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聖誕家宴,天賜的狂歡

聖誕家宴,天賜的狂歡

特定的環境、氛圍,會使普通食物變得美味。否則,對於中國胃來說有些差強人意的聖誕大餐,不會聽起來就令人食慾大振。

聖誕家宴,天賜的狂歡


聖誕節來源於西方耶穌誕生的含義,雖然這一天並不是耶穌誕辰。聖誕節的整體氛圍、精神內核是逐步被賦予的,擺聖誕樹、吃薑餅的習俗,都是後來才有;在火雞盛行之前,擺上餐桌的是烤鵝;聖誕老人的紅色裝扮,是可口可樂公司營銷的結果,在這之前的聖誕老人穿著顏色有綠有白。從19世紀開始,在英國小說家查爾斯?狄更斯的推波助瀾下,聖誕節才真正變成了普遍意義上一家人團聚、互贈禮物的節日。

聖誕家宴,天賜的狂歡



薑餅

所以,中國聖誕節把陝西蘋果賣成爆款,或把聖誕當作情人節來過,並不稀奇。即便以後,聖誕節吃湯圓,也沒有什麼可詫異的。人民群眾不會按常理出牌,把其他文化中的概念和元素拿過來,按照自己文化的理解,重新加以詮釋,讓聖誕節在中國同時具備了吃飯、購物、逛街、秀恩愛等多種功能,再加以傳播,這是文化理論中的專有概念:「重新解釋」。


世界各國人民都有不同「詮釋」聖誕節的方式並變成本國習俗,唯獨家人團聚,吃一頓家宴,是對節日最大的尊重。在西方,只要是聖誕節享用的家宴都稱為聖誕大餐。其菜肴的配製是一個整體,葷素搭配,甜咸相間,由淺入深,有序幕,有高潮,有結尾。所有情感、期望,在這一刻聚焦到聖誕大餐這頓家宴上,供人想像。在眼耳鼻舌的同時作用下,在節日、團聚氛圍的烘托下,感官比平日更容易獲得滿足。

聖誕家宴,天賜的狂歡



聖誕家宴是要精心謀劃的,這是自古便有的基因。在進入工業時代之前,進入12月,農民結束了平日里繁重的農活,得以休息下來。這時,大量食物剛收拾好,秋天釀的酒可以開始喝了,養了一年的家畜膘肥體壯可以宰殺了。豐收是鄉村生活重要的部分,聚斂和儲藏的渴望非常基本,人們不用再憂慮一年的作物,可以享用著一年中其他時間想都不敢想的食物。這是天賜的狂歡時間,自然會上演真摯的慶賀。用一個節日來打掃、打扮、休閑、感恩,多麼的順理成章,一席盛宴,是理所當然的核心。

所有的慶祝活動都發生在聖誕前夜,精心謀劃的食物都要在這之前準備妥當。迷你捲心菜等蔬菜待煮;烤土豆是要準備的;培根包住小香腸,整理好備烤;主食當然要麵包,歐洲各國的傳統節日麵包的配方都差不太多,高油高糖,會放入很多的乾果和朗姆酒,特別耐放。配角之中,甜點是必不可少的,除了膩死人的聖誕布丁,容易令人產生食慾的,是聖誕樹樁蛋糕。聖誕如春節,象中國人守歲一樣,全家團圓至半夜,喧囂停止,聚在爐火前,吃著樹樁蛋糕,配著咖啡或紅茶,進入了溫情時刻。

聖誕家宴,天賜的狂歡



聖誕樹樁蛋糕


歐美聖誕大餐的搭配大相徑庭,讓老外流露一副不吃會死人的樣子的,當然是火雞。傳統的聖誕大餐,最早流行吃烤豬、火腿;後來是火雞、三文魚,總之是以肉為主。聖誕火雞將鵝取代,是因為火雞龐大的尺寸與維多利亞家族更為相稱。

烤一隻火雞要早上天還沒亮就開始,將塞好餡料的火雞放入烤箱,根據不同重量大概烤 3~6 個小時。出汁後,每隔一段時間要用特製的專用「吸管」吸出火雞流在烤盤中的汁液,淋在烤雞表面,再放回去接著烤,反覆好幾次,烤一隻火雞,半天就這麼過去了。

聖誕家宴,天賜的狂歡



雖然看起來都是火雞,裡面的填塞料表明了不同家庭的差異,代表了家的習慣。比如在英國,多餘的餡料會揉成球狀單獨烤制,稱之為Stuffing,相當於我們小時候,啃完包子皮後遲遲不捨得吃掉的那一坨肉餡,被視為精華。在一個家族中,填塞料比火雞重要。按照18世紀法國美食家布里亞·薩瓦蘭的說法:「因為這決定了每個人生命中特別的部分,決定了你是誰。」

大,必須要大。美國人對大火雞尤其偏愛,甚至還創新出了plus版的火雞:turducken,它有個貼切的中文譯名:特大啃。這道超級硬菜的做法比之中國的豬肚包雞有過之而無不及:將一隻普通雞的肚子里填滿香腸、熏肉等物,再放進鴨的肚中,再將鴨子塞進火雞,最後把火雞放入烤箱或油炸而成。


一隻特大啃的重量約25斤。2007年聖誕節,我和我的台灣室友,在他的美國女朋友薩拉的慫恿下,三人合力製作了一份特大啃,填塞完畢後才醒覺,我們並沒有可以裝下的烤箱。我們從東城,將此物運到朝陽區的城鄉結合部,在一個擁有大型嵌入式烤箱的土豪朋友家,完成了人生唯一一次烹制特大啃。

聖誕家宴,天賜的狂歡



turducken


土豪朋友的家族四世同堂,在慶祝聖誕節,這份相貌驚人的特大啃在端上來的時候,讓現場氣氛達到了最高點,但波峰很快就過去了,人們對外貌的驚嘆終究經不起時間的考驗,確實也談不上是美食。薩拉倒是表示這是家鄉的味道,她吃得很動容:「聖誕大餐從來都不是美食家盤中的食物,它是家庭食品,是我孩提時代就記住的味道。」那時,我並不大能理解她的情感,心全在那個大家族餐桌上的涮羊肉上——這真是一個會過日子的家族。


西方的聖誕節就是冬至節,在古代羅馬的曆法中12月25日才是冬至。在所有的節氣之中,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是最為特殊的,這四個節氣時,太陽直射點分別到達赤道、北回歸線、赤道、南回歸線,晝夜分別等長、最長、等長、最短(南半球則相反)。除了赤道的民族,基本上全球的民族都會慶祝這四個節氣。

聖誕家宴,天賜的狂歡



最長的影子就在冬至這一天誕生


很多個聖誕節,羊肉是我的主菜,幾乎每一年的冬至都在聖誕節的前兩三天。中國的養,都是其貌不揚但內藏玄機的。張仲景治療傷寒,身體虛弱,用的就是羊肉溫補,尋常羊肉加尋常調料,大料、茴香,針頭線腦的都是古代醫家的手段。


從冬至之日起,中國即進入了數九寒天,數九第一頓,當吃羊肉。羊肉一物,性熱性燥,唯獨冬天吃了非但無礙,最是溫補。試想凜冬將至,任屋外北風呼嘯,白雪紛飛,一隻涮鍋讓室內外渾然是兩個世界,小心窩都是暖暖的,就算走進風雪之中也渾然不知數九之寒了。


冬至在很多古代民族那裡都是新年,又因其晝最短夜最長的特性,儀式或慶祝的內容大抵都是驅逐黑夜和寒冷,喚醒生命,所以要有光、火、要有喧鬧和溫暖的食物,結合驕傲與遺憾,一同下肚。

聖誕家宴,天賜的狂歡



在古人的自然觀念中,冬至對應著辛勞與豐收,寒暑的變換。中國古人比較厲害,找出了與身體相關的解讀:四季的更替來源於陰陽的消長。冬至團聚宴飲,除了世俗意義,本身也有其信仰意義。這個時候的陽氣既小又弱,人們便用一些象徵性的行為來扶助它。「擁爐會飲」就是民間「扶陽」的方法,圍爐溫酒,團聚會飲,既扶助了陽氣,又慶賀了聖誕。


今晚,我要去吃聖誕羊蠍子火鍋。等待我的,除了好吃的食物,還有家人和朋友。那場景,就像兒童文學作家肯尼斯·格雷厄姆在《楊柳風》里描述的:「這個房間也許平淡無奇,甚至狹小。在爐火的照耀下,房間很美。人們很清楚,這對他有多重要,在人的一生中,這樣的避風港具有多麼特殊的意義。與家人共度的時光,永遠不會無意義,那甚至是我們有限生命時光之外的額外獎賞。」


(圖片來自網路)


點擊下圖


一鍵下單「最想念的年貨」

聖誕家宴,天賜的狂歡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聯生活周刊 的精彩文章:

璞璞和她的女兒:特殊的養育
為什麼拉拉比直女掙得多?你不知道你不知道的那些事
輕話題 英國的雨
藝術 真假倫勃朗
松果生活2016好生活推薦榜

TAG:三聯生活周刊 |

您可能感興趣

聖誕狂歡夜浪漫告白!
羅志祥「瘋狂之旅」嗨唱香港,與歌迷相約聖誕狂歡!
聖誕將至,來一場盡興的轟趴狂歡吧!
宮廷盛宴《熹妃傳》兩周年狂歡開啟
維秘天使春日甜蜜大片 金髮美人的性感狂歡
依琦蓮雙節七天樂,狂歡嗨翻天,二重大禮等你拿!
戰鬥民族如此慶畢業:盛裝「佔領紅場」,禮花漫天狂歡到天明
天使城:沒有明天的狂歡
三月三,春天裡的「情人節」,在大唐盛世更是一場天下狂歡
被譽為狂歡聖地,男人的天堂,美女們都穿成這樣迎接你的到來!
夏日狂歡季,你的美衣選好沒?
王俊凱的十八歲成人禮:一場粉絲的狂歡盛宴
時裝周:淘寶商家們的靈感狂歡節
天啦嚕,全民邀請狂歡盛宴我只服TA!
我們應該紀念的,到底是偉人毛澤東的誕辰,還是西方狂歡的聖誕節
國慶中秋雙節狂歡 皇室戰爭陪你嗨翻天
夏日狂歡游,縱享電影世界裡的美妙瞬間!
狂歡節,我和「都馬」的雨中約會
徜徉花海,世界各地的鮮花狂歡,愛花人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