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諾獎得主:摧毀就業而言 全球化遠遠比不了機器人

諾獎得主:摧毀就業而言 全球化遠遠比不了機器人

諾獎得主:摧毀就業而言 全球化遠遠比不了機器人



201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Angus Deaton。圖片來源:AFP

201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Angus Deaton警告稱,機器人和自動化的增長,可能會消滅全球各地數以百萬計的就業機會。


全球化?沒那麼可怕


Deaton對英國金融時報表示,他認為機器人對美國就業問題的威脅,要更甚於全球化。


有說法認為,特朗普反對全球化的言論,對於其奪得美國總統選舉的勝利功不可沒。而Deaton認為,「對我來說,全球化的危害並非是最優先需要考慮的。我覺得,十億人因為全球化而已經擺脫了貧困,這個事實很難被忽略。我認為全球化的威脅不會像機器人這麼大。」

很難想像扎克伯格的Facebook盈利的時候會使任何人變窮。但無人駕駛汽車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


機器人來勢洶洶


白宮周二宣布的研究報告指出,機器人和人工智慧(AI)技術有可能提高生產力,但增加財富分配的不平等,並會消滅數百萬的就業機會。


這意味著自動化將繼續對這一群體的需求產生下行壓力,對工資產生下行壓力,對不平等程度產生上行壓力。長期可能有不同或更大的影響。


信息技術市場的「贏家通吃」的性質,意味著只有少數企業會主導市場。

如果勞動生產率的提高不能轉化為工資增長,那麼機器人所帶來的巨大經濟收益僅僅使少數人受益,而不會產生工人和消費者廣泛共享的繁榮,這可能減少競爭和加大貧富差距。


世界經濟論壇(WEF)在今年年初預測了「第四次工業革命」,因為自動化和機器人改變了全球經濟和我們的工作方式。WEF預計,到2020年將有500萬個就業機會被消滅。


花旗和牛津大學的一項深入研究也發現,中國77%的工作崗位,和OECD成員國57%的工作崗位,都將因為自動化程度提升為面臨風險。


變化已經逐步顯現。


富士康是蘋果,谷歌,亞馬遜的主要供應商,也是世界第十大僱主,已經用機器人取代了6萬名工人。

全球十大僱主中的另兩家,沃爾瑪和美國國防部,則都在使用無人機,分別用於貨運和監控。


原標題:諾獎得主:摧毀就業而言 全球化遠遠比不了機器人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重慶晨報 的精彩文章:

撒貝南節目中用「意念」控制王力宏 未來你也能
孩子細菌感染高燒40℃ 父母:堅決不用抗生素
帶出25年最差「紅魔」曼聯?穆里尼奧陪女兒逛街一臉生無可戀
夫妻離婚卻不分家 男子帶不同女人回來三人同房
早產女嬰出生時1.6斤 住院花十多萬

TAG:重慶晨報 |

您可能感興趣

原來麻將已經全球化了啊,都成比賽項目了
此國運氣不好沒能趕上第三次全球化機遇,從此以後「萎靡不振」
全球化、比較優勢、專業化、競爭這幾條腿都不能瘸
全球化不會退潮,但如何守住自己的資本與產業鏈
全球經濟再平衡絕非反全球化,更不是回到自力更生的年代
樂視印度:把全球化的「坑」都踩了
中國在全球化中表現為何得到諾獎得主高度讚揚
「英語全球化」之過:扼殺多樣性,製造不公平?
義大利人民說不,奏響了全球化的死亡哀樂?
從蘋果與微信的交鋒看科技全球化,微信就是不硬氣?
全球化也需要反思和糾偏
第四次能源產業革命:亞洲超級智能電網,全球化已經勢不可擋
馬云:全球化是未來三十年不可逆轉的潮流
蓋茨談全球化質疑:投資人道主義挽救更多生命
全球化帶來了什麼?我們不要局限於低收入階層遭受的影響…
不平等條約的另一面,其實是促使中國融入經濟全球化
全球化兵法之 「走出去」是謀求發展之必然選擇嗎?
全球化逆流下,美國快撐不住了,改革之路已箭在弦上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斯蒂格利茨:逆全球化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