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愛心捐贈,如何讓自己不受傷?

愛心捐贈,如何讓自己不受傷?

愛心捐贈,如何讓自己不受傷?

作者:宋芳華

來源:醫學界腫瘤頻道

這是一個神奇的年代。

當我們都走上了網路,我們與很多素不相識的人也可以建立種種聯繫。當募捐走上網路,很多人不用再去街頭尋求幫助,即可高效率的獲得幫助。

但是網路上的一些募捐事件,不可避免的會引起爭議。羅一笑事件更是讓這些爭議鋪天蓋地而來。

募捐人是否真的有不能承受的困難?募捐基金是否被合理利用?公益事業的名利收益又是否被個人所利用?

愛心捐贈,如何讓自己不受傷?

有些人真的需要幫助

前些日子,我在愛心籌上為我的一位同行捐了錢。

她是一位堅強的年輕女醫生,是一個真正為醫學獻身的女子。因為在工作中照顧一個耐葯結核患者而不幸染上了多重耐葯結核菌。

反覆多次治療之後,僅剩下昂貴的為數不多的藥物可以應用,而這些藥物,多數都在醫保報銷範圍之外。

女醫生的父母都是貧窮的農民,無奈之時,女醫生的同事挺身而出,為她募捐。

在我們這個圈子裡,很容易考證這個事情的真實性,很多同行都為她捐了錢。

幾天前,我的同學、這位女醫生的同事告訴我,在捐贈達到40萬多一點兒的時候,女醫生主動終止了募捐。事實上,在治療的過程中,還有很多變數,這40萬並不能保證她能夠完成治療,但是,這位女醫生絲毫不貪心,只解眼前燃眉之急,這是何等的氣度和胸懷,又是何等的讓人敬佩。

有些人在兩可之間選擇不

我想起了我的很多患者,他們已在貧困的邊緣掙扎,甚至有的家庭,家裡並不止有一個患者,還上有老,下有小,但是他們仍在堅持著。

讓我印象深刻的一位患者,她年歲已高,從小就沒有勞動能力,她的老伴兒一直在做體力活兒,但是他們仍拒絕我們送給他們的哪怕是金錢上的一點點兒的幫助。

因為,他們要自食其力,他們沒認為自己達到了需要他人幫助的程度。

在我們看來,他們是需要幫助的,但是他們卻在兩可之間選擇了不!

愛心捐贈,如何讓自己不受傷?

愛心有時會被傷害

在資訊發達的現代社會,有很多公益組織可以求助,有一些募捐網路也可以求助,比如像愛心籌、輕鬆籌等。但是公益組織、募捐網路,或者某些募捐模式都能引起爭議。

有些募捐可能帶有商業性質,或者募捐人動機不純,或者是募捐人本能自行承擔經濟花費……這些不好的事情極大的傷害了熱情善良、富於同情心的群體,導致了很多善良人的神經變得脆弱。

我們需要認識到,捐款本身就是一個風險,你的愛心可能會被利用。除去那些我們認識的人,除去那些我們認識的人認識的人,在那些未曾謀面的網路背後,那些人和事,有多少是真的,又有多少你可以去相信?

我們需要更好的公益機制

可是,有一些人,我們真的應該同情,就像文章開頭的女醫生。我們能夠因為不信任就放棄我們全部的同情心嗎?

每個人的人生境遇不同,尤其是疾病,終是有一些人真的需要幫助。我們無法控制。

我們需要公益,在公益事業中,我們可能伸出援助之手,我們也可能成為受益者。現在的我們,只是需要一個更好的公益機制。公益事業不能被某個人、某些人所主導,因為公益需要撇除名利。

而個人行為的募捐,是要有底限的。

募捐是你全力以赴以後才可以求助的,募捐不能摻雜太多的目的。募捐的資金也不要花在價值不大的治療上。

此外,募捐要根據醫療花費和必需花費而設定,需要設有上限,在變數很大的時候,最好分階段募捐;

如果募捐資金沒有用完,不能用作其它用途,應確保其有公益組織接手,或者轉贈於其他需要之人。我們不能對公益事業過多的索取,我們也要把有限的機會留給那些更需要幫助的人。

真相往往難以看清,募捐的爭議難以輕易地下結論,但爭議卻能讓募捐終結。

有時候,對錯好壞只在一念之間,甚至只差一步之遙。募捐和捐助,都需要理性。


投稿請發郵件至yangxinyuan@yxj.org.cn

投稿類型:腫瘤科臨床經驗,知識總結,醫學科普,行醫感悟等。

編輯微信y64688723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學界腫瘤頻道 的精彩文章:

醫學學術會議還可以這樣開?
癌性發熱剋星,萘普生再現神奇!
孩子身患絕症,該堅守還是該放棄?
外科醫生講黃段子,污得也是沒sei了
胃全切術後,患者該如何吃飯和吃藥?

TAG:醫學界腫瘤頻道 |

您可能感興趣

愛心捐贈的衣服都去哪了?災難區?知道後,真是怒了
關於腎臟捐贈的這些事兒,你可能不知道!
直觀不接受捐贈的寺廟:僧人不受錢財,一路潛心化緣
非洲小女孩患病無法站立,狠心父母卻把捐贈給她的錢用來買新衣服
直擊不接受捐贈的寺廟:僧人們一路化緣,不受錢財
不接受捐贈的寺廟:僧人們一路化緣,不受錢財
女兒溺水死亡後捐贈器官,傷心父親騎行兩千公里,感受女兒的心跳
直擊不接受捐贈的寺廟:僧人們一路化緣,不接受錢財
具惠善人美心更善 即使接受治療中也不忘捐贈
蔡依林熱衷公益 將自己的心愛之物捐贈救助聽障兒童
男子自殺未遂慘毀容,獲面部捐贈得新顏,感悟珍惜生命
法國修改器官移植法律,以前:希望大家可以捐贈。現在:不想捐?要跟我們說。
女兒捐贈器官拯救4條生命,父親跋山涉水騎行,聽到心跳那一刻難忍悲傷
童年時母親因精神病自殺父親被逼離開,拍了一輩子戲,到老才被觀眾認識,死後還捐贈器官
捐贈,還是私人收藏最好的歸宿嗎?
攝影師捐贈給非洲小女孩治病上學的錢,卻被狠心的父母弄其他事
年輕媽媽捐贈奶水遇變態,竟想給錢直接吸?!
美一女子白血病終於看到移植希望,但政府卻拒絕捐贈者的簽證讓她等死
患者苦苦等待腎源!而美國的醫生卻在丟棄捐贈的腎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