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作霖經營半生聚斂的驚人財富去哪了?光土地就200萬畝!
1926年10月10日出版的成都《民視日報》所刊載的全國官僚軍閥個人擁有財富列表顯示:北洋時期71位知名官僚軍閥個人私產總額達63000萬銀元,而張作霖個人則以5000萬銀元高居榜首,成為當時「國內各地最為富有的」地方官僚軍閥。然而,事實遠非僅僅如此,成都《民視日報》所稱的5000萬銀元只不過是當時張作霖個人擁有財富的九牛一毛。據1930年2月《東京新聞》分析,張作霖家族在東北三省擁有財富起碼在3億銀元以上,已成為亞洲一位迅速崛起的首富。
上世紀20年代初期,張氏父子在東北地區推行經濟新政,鼓勵關內各地投資者進入東北三省興辦工礦企業和商貿流通企業,吸引了大批關內各省人員進入東北務工經商,既在較短時期內促進了東北地區民族工商業的迅猛發展,又為掌政東北地區的張氏家族帶來了巨額稅收和其它收入。
張作霖父子的經濟新政,不僅使上世紀20年代東北地區的民族工商業得到迅猛發展,大大增加了東北地區和張氏家族的經濟實力,而且也對日本滿鐵及其附屬地經濟直接構成了威脅,當時日本在東北地區的經濟界人士、商人等紛紛向日本政府提出意見,建議日本方面要不惜採取任何措施遏制東北地區民族工商業的發展,確保日本滿鐵及其附屬地經濟的發展與生存。這也是促成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的一大主要經濟誘因。
那麼,在上世紀20年末的時候,張氏家族在東北地區到底擁有多少財產呢?據張學良在晚年口述中說:「不能說上億吧,至少有五六千萬。」張氏家族除了擁有 20萬垧土地(10畝為一垧)之外,還有遍布東三省各地的商號,上百家大型廠礦企業,奉軍的軍艦飛機大炮坦克車。東北易幟前夕,東北擁有了當時中國最強大的海空軍,易幟後由張學良全部移交南京國民政府管理。除此,張氏家族在瀋陽還擁有強大的邊業銀行等金融機構。
然而, 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後,由於日本關東軍的大肆擴張入侵和張氏東北軍的奉命撤退不抵抗,張氏巨額家財和東北地區其它財富一樣均被日本關東軍搜刮殆盡——
日本關東軍進佔張氏帥府後,府內幾乎所有的金銀珠寶、貴重物品及多年的珍藏也被搶紅了眼的日軍洗劫一空,僅金條就從府內搜出8萬根,每條重2斤,計256萬兩,價值華幣2.6億元,被全部運往日本。
邊業銀行為張作霖開辦的東北地區最大的金融機構,張作霖、張學良及其家屬的存款、珠寶、首飾、名貴字畫等幾乎全部存放於此,還有銀行作為發行紙幣的準備金7000兩黃金,均在九一八事變爆發當日被日本關東軍洗劫一空。
東北迫擊炮廠為張作霖創辦的當時國內最先進的一家迫擊炮製造廠,日本關東軍進入後,殺死20多名工人,燒毀廠房,直接經濟損失達893萬餘元,其中包括價值162.7萬餘元的250門各式迫擊炮及價值71.5萬餘元的約53萬發迫擊炮彈,另有50輛汽車及各種半成品彈藥和各種器械及大量現金等,均被日本關東軍搜刮殆盡。
與此同時,東北海軍司令部也遭此厄運,損失達50萬元,其中還包括兩架價值約8萬元的軍用水面飛機。航空處也蒙受5638萬餘元的損失,包括價值約4000萬元的新舊飛機260架和發動機450餘架,另有價值1000萬餘元的飛機發動機配件30餘種及各種儀器、無線電機、照相器及40餘輛汽車和各種醫藥、軍事器械。
東北陸軍講堂和東北憲兵司令部也分別損失了價值533萬元和15.4萬元的財物。長官公署衛軍統帶部也被日軍搜去2457挺各式機槍、152萬餘發子彈、77輛載重汽車及各種軍用醫療器械。(網摘)

※中國開發福建第一人是誰?五代閩王,白馬三郎就是他!
※中國風水第一人是誰?他是史書中能預測未來的神人
※不要再做公主夢:滿清公主婚姻多悲劇,禮節繁瑣生活苦澀
※明朝全能太監蕭敬:掌權五十年,歷五位皇帝始終榮寵不衰
※十人去,九不還?伏波將軍經過鬼門關,揚我大漢軍威,平定越南!
TAG:婉如清揚 |
※張作霖聚斂億萬家產 為何不留給子女揮霍 一個用途令人感動
※1852年發生在寧波的一次農民暴動:看清廷官吏如何聚斂民脂民
※和珅聚斂了巨大的財富,其實大部分都不是貪腐得來的?
※乾隆的高額開銷,都是如何聚斂錢財的呢?
※這三個星座很容易成為富豪,眼光獨特聚斂財富手段高明
※《桃花源記》手游錦繡山河 風華聚斂帶你去追夢
※唐德宗之所以會出此自毀長城之言,他十分貪財且聚斂無度
※北控踢贏特殊意義戰鬥獲京媒盛讚 為聚斂人氣可往京東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