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祿宴流傳了370年,是真有其事,還是誣陷李自成起義軍?
關於李自成起義軍的殘暴,最著名的莫過於「福祿宴」了。
在一些當代小說中繪聲繪色的講述著這個故事:1641年正月二十日,河南洛陽,福王府邸。在宏偉壯麗的王府中堂廣場前,烘燒著一口從洛陽郊外迎恩寺抬來的「千人巨鍋」……一個光頭的三百多斤的巨胖活人在裡面,他邊嚎邊叫,好不凄慘…… 一個時辰過後,煮得爛熟的福王朱常洵以及數只鍋中的梅花鹿已經被幾千兵士吃入腹內,成為大家的美味晚餐!
吃美食
這個小說形式的記載,源自於《明季北略卷十七、李自成陷河南府》記載:「王體肥,重三百餘觔,賊置酒大會,以王為葅,雜鹿肉食之,號福祿酒。」短短几句話,被演繹成為一段看起來豪邁卻又血光淋漓的故事。
事實上,《明季北略》作者計六奇並非親歷者,當時19歲的他尚在外省求學,關於這段的經歷一定是僅僅是「聽說而已」,應該不可輕信。
闖王怒斥朱常洵
相較於上面的私人記述,清朝官修的《明史》就更加正統,而關於福王的結局卻是不同的——「兩承奉伏屍哭,賊摔之去。承奉呼曰:『王死某不願生,乞一棺收王骨,粉無所恨』。賊義而許之。桐棺一寸,載以斷車,……」大意是說,福王被殺後,屍體仍在。
那麼,福王朱常洵是不是被吃了?這真不好說。
不過,有不少人提出質疑,主要有四點:第一、正史中沒有記載,李自成與福王有這麼大的仇恨嗎,有必要這麼血腥地幹嗎?第二、就算真煮著吃,也得清理乾淨才能煮。給活人灌藥,就能洗乾淨腸胃中的糞便嗎,能吃的下去嗎?第三、農民軍這樣做就不考慮惡劣的政治影響嗎?第四、當時只有鑄造技術,從工藝上講,怎樣造出這樣能盛下七八頭鹿加一個360斤重的人的大鍋呢?
朱常洵家族世系圖
這些問題不能解決,文從沈夢以為,就不能輕易將吃人的帽子扣給起義軍。
就在三十年前,公元1986年4月,孟津縣文管會徵集到明福王朱常洵壙志一合。該志系1924年被盜出土,撰文者為朱常洵之子朱由崧。碑誌上對此事未做任何記錄,倒是記載朱常洵「獨挺身抗節指賊大罵二十一日遂死難焉」,極盡為尊者諱的讚揚。
那麼,到底什麼樣的才是真正的事實?
和李自成有關的景區
作為偏安一隅的藩王,朱常洵為人確實貪鄙,大半生花天酒地、遍淫女娼,田產。家財數萬萬貫,其在洛陽本地的名聲肯定不好,被處死也是必然的。
但,福祿宴似乎沒那個必要。
《明季北略》記載,福王被殺後,被和一隻鹿一鍋燉了,叫「福祿酒」。這是清代人的私人筆跡著作,推測的意味較重。洛陽當地老百姓有一種傳說,說是殺了福王,接了血,然後合上鹿血和酒,名之福祿酒,農民軍分著喝了。福王暴屍街頭,最後被幾個遺老偷偷掩埋了。後來「福祿酒」演義成「福祿羹」,這個大約更接近事實。
朱常洵畫像
不過,這也是一種推測罷了。要找到準確的答案,最好的方法是找到福王朱常洵的屍骨,如果能找到,所謂的傳言就會不攻自破。但是如果找不到呢?似乎就永遠成了個謎團。
畢竟,在改朝換代的年代,由於政治需要,勝利者常常會抹黑失敗者。作為失敗的農民軍,李自成難免被畫上惡劣的色彩。
朱常洵電視扮相
怕就怕,福王的屍骨永遠找不到。這樣,似乎傳言就永遠站在人心中了。歷史往往就是這樣。
※600年前大孔廟,50年前辟成博物館,三千兵馬俑雄姿勃發!
※老照片見證清末旗人的大家閨秀長得多普通,衣服花樣多,鞋是亮點
※109年前,一法國人眼中的東嶽泰山及挑山工,他們在望什麼?
※照片記錄清末至70年前交通變遷:自行車流行,一規則應用至今!
※探訪譚嗣同墓地,格局偏小,環境清幽,屍骨曾被盜出亂丟!
TAG:歷史通鑒 |
※震驚!李自成起義失敗,竟是因為……
※他曾是朱德的上司,1949年想起義,被劉伯承痛罵
※歷史最後一次農民起義不是太平天國,而是這場,2萬打20萬3年沒輸過
※起義了,這個司令還要跑,11個月後再當俘虜,被老家鄉親罵好笨
※一支起義軍攻陷蘇州後,光嚇得自殺的婦女就300多人,有的更慘
※李自成在起義失敗不是偶然,而是他們自己在北京失去了群眾基礎
※當年他解救了360萬奴隸,但是15年後,他被起義軍分屍
※李自成也太牛了,竟連這個人也敢吃,難怪最後能起義成功!
※青天白日勳章尷尬事:有人冒名頂替,有人授勛後不被收買仍然起義
※張獻忠臨死前,做了三件狠事,歷代起義軍無人做到!
※同樣是農民起義,為什麼朱元璋勝了李自成敗了?
※人物 | 他是農民起義的鼻祖,說了三句坑自已話還影響了兩千多年的起義軍
※一個不到20歲的女人,竟然成為幾十萬「白蓮教」起義軍的首領
※歷史上與李自成同時代的起義軍,卻不是反皇帝,而是以殺民眾出名
※此人若起義成功,她將成為第一個女皇,哪還有武則天什麼事?
※李自成為何起義失敗 李自成是怎麼死的
※說起義薄雲天,梁山好漢108將,他排第一沒人不服
※元朝滅亡原因有兩個,朱元璋從當和尚到乞討起義,也是原因之一
※此人原位於「宋江36人起義」之前列,卻沒有進入36天罡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