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美軍在德國部署20枚先進核彈,試圖拉低核戰爭門檻

美軍在德國部署20枚先進核彈,試圖拉低核戰爭門檻

一:美國在德國增加部署20顆新型核彈


德國《焦點》周刊報道稱,美國又在德國部署了新的核彈;新增數量大概在20枚左右,主要配備於萊茵蘭-普法爾茨州的德國聯邦國防軍比歇爾軍用機場。而比歇爾軍用機場早在此前,就被長期用於存放美國部署在德國的核彈;這次新部署的B61-12核彈精度性能更先進,精度更高。



美軍在德國部署20枚先進核彈,試圖拉低核戰爭門檻


圖:德國比歇爾軍用機場


比歇爾軍用機場一共有11個可用於儲存核武器的地下設施,可以保存最大數量達到44枚之多的核彈。負責這些核彈維護保養工作的,是美國空軍的第702彈藥支援中隊;而負責在戰時投放核彈的,則是德國空軍的第33戰鬥轟炸機中隊。根據外媒報道,該基地原本就儲存有20枚B61系列核彈;那麼加上此次新部署的核彈,數量就達到40枚左右,已經非常逼近最大儲存數量了。


不過由於德國擁有投放B61核彈能力的載機平台,只有旋風戰鬥轟炸機。B61雖然本身的尺寸重量不大,但它作為核武器有很多非常特殊的安全設計和限制,並不能隨便更換載機平台。而這些飛機服役時間都已經長達數十年,臨近退役。因此在2020年以後(飛機延壽是有限度的),美國在德國原有的B61核彈將採取何種投放手段,目前還是未知數。


美軍在德國部署20枚先進核彈,試圖拉低核戰爭門檻



圖:德國的旋風戰鬥轟炸機


德國並不歡迎這些來自美國的核武器——它將德國置於非常危險的核戰陰影下,因此無論是民間還是政界,驅逐核武器的呼聲一直都非常高。在2010年的時候,德國聯邦議院更是以超過2/3的絕對多數票,讓德國政府去「要求美國盟友從德國撤走核武器」。面對美國非但沒有聽從請求,反而繼續增加核武器的情況,德國是非常不滿的。


德國國防部前議會國務秘書維利·維默爾,對於美國通過在德國和歐洲部署新核武器「對俄羅斯採取攻擊選項」提出警告,說「那是故意挑釁我們的俄羅斯鄰居」。作為不多的對抗手段之一,德國政府故意沒有為旋風戰鬥轟炸機安排後繼機型的計劃,以使自己在未來自然失去核彈投放能力。

二:B61-12核彈是一種試圖拉低核武器使用門檻的危險武器


B61核彈是一種無動力的航空核炸彈,也是美國在本土以外部署的唯一一種核武器;它並不是一個單獨的型號,而是首枚炸彈生產於1966年、持續發展了數十年的一個家族系列。按照美國目前公布的計劃,B61家族還將繼續改進、服役數十年,很有可能成為一款橫跨百年的「世紀武器」。



美軍在德國部署20枚先進核彈,試圖拉低核戰爭門檻




美軍在德國部署20枚先進核彈,試圖拉低核戰爭門檻


下圖:B61-12核彈的風洞模型,它的尾部外形與以往型號(上圖)不同,尾段是精確制導組件,能控制炸彈準確飛向目標


和傳統的大威力核武器比起來,B61-12是一種威力更小、但更為危險的核武器。它是一種具備精確制導能力(命中誤差不超過30米)、爆炸威力能在300-50000噸TNT當量之間調節的鑽地核炸彈,能夠穿透數米鋼筋混凝土後起爆的鑽地核彈。


換句話說,B61-12的設計目的之一,是通過非常近的命中距離和鑽地起爆能力,以介於常規武器和低當量戰術核武器之間的威力,摧毀對方的重要目標——比如地下指揮所、甚至是發射井一類的核目標,而又儘力避免升級成全面核戰爭的危險。這種試圖單方面拉低核武器使用門檻的做法,無異於玩火,極其危險。


美軍在德國部署20枚先進核彈,試圖拉低核戰爭門檻



圖:B61-12的未來主要投放平台是F35


由於B16-12核彈和以往的型號不同,無論是德國的狂風,還是歐洲的F15、F16,目前都不具備投放該彈的能力。按美國空軍的規劃,從今年起,歐洲的F16和狂風戰鬥轟炸機將會進行升級,在2017~2018年實現具備投放B61-12核彈的能力。


B61-12的未來的主力載機將由F35A型充當。但是這一功能需要其Block 4B軟體系統的升級才能支持,而根據2014年5月8日,美國核安全局與洛馬、波音公司的協議,升級工作在2024年才能完成——而且後面還有兩年的驗證期。


三:歐洲一直被美國核捆綁,是美俄核戰爭的主要戰區


在冷戰期間,美蘇兩個超級大國製造了足以將人類文明毀滅幾十次的核武器,並且彼此互相威脅。雖然從最終結果上看,相互毀滅能力確保了美蘇之間沒有真正打起來,沒有把整個世界捲入第三次大戰。但無論是千鈞一髮的古巴導彈危機,還是現在美國大量在臨近俄羅斯的地方部署設計意圖上就試圖拉低核武器使用門檻的B61-12核彈,都說明核戰爭的風險始終存在。



美軍在德國部署20枚先進核彈,試圖拉低核戰爭門檻



圖:潘興-II導彈。80年代中後期,美蘇都不堪核戰爭競賽的重負,坐下來談判,共同削減核力量。潘興-II導彈就因為《徹底銷毀兩國中程核導彈條約》而提前退役。這個條約使美蘇兩國各自銷毀了3~4%的核彈頭。


而歐洲那些與蘇聯/俄羅斯比較近的國家,更是在兩個最大的核力量之間被擠壓了幾十年。比如德國、義大利、比利時、荷蘭、土耳其,這些國家本身都是無核國家;但是由於美國在這些地方部署了前沿核武器(加上新增的這批彈頭,數量總計接近甚至超過200枚),因此一直都是蘇聯先發制人的首批核打擊目標。而非常諷刺的是,在美國的戰爭預案里,一旦蘇聯軍隊推進到這些地方,美國的對策也是丟下大量的核彈洗地。


這種長期的核威脅帶來的高度緊張和壓抑,實際上也是歐洲國家對蘇聯/俄羅斯敵視的特別厲害的關鍵原因之一。而從美國的核武器使用策略來看,今天的美國絲毫沒有放鬆對歐洲核捆綁的意思;繼續維持、甚至加強前沿戰術核武器對俄羅斯的威脅,甚至被認為是一石二鳥的好買賣。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候知健 的精彩文章:

美國賣中國戰機比4S賣車還黑:配置降級帶政治限制
遼寧號首次進入西太平洋,中美航母直接對抗即將到來
毛子又摔圖154,偵察型號至今在美國上空監視飛行
美軍狙擊手為啥牛?陸軍和陸戰隊打臉撕逼撕出戰鬥力

TAG:候知健 |

您可能感興趣

中國攻克核技術難題,成功降低核潛艇噪音:美俄壟斷多年的技術!
東風41為何曝光度驟增 我國原最低核威懾面臨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