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東陵三次被盜,此陵完美保存至今,原因來自碑上一句忠告
在清朝的三大皇家陵園之中,最負有盛名的要數位於河北遵化的清東陵。清東陵中埋葬了順治、康熙、乾隆、咸豐、同治五位皇帝,十五位皇后、以及妃嬪、阿哥、公主等,一共一百六十一人,如此規模,堪稱最具特色的皇家陵園。但是由於受人矚目,清東陵被盜現象嚴重。
自古以來,帝王陵中豐厚的陪葬品都是盜墓賊無比惦記的。而自從清朝滅亡之後,作為清朝規模最大的皇家陵園的清東陵,更是歷經了三次大規模的浩劫,盜墓賊把清東陵洗劫了一遍。
第一次盜取清東陵的盜墓賊叫孫殿英,1928年,孫殿英部雖然投靠了蔣介石,依舊被視為後娘養的孩子,長期不撥軍餉。於是孫殿英就打起盜墓的念頭,並把矛頭對準清東陵之中據說陪葬最豐厚的乾隆陵和慈禧陵。結果他們把陵墓炸開,並洗劫珍寶,但是由於出於戰亂時期,最終此事也是不了了之。
第二次被盜發生在1945年,當時由於清東陵地區尚未確立民主政權,所以一些不法分子便趁機對清東陵實施第二次盜竊。在此次事件中,被盜的有康熙景陵、咸豐定陵、同治惠陵以及慈安陵,被盜的陵寢之多,造成的損失遠勝孫殿英的第一次盜墓。在此之後,清東陵區域內的其他大大小小的陵墓也都相繼被盜,無一倖免。
到了1949年,已經被盜墓賊破壞得滿目蒼夷的清東陵再次遭到了嚴重破壞。而這次對清東陵施以毒手的主要是一些不法村民,他們對地宮進行二次搜查,把倖存的文物清掃一空,甚至連地宮金井中的文物都被打撈乾凈。
但是在歷經多次被盜,清東陵之中卻有一座陵墓一直得到良好的保存,它就是順治皇帝的孝陵。按理說,孝陵作為清東陵的祖陵,盜墓賊第一個想光顧就該是它,為何卻是它能夠幸免於難?
原來順治皇帝死後,選擇的是火葬,一眾陪葬品都一起和順治的遺體進行火化,墓室中就只要順治的骨灰。並且康熙也在孝陵的大碑樓的功德碑上留下了一句忠告;「皇考遺命,山陵不崇飾,不藏金玉寶器」,變相的告訴盜墓賊,不必費盡心思了,裡面什麼都沒有,最終使得孝陵得以保存。但是可惜的是,這塊功德碑在一次大火之中被毀,如今只剩殘件了。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此人是後漢一員奇將,吃人肉只為壯膽,吃400個都沒管用
※劉伯溫不服諸葛亮,諸葛亮的墓穴被打開,那一刻他立馬服了
TAG:風雲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