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產婦必看風險手冊:二胎雖好,也不要貪生哦!
雖然早在預料之中,但還是比預想的要來得早。
2015年10月29日,國家全面放開二胎的消息像一聲驚雷,炸醒了還沉浸在股市過山車和雙十一血拚的人們。此時,距離2013年11月國家放開單獨二胎還不到兩年。在那之前,「只生一個好」的口號已經喊了30多年。
一時間,QQ群微信群傳遞著各種「決定生馬上生」的狂喜和「不想生養不起」的糾結。
雖然對於處在生育高峰的80後和即將邁入生育大軍的90後,生不生二胎更是一個經濟問題,一個心理問題,但不可避免的是,生理問題成為越來越多的高齡產婦們難以邁過的第一道坎兒。
所以,如何幫助高齡產婦們順利度過再生育大關,為二胎家庭建立起良好的心理生理基礎,才是最切實的問題。蝌蚪君在這裡整理了專家們給予高齡產婦的一些實用建議,雖然問題可能比我們想像中要多很多,但每一個都值得我們認真面對。
Q:什麼年紀生育最好?
A:從母子健康、家庭生活以及工作學習等方面考慮,生育的理想年齡應是25~30歲,最好不超過35周歲。從純生物學上來說,25歲左右是女性的最佳生育年齡,這時子宮頸管彈性好,容易擴張,子宮肌肉收縮有足夠力量,容易平安分娩。
Q:什麼是高齡經產婦?
A:高齡經產婦指年齡≥35歲分娩1次或以上的產婦。35歲以後的女性生育功能明顯下降。懷孕失敗率可達20%左右,40歲以上時失敗率可達50%以上,45歲時失敗率更是高達70%以上。即使懷孕了,35歲以後,女性盆腔已經基本固定,關節韌帶逐漸變硬,不易擴張,子宮收縮力和陰道伸張力也較差,這些均會導致分娩時間延長、難產機會增加甚至產後出血。高齡孕婦行剖宮產、鉗產等助產的比例比非高齡產婦高20%以上。而已經生育過孩子的高齡經產婦更是臨床醫生的重點監測對象。
Q:高齡產婦可能出現哪些併發症?
A:妊娠期併發症:異常體重增加、肥胖、妊娠期糖尿病、慢性高血壓、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產前出血、前置胎盤、多胎妊娠、胎膜早破、早產;
產時併發症: 胎先露異常、頭盆不稱、異常產程、產程中催產素應用增加、剖宮產增加、陰道器械助產增加、肛門括約肌斷裂增加、產後出血等;
另外還要著重提醒,高齡產婦易發生死產,尤其在妊娠37~41周達到高峰。
Q:為什麼高齡經產婦風險更高?
A:高齡產婦再生育產後風險在於靜脈血栓形成、瘢痕子宮再次妊娠發生兇險性前置胎盤,致產時、產後大出血增加,瘢痕子宮再次妊娠致手術後的隱性大出血,母嬰死亡率高等。
看起來相當恐怖嗎?還有更恐怖的——我們接下來重點說一說,高齡經產婦最需要注意的幾種情況:
1、瘢痕子宮
因為我國大多數女性只生育1胎,其中的大多數又選擇了剖宮產,如今政策開放了,想生育二胎了,但之前的剖宮產可能已埋下隱患——瘢痕子宮。這樣再次妊娠的話,就面臨諸多危險,發生前置胎盤,尤其兇險性前置胎盤、子宮瘢痕妊娠、再次剖宮產等概率較大,也易發生大出血、子宮破裂,甚至危及生命。
所以,前次剖宮產手術的質量、術後的恢復情況、本次妊娠期胎盤部位、胎兒大小、孕婦整體情況( 包括血壓、血糖、凝血功能、各種用藥等) 都成為再次手術前評估手術風險的關鍵。對於前次手術困難,術後發生高熱的孕婦再次手術時尤其要謹慎,以免傷及膀胱。尤其是近10年來剖宮產多採用腹壁下橫切口,以利於哺乳及美觀,但較早期的下腹部縱切口相比,膀胱上提的概率較多,再次手術進腹時誤傷膀胱的概率加大,手術時一定要小心,盆腔廣泛粘連時應避免誤傷腸管。
如果前次剖宮產手術導致腹腔粘連嚴重,再次手術甚至可能發生臟器損傷,以膀胱損傷最多見。不僅使原有的腹腔粘連加重,以後易出現慢性下腹痛,甚至腸粘連、腸梗阻。而多次剖宮產手術易增加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機會。因此,如果是瘢痕子宮,再孕時一定要進行孕前諮詢,認真聽取醫生就再次妊娠時機、孕期保健及孕期注意事項、分娩時機及方式提供的正確建議,而且手術中仔細操作,選擇最佳切口部位。
建議有剖宮產史者,若準備再生育,至少應在術後1年待瘢痕癒合良好為宜,以防發生子宮瘢痕妊娠,或兇險型前置胎盤、子宮破裂、大出血等危及母嬰生命的情況發生。切口癒合良好者,除存在剖宮產絕對指征外,並非絕對需要剖宮產,也可進行陰道試產。
2、妊娠期糖尿病
年齡是妊娠期糖尿病的高危因素,高齡孕婦妊娠期糖尿病發生率顯著高於適齡孕婦。研究顯示 47 歲以上孕婦妊娠期糖尿病的發生率是 27 歲以下者的5.5倍。
3、前置胎盤
近年來,胎盤因素逐漸取代宮縮乏力,成為導致嚴重產後出血的主要病因,同時也是子宮切除的首要病。需要注意的是,年齡每增加1歲,發生前置胎盤的危險增加12%。因為隨著年齡增加,越來越多的膠原蛋白替代了子宮肌層動脈壁的正常肌肉成分。這些血管壁損害可以限制動脈管腔的擴張,繼而影響胎盤的血運。
尤其需要警惕的是兇險性前置胎盤的發生,可能出現圍術期大出血,高齡經產婦由於身體功能減弱,對大出血耐受性降低,易導致彌散性凝血功能障礙、失血性休克、子宮切除等併發症。
4、清宮史
(此清宮非彼清宮)高齡婦女再生育時往往有多次人工流產、分娩史、子宮手術史。由於多次清宮,子宮內膜受損引起子宮內膜炎或萎縮性改變,胎盤血供不足,為攝取足夠的營養,胎盤面積擴大,延伸至子宮下段,使前置胎盤和胎盤形態異常發生率增加。
5、羊水栓塞
高齡經產婦在間隔多年後再次妊娠,期間有避孕失敗多次流產經過,可造成子宮創傷,使子宮壁變薄,且子宮下段、宮頸內口存在不同程度的陳舊性損傷,再次妊娠分娩時的子宮收縮過強或各種不適當的催產、引產是誘發羊水栓塞、子宮破裂及軟產道損傷等重要原因。因此,在分娩的過程中,應提倡「回歸自然」,儘可能減少對正常產婦生產過程不必要的干預,以期達到減少或避免併發症出現的目的。
6、產後出血
產後出血和臟器損傷是高齡經產婦常見而嚴重的分娩時併發症,有文獻報道高齡經產婦產後出血的發生率是年輕經產婦的6.3 倍。因為高齡經產婦精神高度緊張、產程中體力消耗大,孕產次多,子宮肌纖維損傷嚴重,影響子宮收縮和縮復功能引起產後出血。此外,高齡經產婦生殖道感染多,纖維結締組織增生,組織彈性差,加上高齡經產婦胎兒體重普遍增大,增加產道負擔,宮頸陰道裂傷常常發生,增加產後出血的發生率。
7、靜脈血栓
高齡經產婦妊娠期間往往處於高凝狀態、靜脈迴流障礙、分娩或剖宮產時血管內皮受損,加之產婦活動減少、卧床增多、體型肥胖等均為靜脈血栓形成的危險因素。產褥期長期卧床也增加了血栓形成的風險。而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更加重了這一變化,由於血管痙攣及血管內皮損傷,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漿膠體滲透壓下降,血容量相對不足,血液處於高凝狀態,40%的重度子癇前期患者存在血栓形成傾向。
在妊娠、分娩及剖宮產術後的產褥期內,脹大的子宮壓迫下腔靜脈,盆腔靜脈擴張,血流緩慢,如長時間卧床,均促成血栓的形成。一旦患者下床活動,尤其排便時下肢肌肉收縮和腹肌用力可使血栓脫落至肺、腦、心臟以及其他臟器的動脈內,發生血栓栓塞,動脈狹窄直至閉塞,導致猝死。
對於這些問題,預防意義遠超過治療。
預防應從產前檢查開始,加強孕期保健和管理,積極處理妊娠併發症,盡量消除焦慮情緒;臨床醫生尤其要對重點對象重點監測,嚴格掌握剖宮產手術指征;術後早日起床活動,予以雙下肢按摩,保持大小便通暢,加強導管護理,降低藥物刺激,避免引起靜脈炎,有效降低術後靜脈血栓的危險。
蝌蚪君說了這麼多注意事項,目的只有一個:關愛高齡產婦,理性孕育二胎。
--------------------------
參考文獻:
1、《單獨二胎政策開放高齡產婦面臨的臨床問題》,范建霞,楊帥,中國臨床醫生雜誌2015年第34卷第5期;
2、《高齡孕婦再生育產時以及產後風險》,黃亞絹,中國臨床醫生雜誌2015年第43卷第8期;
3、《年齡是生育二胎的最大阻礙》,陳焱,@大眾醫學雜誌微博。

※消滅臭蟲的終極方法!
※新疆八大怪之「條條井水連起來」—— 坎兒井
※「將相和」千年來被傳為佳話,實際上卻是毒雞湯?
TAG:知識百科 |
※高齡產子風險大?可能比你想的還要嚴重
※高齡產婦不必怕,規避這五大風險,一樣可以做稱職好媽媽
※高齡產婦的二胎風險,二胎還會帶來哪些的風險性呢?
※高齡生娃風險擋不住這些好處,媽媽只需要注意這2點
※注意:洋蔥不要和這三種食物一起吃,致癌風險高,後果很嚴重!
※要生二胎還是有風險的
※高齡產婦等於高風險?這些事情你必須了解
※緊急提醒:這款玩具不僅風險極高還可能違法,身邊有小孩的必看!
※順產可能會遇到的風險問題!懷孕的你不得不知!
※這6類媽媽不適合生二胎、風險太大了!快來看看你中了沒
※老中醫提醒:這幾種食物老年人不要吃,會讓膽固醇升高,還有危害生命的風險
※咖啡不僅好喝,還能降低肝癌風險!
※女性生二胎的最晚年齡,錯過了風險飆升,一定要慎重考慮生不生!
※高齡產婦懷三胞胎風險極高,醫生都勸她減胎,結局居然很美好
※洋蔥不要和這三種食物一起吃,致癌風險高,後果很嚴重
※「高齡」夫婦追二胎,弄清這七個問題才能把風險降到最低
※懷孕了不要葛優躺 要做孕動員!偷懶的風險可大著
※這項產檢很重要,孕媽媽再忙也不能忘,能排除胎兒智力障礙風險
※痛風病人,能不能吃豆製品?這些常見食物風險有多高,都給你列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