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朝如何「稀里糊塗」捲入緬甸內戰的?

清朝如何「稀里糊塗」捲入緬甸內戰的?

導讀


清朝時期把騷擾西雙版納一帶的人叫做「莽匪」,把騷擾孟定一帶的人叫做「木匪」。清朝時期知道「木匪」就是緬甸王朝;而至於「莽匪」是哪一部分人,與木疏夷有什麼關係,實際上沒有搞清楚,清廷從上到下都不知道「莽匪」和「木匪」都是緬甸王朝。真正把這個問題搞清楚是在乾隆三十二年,這時戰爭已經打了幾年了。


清初,中緬關係在這一地區是怎樣的情形?

清初吳三桂追擊永曆皇帝,率兵進入緬甸,緬甸把永曆皇帝交出來之後,兩個國家就沒有正常的政治往來,但是經濟交流非常頻繁,遠遠超過以前。

清朝如何「稀里糊塗」捲入緬甸內戰的?



我們知道西南絲綢之路開通得很早,但是這條路上物流量實際上是不大的,因為交通條件十分困難,只有價值特別高的珠寶、絲綢等類商品才得以在這條道上流通。到了清初,這種貿易完全變化了,有大量雲南內地漢人到木邦等撣邦高原地區種棉花,又有客商將棉花帶回雲南。

因為雲南本地不產棉花,棉花就變成中緬之間一個非常重要的貿易產品,貿易量非常大。而內地大量的絲製品、銅鐵金屬和各種日用百貨也大量進入緬甸,可以說,雙方的經濟往來直接影響到了滇緬雙方人民的日常生活。


有一個例子可以說明,雍正時期有記載說,緬甸王朝誤聽謠言以為清王朝要收回木邦,於是就閉關不讓雲南內地人過去種棉花,然後雲南的棉花價格飛漲,老百姓就缺少衣料可買。可見,雙方的交流已經遠遠超過過去以奢侈品為主的貿易。


另一個比較突出的表現是,從明代開始,大批內地人來到這個地方開礦,主要是銀礦,當時比較著名的大礦有茂隆銀廠、波竜銀廠,後來英國人也在波竜銀廠大規模開採,這裡一度是世界上最大的含銀鉛鋅礦。


我曾經對這裡的銀產量做過估計,歐洲專門做冶金史的專家討論認為這個估計偏保守,依據他們的判斷這裡的銀產量更大。這樣的白銀產量對中國的白銀流通影響很大。所以,緬北地區的經濟對西南乃至整個中國的經濟都是有影響的。

清朝如何「稀里糊塗」捲入緬甸內戰的?


這樣一個相對穩定的邊疆態勢是如何被打破的?


十八世紀中期,按照緬甸的說法,東吁王朝的最後一個國王很腐敗,任用非人,導致了緬甸的內亂。緬甸內亂首先就表達為民族戰爭,表達為孟族對它的反抗,並且也是孟族人最後攻佔了緬甸的都城阿瓦。


在阿瓦被攻佔之前,緬甸國王派了一個使團,由在茂隆銀廠開礦的礦主吳尚賢陪同到北京向清廷皇帝進貢,表示臣服,但是這個使團還沒有回到緬甸,阿瓦就被攻破了。此時清王朝態度很有意思,雖然說緬甸王朝已經前來投奔,但是清王朝採取完全的中立政策,包括緬甸的一個王子和王妃逃到邊境—就是現在的瑞麗,要入境避難,北京表示不同意,這些人從此就沒有下落了。


後來大規模戰爭的發生,緬甸軍隊幾次進入內地。起初雙方發生衝突的原因是緬甸一方要求中國歸還入境的難民,這要求不過分,但前提條件是這些難民願意回去,難民中有些人是反緬的,他就不願回去。

清廷為什麼選擇完全中立的態度?


緬甸內戰是從乾隆初年開始,緬甸使團入京朝貢是在乾隆十五、十六年,緬甸王子要求避難的時間是乾隆二十年前後。


當時清朝整個戰略的中心是對付準噶爾,一方面是無暇顧及,第二個方面就是它對整個西南的戰略態勢是防禦性的。即使是北方的壓力減小,它也不願意在這個地方輕易開啟戰端。儘管後來清朝不得不投入更多的資源來處理這個問題,但是戰爭前期,它是不願意這樣做的。

清朝如何「稀里糊塗」捲入緬甸內戰的?


而且,戰爭前期是緬甸王朝和不服從它的傣族土司在打仗。這裡面的情況很複雜,緬甸會在土司政權中扶植親近自己的勢力做代理人,代理人和土司之間也會打仗;這些土司又會聯合起來和緬甸王朝打仗,這就形成反覆的戰亂。乾隆二十七年以前,這些戰亂基本沒有波及中國邊境,所以中國對這一地區也沒有做出直接的反應。


另外,這與地方官員、封疆大吏的性格也有關係。當時雲南的官員,包括總督愛必達、吳達善、劉藻這些人都不喜好邊功,他們開邊患的積極性不高。我在書中舉了幾個例子,一個是參加緬甸內戰的桂家宮裡雁,一個是積極防邊的礦民集團的首領,總督吳達善把這兩個人都處斬了,可以看出他不願意惹事的心態。

清朝如何「稀里糊塗」捲入緬甸內戰的?



中國最終是如何參與到這場戰爭中的?


中國是稀里糊塗被卷進戰爭的。


關於這場戰爭有兩份重要檔案,一個是《莽匪節略》,一個是《木匪節略》。當時清朝把騷擾西雙版納一帶的人叫做「莽匪」,把騷擾孟定一帶的人叫做「木匪」,清廷知道「木匪」就是緬甸王朝(註:緬甸貢榜王朝起家的地方叫木疏村,故稱為「木疏夷」);至於「莽匪」是哪一部分人,與木疏夷有什麼關係,實際上沒有搞清楚,清廷從上到下都不知道「莽匪」和「木匪」都是緬甸王朝。真正把這個問題搞清楚是在乾隆三十二年,這時戰爭已經打了幾年了。


自古至今,對於緬甸的內戰,其實幾十年來一直沒斷過,根本原因在於北方的少數民族自治區和中央政府利益上的不統一和互相的不妥協,而且這種仇恨疙瘩越結越深。


版權聲明:文章源於網路,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投稿信箱:tg@weizy.cn(歡迎您原創投稿)


責任編輯:海浪(微信號:cn13714009527)


一日不讀書,你會恐慌嗎?


民國風雲


薦語:民國,曾經有那樣一個時代,曾經有那樣一批人物。他們那樣地想著,那樣地活著。他們離我們今天並不遙遠,但他們守護、在意、體現的精神、傳統、風骨,已與我們相去甚遠。最大的民國愛好者社區歡迎你!


明代大儒王陽明


薦語:陽明心學集儒、釋、道三家之大成,是500年來中國人最精妙的智慧。王陽明為什麼能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沒有爭議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聖人?為什麼能成為曾國藩、梁啟超、蔣介石、稻盛和夫等中外名人共同的心靈導師?一起走近大儒王陽明吧~


歐美歷史文化


薦語:最大的歐美歷史文化愛好者社區,我們打開一扇了解歐美歷史文化的窗口,不固步自封,也不妄自菲薄,21世紀,將是中華文明與歐美文明交相輝印的世紀。


黃帝內經一聊就懂


薦語:《黃帝內經》為歷代醫家尊奉的醫學聖經,它從飲食、起居、勞逸、寒溫、七情、四時氣候、晝夜明晦、日月星辰、地理環境、水土風雨等各個方面,確立了疾病的診治之法。本號致力於傳揚內經養生之術,《靈樞》《素問》,一聊就懂!


道德經解讀


薦語:最大的道德經研究者和愛好者社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德經之美,你我共賞,道德經之道,你我共析。歡迎同仁,歡迎新朋友!


網友推薦好文


回復「數字關鍵詞」,可看對應熱文


【1】清朝有哪四大水師艦隊?它們又是怎樣消失的


【2】揭秘:賈寶玉的原型是納蘭性德,還是「滿洲第一才子」?


【3】八旗兵:清朝打江山、坐江山的唯一支柱武力


……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清朝那些事兒 的精彩文章:

光緒:自古帝王多薄倖,唯他至愛念一人
清朝十二帝都怎麼死的?真相讓人意想不到!
36張老照片,記錄清末各階級的生活
清朝律例禁止祖父母父母在時子孫鬧分家
揭秘晚清最漂亮的八位格格 誰最美?

TAG:清朝那些事兒 |

您可能感興趣

解密趙匡胤稀里糊塗的做了大宋皇帝!
明英宗南宮復辟之謎:稀里糊塗地「奪」回了皇宮
被拋棄的皇孫:想回京城認祖宗,卻稀里糊塗當了兵
雙石:印度西里古里走廊與稀里糊塗
小丑都是惡魔?讓你在戲法里死的稀里糊塗
水滸里極具想像力的水戰,熱熱鬧鬧交戰,稀里糊塗獲勝
稀里糊塗結婚,會面臨什麼後果?
新婚之夜新郎喝醉酒,新娘竟然稀里糊塗與伴郎入了洞房
《了不得的挑戰2》片花太逗比,薛之謙又稀里糊塗的成了團寵
稀里糊塗就紅了的美女明星!白百何第一!林志玲排第二!
稀里糊塗的不知幹了啥?家裡的花竟然死光光了,心疼死我了!
稀里糊塗成了「鬼節」
倒果為因:西醫讓人稀里糊塗地死去
澳媒:我們為什麼要跟著美國,稀里糊塗地跟中國對抗?
幸福,往往是稀里糊塗!
一夜之間在朋友圈火得稀里糊塗的水果茶,到底是何物!
本是史上最強大的王朝,卻因為太過強大,而稀里糊塗的滅亡
稀里糊塗把雙眼皮做了,效果也不知道怎麼樣
悔!稀里糊塗的養了三年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