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順治寵愛再嫁的董鄂氏,導火索為太宗禁止後世亂倫、孝庄頂風作案

順治寵愛再嫁的董鄂氏,導火索為太宗禁止後世亂倫、孝庄頂風作案

向敬之

1

順治十七年八月,董鄂妃病逝。順治帝在愛妃死後,除了「輟朝五日。追謚孝獻庄和至德宣仁溫惠端敬皇后」之外,還親制《孝獻皇后行狀》數千言。

順治寵愛再嫁的董鄂氏,導火索為太宗禁止後世亂倫、孝庄頂風作案

《康熙王朝》順治帝與董鄂妃

這是關於世祖為何如何寵愛董鄂氏,給出的答案:「後婗靜循禮,事皇太后,奉養甚至,左右趨走,皇太后安之。事朕,晨夕候興居,視飲食服御,曲體罔不悉。朕返蹕晏,必迎問寒暑,意少亂,則曰:『陛下歸晚,體得毋倦耶?』趣具餐,躬進之,命共餐,則辭。朕值慶典,舉數觴,必誡侍者,室無過燠,中夜罝罝起視。朕省封事,夜分,未嘗不侍側。」(《清史稿·董鄂妃傳》)貌美為其一,但主要是董鄂氏待婆母太后、丈夫世祖,嚴格遵守了漢文化的禮儀。這些褒詞,都合乎漢人賢妻關於侍奉公婆遵禮儀、伺候丈夫有規矩的高標準,應該是真實情景,不為順治因寵幸而偽飾。

雖然世祖在世,始終未改變清朝「首崇滿洲」的既定國策,一再重申要堅持滿洲的衣冠服飾,將主張部院大臣專用漢人、不用滿人及建議修改逃人法的言官如李呈祥等流放滿洲,甚至下令將主張「留髮復衣冠」的內翰林院大學士陳名夏處絞。但,他作為清軍入關後的第一任皇帝,彌留之際,曾安排禮部侍郎兼翰林院掌院學士王熙起草遺詔,即所謂順治罪己詔,臚列十四款,主要指他未循祖制、漸染漢俗、重用漢人、寵漢抑滿等。他偏愛董鄂妃循於禮,說明了他受漢文化的禮教觀念影響深切。

2

董鄂妃「年十八入侍」,屬於大齡女,超過了朝廷對入宮秀女年齡的要求,故有對她的前身,有了各種各樣的猜測,如世祖幼弟襄親王福晉說、世祖侄兒庄親王福晉說、滿洲軍官妻子說,以及南明秦淮名妓董小宛說。

順治帝如此寵愛一個出身不清白的女子,甚至背上了搶奪弟媳、臣妻甚至侄媳的罵名。可見他對太后指婚的皇后是如何強烈的厭惡和無可奈何,拿一個已婚女子來作為痛苦的反抗。

世祖生前除了追封董鄂氏為後外,還先後正式冊立過兩任皇后。元後為順治八年八月所立,是世祖舅舅、科爾沁卓禮克圖親王吳克善的女兒,系多爾袞生前所議娶。雖在多爾袞死後所冊立,但不為世祖喜愛,被以「朕素募簡樸,廢后則癖嗜奢侈,凡諸服御,莫不以珠玉倚綉綴飾,無益暴殄,少不知惜」(《孝獻皇后行狀》)為名,降為靜妃,並令其改居側宮。世祖與廢后,為姑舅表親。

順治寵愛再嫁的董鄂氏,導火索為太宗禁止後世亂倫、孝庄頂風作案

《孝庄秘史》順治廢后劇照

順治十一年五月,選科爾沁左翼札薩克(執政官)、達爾漢巴圖魯親王滿珠習禮孫女入宮,封為妃;六月,冊為皇后,即後來康熙追謚的孝惠章皇后。滿珠習禮與吳克善,皆為太后親兄、世祖母舅。世祖此次娶妻,又是姑舅聯姻,表叔娶了自己的表侄女。

滿人入關前,貴族乃至大汗的婚姻,多為部落或君臣政治聯姻的產物,「嫁娶不擇族類,父死子妻其母」的現象很常見,不受漢人「瀆倫」禮教觀念的制約。像「父妻子婚」「兄妻弟婚」以及混亂輩分的婚姻,是八旗入關前滿族社會普遍存在的原始族外婚的一種顯著形式。後金進入遼瀋後,太宗有意引導滿洲奴隸制世俗社會向宗法制漢文化靠攏,以先進文化促進落後社會的快速壯大,曾頒旨禁止皇族內部亂倫婚娶的事情發生。天聰五年,太宗下令「禁止婚娶繼母、伯母」。崇德元年,太宗改國號大清,議定《會典》,重申「自今以後,凡人不許娶庶母及族中伯母、嬸母、嫂子」,並將過去這種現象視為亂倫,加以嚴禁。凡娶繼母、伯母、叔母、兄嫂、弟婦、侄婦,永行禁止。太宗的這項婚姻改革,是他主動學習漢文化的精神影響的成果。他在議定《會典》時說:「漢人、高麗因曉道理,不娶族中婦女為妻。凡人既生為人,若娶族中婦女,與禽獸何異。」(《清太宗實錄稿本》)

科爾沁為求自保,自太祖時起,多與滿人貴族多重聯姻,為的是政治目的,淡化了親情倫理。太宗娶姑侄三女侍一夫,畢竟夫妻之間沒有任何血緣關係,有違倫常,但非生理上的亂倫。

世祖也是娶了科爾沁的姑侄三女。廢后為其表姐妹,而第二任皇后則為其母的親侄孫女。史料記載,世祖與表侄女皇后婚後不睦。另外,世祖還同時將另一個表侄女納為妃子,即淑惠妃。《清史稿·后妃傳》記載:「淑惠妃,博爾濟吉特氏,孝惠皇后妹也。順治十一年,冊為妃。」 世祖被迫娶了舅舅家不循利益的表姐妹,甚至兩個混亂倫常的表侄女,造成了生理關係上的「瀆倫」,這與他積極接受漢文化禮教觀念,是有著嚴重的衝突的。世祖應該也有漢初惠帝劉盈迫於生母呂后安排,迎娶親外甥女的羞愧感。

3

造成世祖的政治悲劇和生命悲劇的始作俑者,卻是其生母孝庄太后。順治帝在有過兩任皇后、妻妾成群之後,近乎荒唐地寵愛再嫁的董鄂氏,導火索為太宗禁止後世亂倫、孝庄頂風作案。

世祖像太宗一樣,都娶了科爾沁部的姑侄三女。區別的是,太宗與她們並不血緣相連,而世祖卻同三后妃是母家近支血親。這樣的安排,拍板人當是世祖的生母太后,她是廢后的親姑母,也是孝惠章皇后的姑奶奶。即便世祖廢后為攝政睿親王指婚,但主動牽線者當為世祖嫡母、生母兩宮皇太后。世祖後宮這三個不幸的科爾沁女人,卻沒有姑母或姑奶奶孝庄太后幸運,即使孝惠章皇后姐妹被康熙帝繼位後分別尊為皇太后、皇考淑惠妃,得高壽而逝,但並未留下自己的一兒半女。這不可謂政治聯姻下的女性悲劇。

順治寵愛再嫁的董鄂氏,導火索為太宗禁止後世亂倫、孝庄頂風作案

孝庄太后

這種悲劇的形成,無疑是孝庄太后為了加強娘家科爾沁與滿洲皇家的政治聯姻,要讓博爾濟吉特氏家族的女人持續成為清朝的皇后,既是一種家族榮譽,也是對於家族部落的一種政治庇護和軍事屏障。

不僅如此,孝庄太后還將自己的堂侄女,幼小便養育宮中,後來成為了孫兒康熙追封的慧妃。若不是為了聯姻四輔臣之索尼與遏必隆,想必康熙的首任皇后,應該是被孝庄擬內定的那位死後才被追認事實的苦命的遠方表姑了。這是入關後的滿人,繼續沿襲婚娶兄嫂、姑母、侄女等「瀆倫」舊俗,且影響後世,雖禁不止。

而孝庄太后嫁給太宗,無形中也成為了太宗瀆倫案的受害者。電視劇《孝庄秘史》中,曾有一場戲,是孝端文皇后哲哲、蒙古科爾沁貝勒莽古思向其父提出,太宗看上了大玉兒,其父不怒反而高興,認為侄女嫁給姑父大汗,為親上加親、衛護中宮、穩固聯姻。當然,在歷史上,永福宮庄妃布木布泰嫁給皇太極,是在太祖在世的天命十年二月,當時的皇太極是否能繼位還是未知數,只是科爾沁首領押中了寶。太宗在世,尊重中宮皇后的博爾濟吉特氏姑姑,布木布泰雖十二歲嫁給四貝勒皇太極,卻遠不及中途殺入的超大齡姐姐海蘭珠(關雎宮宸妃)受太宗寵愛,甚至在太宗迎娶察哈爾林丹汗遺孀封為麟趾宮貴妃、衍慶宮淑妃之後,位次由原來的第二被後來居上者排擠到第五了。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以禮觀書 的精彩文章:

多爾袞自稱皇父攝政王,擅到皇宮內院,未必可證太后下嫁是真歷史
光緒喊慈禧做「親爸爸」,是慈禧的政治用意,還是鑲藍旗舊俗?
雍正清洗親兄弟,卻對五服族兄之子破格封王拜將,為何又徹底棄用
少年喪父不沉淪,青年挂帥且封王,早逝卻以功業肇啟一系鐵帽子王

TAG:以禮觀書 |

您可能感興趣

以暴制暴的末世亂象:清末的抗稅搶米鬥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