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辭:我去年買了個表
並不是所有書的獻辭都說的是好話,看看下面這幾本:
1. 《郵政局》-查理·布考斯基(1971)
「這是一本小說,不獻給任何人。」
布考斯基覺得沒必要在第一本小說里討好任何人。
2. 《一個男孩的生活》-托拜厄斯·沃爾夫(1989)
「我第一個繼父曾說我不懂的東西簡直可以寫滿一本書。喏,這就是了。」
這本書回憶錄講了作者艱苦的童年生活,他有幾個經常虐待他的繼父。
3. 《不,謝謝》- E.E.卡明斯(1935年)
圖片是蓋瑞· 戴克斯特對E.E.卡明斯詩集寫的介紹。
E.E.卡明斯的這本詩集曾被14個出版商拒絕出版。於是他把詩集命名為《不,謝謝》。詩集的獻辭是所有曾經拒絕他的出版商的名字,被編成了骨灰瓮的形狀。
4. 《關愛嬰幼兒心理健康》-約翰·華生(1928)
「獻給第一個養育出快樂小孩的母親。」
華生不贊成溺愛兒童,也不贊成對他們期望過高。獻辭的意思是這樣的母親還不存在。
5. 《銀彈:美國文明中的馬提尼》- Lowell Edmunds(1981)
「我要譴責Notes and Queries的編輯,他們拒絕回答我就提出的問題;我也要譴責《紐約時報書評》的編輯,他們沒有刊登我的問題。希望這些編輯們喝的杜松子酒都變成汽油,希望他們喝下過量馬提尼,然後不小心吞下牙籤,就像Sherwood Anderson那樣。」
作者常常感謝幫過自己的人,但很少有人在獻言里罵罵不肯幫自己的人。
6. 《不再有比賽:關於競爭》- Alfie Kohn(1986)
「最後我想說明,這本書大多數調查都是在哈佛大學的圖書館裡做的,這件圖書館只讓讀者看他們給看的書。我很高興能使用這些資源,我之所以能有這樣的特權是因為他們以為我是別人,但這並不重要。」
7. 《洛根:一個家族的歷史》-約翰·尼路(1822)
「這本書不獻給任何人;因為我覺得沒人配得上。我沒有朋友、妻兒和家庭;沒有情人,沒有祝福者;沒有可愛的人,沒有可關心的人。我應該把它獻給誰呢?我的創造者嗎!他不配。我的同胞嗎?也不配。我不尊敬古人,也不崇拜現在的人。我該把它交給誰?誰明天還關心我,在我死後守護我的書?是子孫嗎?是的,那我就把它獻給子孫-然後丟在風裡!就像羅馬人將敵人獻給虛無的君王。那土著人屍骨已寒,永別了!」
這本書是以一個土著人首長全家被白人歹徒殺光的故事為基礎寫成的。作者是個脾氣倔強的人,他在獻言里絕不肯只罵一句就完事。
[蛋奶 via mentalfloss]

※萌化了的奧巴馬魚
※發霉啦:今天,我看見前女友正從商店出來
※二戰中幾個很屌的真實故事
※百年後的人類將會是什麼樣子?
※日本特殊職業:臭氣檢定師
TAG:煎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