金剛鑽頭,人們便無法挖到幾百米深的地下獲得有價值的資源。超硬塗層的用途多種多樣,從高速切割機、深海鑽探,到天然氣和石油勘探,不一而足。


醫藥界也開始研究其用途,比如,它可以把藥物帶入化療難以觸及的一些人體部位。另外,科學家們還發現,這種納米金剛石甚至能促進骨骼和軟骨的發育。


可控制義肢的「仿生脊髓」


用思維控制機器的麻煩在於,為了獲得超精確的控制,必須將頭蓋骨移開,把設備植入大腦,這種手術可能會對腦部造成損傷。現在,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的尼古拉斯·奧佩和同事發明了一種簡單且非侵入性的設備「Stentrode」。


這款設備體積非常小,最大優點是不需要做開顱手術,在腦部附近血管植入它之後,只要一日就會自動通過血管流到腦部。它會記錄腦部活動,並將訊息轉化為電子指令,Stentrode被形容為「仿生脊髓」,測試顯示,它可以控制義肢。


醫生還表示,人們運用它之後,只要用意念便可驅動輪椅,可以幫助癱瘓人士。此項研究由數個組織資助,包括澳洲國防健康基金會和美國國防部。該研究團隊計劃,明年在皇家墨爾本醫院為小部分病人植入裝置。


皇家墨爾本醫院主管、墨爾本大學教授泰瑞·奧拜仁表示,這款裝置是仿生學上的「聖杯」。設計出能記錄腦部活動同時不會造成損傷的裝置,是現代醫學偉大的發明。它也可能用於脊髓受傷造成的各種疾病,包括癲癇症、帕金森氏症和神經系統疾病。


應對全球變暖的太空遮陽傘


如果氣候變暖的局勢日益惡化,有些人相信,我們可能需要「放大招」。


美國斯坦福大學的研究人員提出了一種大膽的解決方案,即在拉格朗日點為整個地球安裝一個「太空遮陽傘」來阻隔陽光。在此處,物體受太陽、地球兩大天體引力作用,能保持相對靜止。


這一設想目前仍存在許多爭議,但近來的研究表明,通過使抵達地球表面的陽光發生折射來中和溫室效應所產生的熱量,還是很有希望實現的。此外,「太空遮陽傘」很環保,便於控制,可望將副作用降到最低限度,是一個很有吸引力的方案。


目前,包括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英國皇家學會在內,已有數個組織對這一計劃的可行性進行了分析,但其成本太高,不大可能在近期付諸實施。


(本版圖片來源於網路)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手機人民網 的精彩文章:

女子為復婚借錢給前夫幫小三打胎 被對方拉黑
中國栽培水稻起源於一萬年前
那些人類活動留下的工業傷疤
密閉180天,地外生存開篇
你想幹嘛?高球英國公開賽冠軍當資格考試球童

TAG:手機人民網 |

您可能感興趣

「諾亞方舟」像迷你版地球?這些創意有望改變世界
這幾項曾經有望改變世界的發明,全都以失敗告終
這些已滅絕的動物有望復活,第二種是我國獨有物種,希望可以復活成功!
國企壟斷現象是否有望改善?國企私有化會怎麼樣?
重磅利好,國企改革熱潮再起,這些股票有望暴漲!
這幾種史前生物有望復活,最快的有望年底誕生
註定難逃千萬富翁命,凡事憑這個生肖去做就有望水到渠成
基因療法有望阻止腦細胞損失 這些股有望爆發
未來哪種護衛艦有望成為世界建造數量最多的戰艦?
促使心臟自主再生的新方法,困擾世界的難題有望得以解決
連周杰倫都捧不紅他,卻因自家女兒成圈內新寵,星途有望就此改變
醫學無法界定他們的性別 現在有望終結性別之爭
這種手相的人,掙錢才能一流,註定功成名就,有望富甲一方
沒錯!就是這位御宅大佬願意出資!蕾姆IF線動畫化有望實現!
寧夏這項古代工程厲害了 有望成為世界遺產
開源技術有望改變企業存儲發展的未來!
生活中這幾種人有望長壽 快看看其中有你嗎
重磅利好,國企混改熱潮再起,這些股票明日有望暴漲!
這幾種人有望長壽 快看看有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