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一座巴西爛尾樓里的人生百態

一座巴西爛尾樓里的人生百態

德國攝影師彼得·巴烏薩(Peter Bauza)拍攝了里約熱內盧外一片被居民佔用的荒廢住宅綜合體,他希望藉此來捍衛居住在那裡的人們。

科帕卡巴納宮(Copacabana Palace)是由六棟混凝土建築組成的住宅綜合體,位於巴西里約熱內盧的大坎普(Campo Grande)附近。30年前,這一住房建造計劃因建築公司的經濟崩盤而陷入停滯,留下了這一片爛尾建築。科帕卡巴納宮這個名字來自於同名的五星級酒店,後者位於里約熱內盧的科帕卡巴納海灘(Copacabana Beach)。不過,這一住宅綜合體也被成為「什錦菜」(Jambalaya),這是巴西一檔電視節目的名字。與此同時,也有人將之稱為「卡蘭迪魯」(Carandiru),這是一座聖保羅監獄的名字,1992年,有超過100位的犯人在這座監獄裡遭到警察的屠殺。

小姑娘Eduarda坐在窗戶外面,看著下面的街道。她和七個兄弟姐妹住在科帕卡巴納宮的其中一棟爛尾樓里。這裡距離里約熱內盧不遠,僅有60千米,但已足以讓他們的生存狀態遠離外界的關注視野。圖片來源:Peter Bauza

在科帕卡巴納宮被廢棄之初,建築物里的管道、電線和電纜都被洗劫一空。許多地方的大廳地板也變得面目全非。其中一棟建築最終變得徹底不適合人居住,但是另外五棟建築卻成了約300戶家庭的棲身之所,他們其中一些人已經在那裡佔屋居住了數十年。德國出生的攝影師彼得在2015年5月的時候開始在這裡拍攝這些居民,常常就在他們的家裡睡覺。

一對年輕的夫婦和他們的三個小孩坐在一戶爛尾的兩居室客廳里。一般情況下,他們的傢具都是從垃圾堆里或是三手渠道回收而來的。圖片來源:Peter Bauza

「當我出現的時候,他們只是對在那裡看到一個外國佬感到驚訝,」彼得說,「我告訴他們,我有一個想法,我想要記錄他們的日常生活,記錄他們的快樂和痛苦,不僅僅是關心他們的悲慘窮困,因為在這之外,快樂也是存在的。」

由此產生的攝影作品《科帕卡巴納宮》,在今年早些時候斬獲了Days Japan新聞攝影獎評委會特別獎(Days Japan Photojournalism Special Jury Prize),也獲得了佩皮尼揚攝影節專題獎(Visa d"or Feature Award)。這組攝影作品將從12月15日開始在米蘭Officine Fotografiche進行展出。

這是一處位於被佔用公寓里的另類教堂,信徒們正在為一位居民禱告。這種另類教堂的存在很好地代表了這處被人們佔據的爛尾住宅綜合體。圖片來源:Peter Bauza

在科帕卡巴納宮的居民中,有些人處於失業之中,一些人付不起租房租金,還有些人沒有身份證明文件,因此無法申領住房。這裡的許多人都在住房待批的申請人名單上。「這是一個關於無家可歸的故事,關於一個隱藏的社會的故事。」彼得說。

科帕卡巴納宮的居民在巴西六月節(Festa Junina)期間盡情跳舞,這一活動由科帕卡巴納宮附近條件較好的中產階級鄰居發起。六月節起源於16世紀的殖民進程。圖片來源:Peter Bauza

「但當你和他們一起生活的時候,你發現生活是有愛的、有盼頭的、有樂趣的。他們聚會、跳舞,不僅是一副內心垂死的模樣,他們過著這般真實的生活,而且還和我一起分享......這些爛尾建築中擁有一切,有好人,有壞人,有中產階級,和其他地方的生活沒有兩樣。」

多明戈(Domingo)來自安哥拉,為了尋求更好的生活,他在數年前來到了巴西。巴西官方語言葡萄牙語對他來說不是個問題,因為安哥拉的官方語言也是葡萄牙語。組建了新家庭的他正在試圖謀生。圖片來源:Peter Bauza

Edilane是位擁有八個孩子的女性,在經過兩年的等待後,她獲得了住進政府資助住房的資格。然而在知道政府提供的住房位在被販毒集團控制的貧民區後,她決定繼續留在科帕卡巴納宮生活。

Edilane和她的三個孩子睡在地方上的床墊上,她現在總共有七個孩子,第八個孩子馬上就要降生。儘管自己面臨很多問題,但她依舊對自己的生活很樂觀。她還利用廢棄的材料組裝了一台電腦,開起了一家網上商店。圖片來源:Peter Bauza

「政府在對一個家庭做出點什麼之前,需要去了解這整個的社交圈是怎麼回事,」彼得說,「你需要明了所有的這些故事。」

「我所拍的這些圖片,是為了捍衛需要被捍衛的那些人。」彼得繼續說道,他希望自己的攝影作品能曝光出政客所允諾的「空頭支票」,凸顯出政府的住房制度所存在的瑕疵缺陷。

德洛麗絲(Dolores)的房間里擁有為數不多的精美傢具。她喜歡音樂和派對,看起來房間里現在好像正是「派對時間」。圖片來源:Peter Bauza

「通過展示這些照片,將意味著人們以後不能再說『噢,我不知道,我不知道這事兒』來迴避問題了,」彼得說,「這跟你去到像敘利亞阿勒頗(Aleppo)這樣的地方是一樣的,你這麼做就是為了讓人們睜開他們的眼睛。」

彼得·巴烏薩的攝影作品《科帕卡巴納宮》自12月15日起在米蘭Officine Fotografiche對外展出。詳情請訪問milano.officinefotografiche.org或www.peterbauza.com。

翻譯:張光輝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想要獲取更多有意思的內容,請移步界面網站首頁(http://www.jiemian.com/),並在微博上和我們互動,調戲萌萌噠歪樓菌→【歪樓-Viral】(請猛戳這裡)。


你也可以關注樂趣頻道的微信公眾號【歪樓】:esay1414



來源:British Journal of Photography

原標題:Peter Bauza shows both good times and bad at the Copacabana Palace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界面新聞 的精彩文章:

印度再射「烈火5」洲際導彈 印媒稱足以覆蓋中國全境
官方認定人為失誤導致哥倫比亞空難 燃料不足以支撐預定航程
2017年你都有哪些心愿?

TAG:界面新聞 |

您可能感興趣

鏡頭下:一個外國人眼中,蒙古人的生活百態!
鏡頭下:一個俄羅斯人眼中,六十年代的越南女人百態!
鏡頭下:印度火車裡的人生百態,一些人席地而坐
八字之人生百態
實拍:鏡頭下,世界最冷首都「烏蘭巴托」人的生活百態
巴黎地鐵內的」百態人生「,玩手機的人的確很少
大城市的深夜麵館,比電影還精彩的人生百態,一碗面萬種人
香港街頭的人生百態
街頭擺攤老人的生活百態,最後一位讓人痛心疾首!
酒吧夜場里的人生百態
直擊一兩百年間真實的民生百態,最後一張的男人遭人唾棄
深圳街頭的一組街拍,記錄人生百態
石昌武:人生百態一一人像攝影100幅
鏡頭下:塔吉克族一對情侶的生活百態!
日本最大膠囊旅館裡鮮為人知的「東漂一族」生活百態
世界上奇特的連體人的人生百態
鏡頭下:卡斯特羅時代古巴人的生活百態
鏡頭下:一個抄水表工人,眼中的城市人們的生活百態!
綠皮火車上的中國人:底層人民的人生百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