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渤海前哨要塞結束斷電史 曾被迫靠手電筒動手術

渤海前哨要塞結束斷電史 曾被迫靠手電筒動手術


渤海前哨要塞結束斷電史 曾被迫靠手電筒動手術


小竹山島戰士在光亮中堅守崗位。於傑 攝


渤海深處有個面積1.46平方公里的小竹山島,是我們的渤海前哨,在那兒常年有官兵駐守。據島上的官兵說,這個小島年均有4個月處於「斷電」狀態,官兵與電「賽跑」的故事時常發生,怎麼辦?請看今天出版的《解放軍報》講述該要塞區黨委與駐地政府是如何將小島電纜建設方案列入國家電網改造規劃,為島上官兵解決了用電問題。


年初以來,駐守渤海前哨的某要塞區黨委與駐地政府多次協商,將位於渤海深處的小竹山島電纜建設方案列入國家電網改造規劃,這個小島12月中旬合閘送電——


「四無島」結束年均4個月的「斷電史」


12月中旬的一個夜晚,渤海深處面積僅1.46平方公里的小竹山島燈火通明。某要塞區海防團四級軍士長任虹鋼眼含熱淚激動地說:「我在島上駐守了15年,夜晚的營區從未如此美麗!」

小竹山島無淡水、無航運、無耕地、無居民,是名副其實的「四無島」。小島遠離陸地、風大浪高,日常供電僅靠一條長達20公里的海底電纜。由於電纜途經海上錨地,經常被船舶拋下的鐵錨掛斷,且檢測維修難度大,一旦停電少則十多天多則幾個月。


排長程宇航說,島上年均有4個月處於「斷電」狀態,官兵與電「賽跑」的故事時常發生——2009年11月,小島斷電已有70多天,戰士周亮突發急性闌尾炎,情況危急。由於當天海面風浪大,船隻無法航行,島上唯一的發電機又發生故障,軍醫劉吉林只得靠著十幾隻手電筒的亮光為周亮緊急實施手術,小周最終轉危為安。


為緩解用電難題,2013年島上建成第一座太陽能光伏發電站。受海島氣候、日照條件等影響,光伏發電不能完全滿足官兵用電需求。近年來,海防部隊基礎設施不斷升級換代,電熱水器、電暖氣等電器設備陸續配發小島,但每逢雨雪天氣這些設備都派不上用場。


2014年7月2日,小島再次突然「斷電」,海底電纜被診斷為「無法修復」,從此島上只能依靠太陽能、柴油發電機供電。當時,營區尚未配備穩壓電源,島上蔬菜不易儲存,一旦遭遇惡劣天氣,船隻無法出島採購,官兵連一日三餐都難以保證,守島條件極為艱苦。


「官兵的需求就是黨委的行動指南。」為徹底解決島上用電難題,今年初,要塞區黨委與駐地政府多次協商,將小竹山島的電纜建設方案列入國家電網改造規劃。經過歷時4個月的緊張鋪設,於12月中旬合閘送電。據悉,新鋪設的電纜避開了海上錨地,不僅埋設深度增加了,供電能力也大幅提升,保證了供電時間和供電質量。至此,小竹山島結束了年均4個月的「斷電史」。

通電這天,2年多來轟鳴不息的發電機終於能「歇口氣」了。任虹鋼激動地說:「『四無島』再也不用為電發愁了!咱守島兵的心也亮了!」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未來網 的精彩文章:

羅援:奉勸美鷹派別惹中國 中華民族將不勝不休
特朗普要挑戰「一個中國」政策?專家:他認識膚淺
宋朝如何對付「販賣兒童」:政府出錢贖回被賣兒童
港媒:中國新技術助潛艇隱形 能躲避聲納探測
日本第二艘出雲級准航母又要海試

TAG:未來網 |

您可能感興趣

葡萄上的神之水滴?古屋兔丸新作是少年發電史
今天,海爾徹底改寫了世界家電史!
林妙可遭遇了北電史上最大的黑幕| 國產洋蔥
德意法西亞馬遜會員日 | Dyson吸塵器€215!家電史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