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最偉大的總統戴高樂 未能親眼看看中國是他終生憾事
2005年,法國國家二台舉行「法國十大偉人榜」評選,戴高樂被評選為法國歷史上最偉大的人。在年屆68高齡時,戴高樂仍能東山再起,振興了日益衰落的法蘭西,使全世界為之注目。巴黎的機場,法國海軍的旗艦航母,乃至凱旋門前的星形廣場,都以戴高樂的名字命名,法國處處都留有這位偉人的印記。圖為1962年,戴高樂在巴黎愛麗舍宮演講。(圖片署名: 東方IC)
戴高樂出生在里爾城的一個知識分子家庭,父親亨利·戴高樂是一位受人尊敬的文學和歷史教師。在《戰爭回憶錄》中,戴高樂寫道:「我的父親是個有見解、有學問、思想正統、視法蘭西尊嚴高於一切的人。是他讓我對歷史產生了興趣。」圖為年幼時的戴高樂。 (圖片署名: 東方IC)
一戰後,由於所提出的創新軍事理論長期未得上層的賞識,戴高樂在軍界的升遷極為緩慢。1940年,德軍在西線發動大規模攻勢,戴高樂親率一個裝甲旅前去阻擊,並且節節取勝,晉陞為準將,並出任負責和英國聯絡的國防部次長。此後,人們便習慣稱戴高樂為「將軍」。(圖片署名: 東方IC)
在德軍的猛烈進攻下,馬奇諾防線不攻自破,法軍節節敗退。貝當出任總理後,立即準備向德國屈膝求和,戴高樂對此堅決反對,並不顧個人安危隻身出走倫敦。1940年6月18日,戴高樂在倫敦發出號召,呼籲國民堅持抗戰:「無論發生什麼情況,法蘭西抵抗的火焰決不應該熄滅,也決不會熄滅。」法國抗戰的烈火至此星火燎原。圖為戴高樂在倫敦。(圖片署名: 東方IC)
1943年起,戴高樂把抵抗運動的中心轉移到了北非,團結一切的抵抗力量。1944年6月,盟軍在諾曼底開闢第二戰場時,戴高樂麾下的部隊已近百萬人,成為歐洲反法西斯戰場上一支可觀的武裝力量。8月,盟軍解放巴黎,在萬眾歡呼聲中回到巴黎的戴高樂,在人民心中,儼然於大苦大難之中拯救了法蘭西的民族英雄。(圖片署名: 東方IC)
二戰勝利後,法國仍然黨派林立,內鬥不斷,戴高樂對此極為厭惡,辭掉臨時政府總理的職務隱居鄉村。1958年5月,法國駐阿爾及利亞的殖民軍發動叛亂,法國政府亂了方寸,不少人希望戴高樂「復出」,力挽狂瀾。6月1日,在大多數國民議會議員的支持下,戴高樂出任第四共和國最後一屆內閣總理,並於1965年成為法國首任通過全民普選當選的總統。 (圖片署名: 趙昀/東方IC)
戴高樂對與中國建交一事考慮已久。1964年1月27日,法國發表與中國建交的公報,成為西方大國中第一個與中國正式建立外交關係的國家。戴高樂本人在1969年下野後也曾多次表示希望訪問中國,未能親眼目睹他深感興趣的中國,可能也是他終生的憾事。圖為2014年4月26日,「中法科學文化月」在上海開幕,戴高樂將軍侄孫海謐·戴高樂在開幕式上演講。(圖片署名: 賴鑫琳/東方IC)
法國曾經的輝煌,二戰中的慘敗,戰後殖民地的喪失,讓民族自尊心十分強烈的法國人民留戀往昔的歲月,對於敢挺身而出,不惜一切代價維護法蘭西偉大的戴高樂自然頂禮膜拜,奉若神明。而戴高樂也未曾辜負這份希望,一直維護著法國的尊嚴,提高了法國的國際地位,自然也當之無愧。 (圖片署名: 東方IC)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發布,不代表今日頭條立場。

※從失業者到美國歷史上最血腥的罪犯 一組圖解讀查爾斯·曼森的暴力人生路
※把旗袍穿成傳奇的民國女子 回溯那些衣香鬢影中的似水流年
TAG:掌上老照片 |
※帶娃有方法,看看中國媽媽與外國媽媽帶娃的區別
※目睹了韓國最大高樓,再看中國的,差距還真大!
※原來外國人也看中國小說,而且沉迷的不能自拔
※看看美國大兵的伙食再看中國的,不知道為什麼有點心酸!
※看看印度的閱兵式再看看中國解放軍的,就知道兩國的差距有多大了
※看中國大師的手稿,看看自己差在哪!
※看看世界各國是怎麼對待日本戰俘的,再看看中國,我們太仁慈了
※同為人口大國 看看中國的網吧;再看看印度的網吧 差距真大
※美國想生產激光炮需看中國臉色?因中國出手收購美國唯一大寶藏
※看中國小伙娶泰國新娘,姑娘顏值還是非常高啊!
※看看美國女兵的寢室再看看中國女兵的,就知道差距有多大了
※美國的四大武器系統真的那麼厲害?看看中國的實力美國也該醒醒了
※看看中國黃土高原最貧窮的地方,農村人生活是怎樣的
※看看中國九大姓氏之最
※看看美國大兵的伙食再看中國的,這差別有點大啊!
※中國和日本生活差別有多大?看看中國留學生怎麼說!
※看看中國真正的戰爭潛力 美國比中國差這麼多
※亞洲第一大航母大國居然不是中國 外媒居然看中了這國
※這些物品的主要產地都在中國,其他國家如果需要都得看中國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