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類人的朋友圈,最容易被屏蔽
三五好友一個小圈子,幾百好友一個「朋友圈 」。
圈子裡消息成千上萬,卻並不是每一條都受人歡迎。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你真的會發朋友圈嗎?」
據說,這兩類人最招人煩
那些總是抱怨的人
有些人會在朋友圈發很多牢騷抱怨,一開始身為朋友,我們還安慰一下,時間久了,就不知道該說什麼。
這些抱怨的人多半是自我價值感比較低的人,他們的生活可能不太如意,學習沒有動力,工作沒有熱情,感覺自己比較失敗。
這種低自我價值感的人一方面更喜歡把朋友圈當做一個自我表露的平台,發泄自身情緒;另一方面也忽視了這種做法的潛在風險。本希望收穫一些關心和安慰,結果卻往往事與願違。
在線上的朋友圈,人們對負面情緒的反感會比日常生活中大。原因是,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往往已經承受了很多壓力,如果在線上還經常看到他人的負能量,自然覺得受不了。
更重要的是,在朋友圈發布消極的狀態違背了「親密私密性」原則。如果在私下裡,你遇見了一件不開心的事情,單獨找朋友聊一聊,這證明你相信他,朋友就會有一種被需要的感覺,覺得這是一種親密的表現。
相反,一個負面的狀態讓幾百個人看到,好朋友會覺得:我的安慰,也可能不過是幾十個之中的一個,說不定還討人煩。結果,不但沒有促進朋友之間的感情,反而疏遠了彼此心理的距離。
那些過於「裝」的人
很多朋友圈狀態,會讓觀眾覺得「裝」。
比如:「迪拜之行,感覺酒店工作人員的English說得還沒有我fluently,桑心。」
點擊播放 GIF/334K
哈佛大學曾經做了這樣一個心理學實驗。
研究者隨機把每4個人分為一組。每組中均有1人被安排看一個特別精彩的視頻,其餘3人看非常一般的視頻。看完視頻後,他們各自分享自己的心情,然後聚在一起隨意聊天。結果發現,那些看精彩視頻的人,感覺自己在聊天的過程中被冷落和排斥了。
在朋友圈,我們不經意間,成了那個看精彩視頻的人。喜歡在朋友圈的字裡行間,隱晦地展現自己的地位、財富或權力,字面上卻還彷彿不屑一顧。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朋友的交流建立在「相似性」基礎上,朋友圈的互動建立在「同步性」原則上。越相似的人越容易走到一起,越同步的狀態越容易引起共鳴。反之,可能是找抽的節奏。
其實我們並不是圈子的中心
看了上文,有人可能會說:自己的朋友圈,你管得著嗎?抱怨一下又如何?裝逼一下又何妨?
這恰好是不少小夥伴對朋友圈的誤解,這種誤解的根源來自於:我自己的朋友圈,想發什麼都是我自己做主,我就是圈子的中心。
遺憾的是,其實我們並不是自己朋友圈的中心。朋友圈的數百人,可能只有極少部分對自己的生活瑣事感興趣,自己卻直播給了所有人。
我們發朋友圈大致有兩種目的,一種是自我表達,另一種是公共關注。前者投入程度高的人是自我取向,朋友圈以自我為中心,注重秀自己的私人情緒和生活片段。後者投入程度高的人是人際取向,朋友圈以互動為原則,注重相互交流和點贊。
而筆者認為,比較合適的朋友圈分享形式是中等程度的自我表達+中等程度的公共關注。
在朋友圈,展示個人並不是根本目的,展示個人是為社會交往服務的,朋友圈的本質屬性是交往。它不是個人空間,更不屬於私人筆記本。
我們每一個朋友圈狀態或許都有一群假想觀眾。有的狀態,假想觀眾很多,有的狀態,假想觀眾很少。某些狀態,假想觀眾跟自己關係很近,某些狀態,假想觀眾跟自己關係很遠。
一段時間內,我們整體朋友圈狀態卻需要在觀眾多少與觀眾親疏之間尋找一種平衡。不能每條狀態都給個別人看,也不能每條狀態都為了親近的人而寫。
(註:本文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
本文作者是壹心理專欄作家陳武、LSD
真正的改變,從觸碰心理學的那一刻開始
(心理公開課,一個專業的心理互助平台)
本文由WeDig(ID:wedig)發布,如需轉載請與我們聯繫或留言,授權後方可轉載。
※真正智慧的人都敢表達憤怒
※為什麼最親密的人總讓我們內疚?
※武志紅談巨嬰國:大多數成年人,心理水平是嬰兒
※傷害一個人最深的往往不是沉默
※我在床上了,快來哄我
TAG:壹心理精選 |
※這五類健身人的朋友圈,很多人看到就屏蔽了!
※我被最好的朋友屏蔽了朋友圈
※那個被我屏蔽掉朋友圈的人
※朋友圈這樣評論別人的,最後都被拉黑了
※你曾被最好的朋友屏蔽了朋友圈!
※朋友圈這樣曬娃,一定不會被屏蔽!
※是什麼讓你屏蔽一個人的朋友圈?
※朋友圈有這樣一位「壕無人性」的姑娘,你會屏蔽嗎?
※朋友圈這幾種人會影響你的運勢,果斷屏蔽!
※「人這輩子,最害怕突然把某一首歌聽懂了」,這列刷爆朋友圈的杭州地鐵開進了每個人的心
※糟了,你的朋友圈屏蔽名單被曝光
※這張虛偽的笑容,又將刷爆朋友圈了
※千萬別屏蔽這些人的朋友圈!
※這樣的人在朋友圈最受歡迎
※朋友圈裡最虐狗的愛情,都是這樣的
※朋友圈裡,有一種人真的很可怕
※我的朋友劈腿了,朋友圈一堆人點贊
※這樣的女人在朋友圈最受歡迎。
※朋友圈最丑的人,扎完這款髮型秒變氣質女神,這簡直是換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