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父母永遠要軟言柔語
人老了,就變成了孩子。所以,假如父母的言行舉止有失,比如天天打麻將、喝酒、吵架,那麼子女應當好言勸解,不能語言犀利、態度強硬。
一次,我聽一個年輕人說:「今天我父親做的事很不對,我就把他狠狠痛斥了一頓。」當時,他一副很英雄的樣子。
其實這是不對的,即使他父親有錯,這種做法也不恰當。父母畢竟是長輩,要以柔和的語言來規勸。倘若因看法各異,父母不接受你的觀點,你也應婉轉地給他講道理。
古時候,有個孩子叫孫元覺,從小孝順父母、尊敬長輩,可他父親對祖父卻極不孝順。
一天,他父親忽然把年老病弱的祖父裝在筐里,把他送到深山裡扔掉。孫元覺拉著父親,跪下來哭著勸阻,但父親不為所動。
猛然間,他機靈一動,說:「既然父親要把祖父扔掉,我也沒辦法。但我有個要求:請把那個筐帶回來。」
父親不解地問:「你要這個幹什麼?」
「等您老了,我也要用它把您扔掉。」
父親聽了,大吃一驚:「你怎麼說出這種話!」
孫元覺回答:「父親怎樣教育兒子,兒子就會怎樣做。」
父親大悟,趕緊把老人帶回家好好奉養。
所以,縱然父母做得不對,性格難以溝通,子女也應巧妙地循循善誘,讓它們放棄錯誤的做法,而沒必要言辭犀利,令他們難堪。
孔子也曾說:「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侍奉父母的過程中,見父母有不對的地方,要委婉地勸說。如果父母不採納你的意見,還是要對他們恭恭敬敬,以誠懇的態度反覆請求。若能再三規勸,明智的父母還是會接受的。
就像唐太宗李世民,他年輕時天下大亂,他常陪同父親李淵一起打仗。
一次,李淵決定連夜拔營,攻打另外一個地方。李世民從各方面分析後,認為敵方可能有埋伏,此舉難以成功,就再三勸阻父親。
父親不採納他的建議。眼見整個軍隊就要拔營了,李世民就在軍帳外面嚎啕大哭。
李淵見兒子哭的那麼傷心,所分析的道理又比較中肯,於是及時停止了進攻行動。
所以,對於父母的錯誤,子女應想方設法溫和勸諫,若能這樣,父母很可能為之動容。如此,既保全了父母的名聲,也盡了自己孝順的本分。

※最大的「神通」是「道通」(上)
※修行四助道法是什麼?
※你只負責好好做人,上天自有安排
※必須命中注定才可以學道嗎?
※貴生、樂生、養生、生生不息
TAG:泰山碧霞祠 |
※對父母永遠要軟言柔語(好文)
※永遠要感謝給你逆境的眾生
※佛曰:你永遠要感謝給你逆境的眾生
※說永遠要比做簡單
※庫嫂回應「庫黑」言論:永遠要相信自己
※做人永遠要懷感恩之心,你才會走的更遠
※女人永遠要有「離婚」的能力
※女人,永遠要有心疼自己的能力
※他們對著鏡頭淡定照相,但緊接著的卻是意外.永遠要活在當下
※銷售人員尤其如此,永遠要向前看,永不退縮
※我們永遠要記住兩句話,人生一輩子,不要在乎太多。
※人這輩子,永遠要記得感恩三種人
※女孩患克羅恩症後被切除肛門,身上永遠要掛一個袋子
※發生這些事著急是沒有用的,內心永遠要波瀾不驚!
※他們對著鏡頭淡定照相,但緊接著的卻是意外……永遠要活在當下……
※不管任何人,永遠要記住的兩條定律
※別難過,這些超級英雄可能永遠要和漫威說再見了
※女人永遠要記得牢牢守護自己的四張底牌
※記住,我們永遠要學會追求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