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道醫的忠告,治病先安神,心安病自除!
小編導讀
人們常說:「解鈴還須繫鈴人,心病還須心藥醫。」此話還真是不假!人的心情,很多時候都會被一點小事、一個眼神,或是一句話所影響。尤其是那些神經敏感的人,身邊的一丁半點兒異樣,都會然讓他們挖空心思去猜想,再放大自己的猜想,最後讓自己困於其中。對於病人而言,他們或許會覺得醫護人員的隻言片語都在傳遞消息,如何讓病人真的安心養病?且來聽聽一位老道醫的忠告!
人的生命之柱,主要是神,有「得神者昌,失神者亡」之說。一個良醫識症、立法、用藥首先要注意對病人精神的調養。病人對醫生的言語、表情、動作都非常敏感,稍有不慎即可給其帶來不良影響。如遇一病人在某醫院做胸透時,醫生看後眉頭一皺,說一句「明天拍片再說」,結果病人認為自己得了不治之症,嚇得一夜未眠。
第二天早上即找我詢問,我看過胸透單提示右肺上有一片陰影建議拍片排除結核。根據病症認定是明顯的肺內炎症,向病人講明病情,說問題不大,只要積極治療很快會好。病人如大石落地,心情舒暢,結果服中西藥治療3天後癥狀減輕,5天痊癒。
有的醫生為炫耀自己,往往把病人的病情說得很嚴重以恐嚇病人。也有的為圖取點私利,為病人做些不必要的理化檢查,不僅給病人增加了經濟負擔,更重要的是給病人的精神增加了壓力。有人說如果醫生同病人談話之後,病人沒有變得輕鬆些,這樣的醫生不是好醫生。
早在公元前400多年前,古希臘醫學家希波克拉底就認識到,醫生的語言在治病中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他說醫生有兩種東西能治病,一是語言,二是藥物。
再如《靈樞·師傳》說:「人之情,莫不惡死而樂生,告之以其敗,語之以其善,導之以其所便,開之以其所苦,雖有無道之人,惡有不聽者乎?」這裡包括了四個方面的內容:「告之以其敗」是指出疾病的所在及其危害,使病人認真對待疾病;「語之以其善」是安慰病人,指出只要病人能與醫生配合治療得當,是可以恢復健康的,強調病人戰勝疾病的信心;「導之以其所便」是告訴病人如何調養,讓病人遵照醫生的治療原則行事;「開之以其所苦」是解除病人的憂愁煩惱。即使對於那些脾氣不好的人,也應以誠摯的態度進行規勸說服。可見古人是高度重視語言的治病作用的。
臨床上接診病人,首先要使患者精神安定,即所謂的「醫病先安神,神安病自寧」。常言說:「善言勝靈藥。」語言具有極大的力量,它能通過大腦作用於人的心理和生理。每當人們聽到好的消息時,就會眉開眼笑,歡欣鼓舞,心情愉快。每當聽到壞消息時或想起懊惱的事情時,就會雙眉緊鎖,心情沉重,精神萎靡,焦慮而苦惱。所以,對於病人來講,醫生的語言影響就更大了。
許多輕症病人和情緒不暢引致的疾病,給以精神安慰的療法,輔以中藥調治,便可痊癒。即便是危重患者,施以精神心理疏導,亦可使病情減輕。如一女性患者,因境遇不遂,心情沉悶,久之則喜怒無常,頭痛頭昏,睡眠不寧,多方求治,反覆檢查,服用中西藥物,花去上萬元,不見任何效果。
進而對生活缺乏信心,整日以淚掩面,懷厭世尋死之念,家人非常焦急,慕名前來,經仔細詢問病史,本著「心疾還需心藥醫,是以心亂則百病生,心靜則萬病悉去」,遂對患者和顏細語,耐心細緻地做其思想工作,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闡明利害,終使患者胸襟大開,解除了精神上的負擔和心理上的壓抑,再輔以理氣解郁之劑,調治半月而恢復正常。
※最好的醫生是人體的自愈力,教你如何靠自身修復
※原來《道德經》還隱藏著這些處世智慧?
※人無賢愚,皆知己身有魂魄,魂魄分去則人病
※紅樓一夢何時醒,西遊過後再封神!
※人的「福報」和「命運」中隱藏的秘密!
TAG:道醫 |
※安宰賢:安宰賢打電話被罵了!陪具惠善治病:我認真做家事
※太醫們奉旨幫慈禧治病,查出慈禧得了怪病,太醫們卻說沒病
※藥師佛賜你治病良方,見聞法布施者祛病消災、平安長壽!
※來自中醫世家的忠告:治病求本,用藥要精鍊!
※養生治病:中醫安神治失眠,讓你不再失眠!
※中醫治病的程序——不知道太可憐!
※世上無絕症,只有不會治的醫生!看道醫如何診病與治病?
※道醫 告訴你:用好穴位——巧治病
※十道九醫,道醫的背後究竟是什麼,怎麼治病救人?
※小醫治病,大醫治心
※中醫看病,治病治不了命?
※中醫不是根據病名治病的!
※想要健康長壽,治病不如「治命」!
※此法熬的粥是百靈丹,可治病化煞,安神除邪!
※一文讀懂:資深老中醫的治病心得!
※管它中醫西醫?能治病的就是好醫!
※農民視而不見的田間野草,竟是老中醫治病救人的良藥!
※6旬癌症老軍醫,不顧身體健康 上高原為戰士看病治病
※阿司匹林:有病治病,無病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