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中國名樓,你都應該去看看!
點擊關注
與數十萬古玩愛好者一起交流!
中國名樓
古往今來,歷朝歷代,上至真命天子,下到州官縣府,都喜歡修建樓閣。中國古代的樓閣,或用來紀念大事、或用來宣揚政績、或用來鎮妖伏魔、或用來求神拜佛,多在臨水之地建樓,取憑高遠眺,極目無窮之妙。
樓閣在中國文化史中,扮演了舉足輕重的地位,可謂與中華文化連結最緊密的建築形式之一。達官顯貴墨客騷人登樓一游,或際會四方之客,或酬唱應和之曲,放悲聲,抒情懷,低吟淺唱,壯懷激烈,皆可乘興而來,盡興而去。故中國歷代名樓皆有名詩佳作千古傳唱。
樓閣同時也見證了中華民族的苦難,目前能看到的大多數文化名樓,都曾屢次在歷代的戰火中焚毀,同時這些樓閣因文人墨客那流傳千古的詩詞歌賦而不朽,又在和平年代時人民的願望期盼下重生。
黃鶴樓
黃鶴樓詩
唐 · 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
黃鶴樓位於中國湖北省武漢市武昌蛇山上,始建於三國時代吳黃武二年,距今已有1780多年歷史,歷代屢修屢毀。現在的黃鶴樓以清代「同治樓」為原型設計。樓高5層,72根圓柱拔地而起,雄渾穩健;60個翹角凌空舒展,恰似黃鶴騰飛。樓的屋面用10多萬塊黃色琉璃瓦覆蓋。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黃鶴樓色彩絢麗,雄奇多姿。
」
黃鶴樓被中國歷代許多著名詩人吟詩頌讚,享有「天下絕景」的盛譽。歷代名士崔顥、李白、白居易、陸遊、楊慎、張居正等,都先後到這裡吟詩作賦,其中崔顥的《黃鶴樓》詩更使黃鶴樓名揚天下。
岳陽樓
登岳陽樓
唐 · 杜甫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
岳陽樓位於中國湖南省岳陽市,高踞岳陽古城西門之上,下臨洞庭,前望君山,北倚長江,有「洞庭天下水,岳陽天下樓」的盛譽。岳陽樓屢毀屢修,久歷滄桑。保存至現代的岳陽樓為清光緒六年重修。岳陽樓建築精巧,風格獨特。樓為三層,飛檐,盔頂,木結構,是目前中國最大的盔頂建築。
」
岳陽樓是歷代文人墨客抒發感慨之地,早在唐代就有詩聖杜甫的名篇《登岳陽樓》廣為流傳。而使岳陽樓真正名聞天下的,是在北宋滕子京重修、范仲淹作記之後,一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岳陽樓寄託了古代儒家士大夫心懷天下的拳拳之心。
滕王閣
滕王閣詩
唐 · 王勃
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
畫棟朝飛南浦雲,朱簾暮卷西山雨。
閑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
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
滕王閣座落於南昌市西北,贛江東岸,素有「西江第一樓」之譽。始建於唐永徽四年,為當時任洪州都督的唐高祖李淵之子李元嬰所建,因「初唐四傑」之首王勃詩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而流芳後世。
」
現在的滕王閣是1985年按照梁思成繪製的《重建滕王閣計劃草圖》重建,於1989年10月8日建成。新樓為仿宋朝木結構樣式,共九層,採用宋朝樓閣「明三暗七」樣式。
鸛雀樓
登鸛雀樓
唐 · 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
鸛雀樓,又名鸛鵲樓,始建於北周時期,位於山西省永濟市蒲州古城西面的黃河東岸,是中國著名的古代樓閣之一,因時有鸛雀棲其上而得名。此地可以俯瞰白日依山黃河入海的壯觀氣象,所以吸引了歷代許多文人登樓弔古抒懷,其中以唐代著名詩人王之渙膾炙人口的千古絕唱《登鸛雀樓》最為著名。
」
古鸛雀樓於元代毀於戰火,復建工程始於1997年12月,新建的鸛雀樓為仿唐形制,四檐三層,內有六層,總高73.9米。
蓬萊閣
放舟蓬萊閣下
明 · 戚繼光
三十年來續舊遊,山川無語自悠悠。
滄波浩蕩浮輕軻,紫石崚增出畫樓。
日月不知雙鬢改,乾坤尚許此身留。
從今復起鄉關夢,一片雲飛天際頭。
「
蓬萊閣坐落在山東省蓬萊市北瀕海的丹崖山上,始建於北宋嘉佑六年。蓬萊閣景區由蓬萊閣、天后宮、龍五宮、呂祖殿、三清殿、彌陀寺六大單體及其附屬建築組成。蓬萊閣自古為名人學士雅集之地,閣內各亭、殿、廊、牆之間,楹聯、碑文、石表、斷碣、琳琅滿目,翰墨流芳,為仙閣增色不少。
」
蓬萊閣前常出現「海市蜃樓」奇觀。蘇東坡的「東方雲海空覆空,群仙出沒空明中。盪搖浮世生萬象,養尊處優藏珠宮」一詩,正是「海市蜃樓」奇景的生動描寫。
閱江樓
閱江樓記
明 · 宋濂
長江如虹貫,蟠繞其下。上以其地雄勝,詔建樓於巔,與民同游觀之樂。遂錫嘉名為「閱江」雲。
「
閱江樓位於中國江蘇南京古城西北角的獅子山上,臨近長江。明洪武七年春,明太祖朱元璋決定在京師(今南京)西北臨江的獅子山建一樓閣,親自命名為閱江樓,並以閱江樓為題,命在朝文臣職事各寫一篇《閱江樓記》,大學士宋濂所寫一文最佳,後入選《古文觀止》。
」
當年閱江樓所用地基「平砥」完工後,突然決定停建。朱元璋在寫了樓記、打了地基後又突然決定停建閱江樓,自此六百餘年,有記無樓。現今的閱江樓於2001年建成。
謝脁樓
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
唐 · 李白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
謝朓樓,又稱北望樓、疊嶂樓,是中國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區的一座著名樓閣。南北朝時門閥名士,陳郡謝氏的謝朓擔任宣城太守,在郡城之北的陵陽山修建一樓,稱「高齋」。唐代時,為紀念謝朓,因而重建此樓,以其在郡署之北,改稱北望樓,或作北樓。人稱謝朓樓、謝公樓。大詩人李白路過謝朓樓時,寫作了《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詩,從此謝朓樓知名天下。
」
芙蓉樓
芙蓉樓送辛漸
唐 · 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
芙蓉樓坐落在金山天下第一泉的塔影湖濱,其原建於古鎮江城內三山中的月華山上。為東晉刺史王恭所建,唐代猶存。鎮江芙蓉樓系一座重檐歇山式的仿古建築,分上下兩層,佔地面積1000多平方米,二樓中央。在芙蓉樓的兩側,有兩座仿古建築,與芙蓉樓形成犄角之勢,東北面為「冰心榭」;東南面是「掬月亭」,是觀看湖中的三座石塔和明月倒映水中相映成趣的佳地。
」
天心閣
天心閣眺望
明 · 俞儀
樓高渾似踏虛空,四面雲山屏障同。
指點潭州好風景,萬家燈火圖畫中。
「
天心閣位於長沙市中心地區東南角上,城南路與天心路交會之處的古城牆上。是長沙古城的一座城樓,為長沙重要名勝。建築有樓閣三層,碧瓦飛檐,朱梁畫棟,閣與古城牆及天心公園其它建築巧妙融為一體。基址占著城區最高地勢,加之坐落在30多米高的城垣之上,近有妙高峰為伴。
」
天心閣始建於明末,屢遭創傷,983年重建,成為古城長沙的標誌性建築。「集城南之勝概萃於斯閣」,登閣遠眺,長沙山、水、洲、城美景盡收眼底。青年時代的毛澤東與同學暢遊天心閣所吟的「水陸洲洲系舟,舟動洲不動;天心閣閣棲鴿,鴿飛閣不飛」的佳聯仍被廣泛傳頌。
鐘鼓樓
紫薇花
唐 · 白居易
絲綸閣下文書靜,鐘鼓樓中刻漏長。
獨坐黃昏誰是伴?紫薇花對紫微郎。
「
西安鐘樓是一座體現明代中國建築風格的古建築,是中國現存鐘樓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始建於明洪武十七年,明萬曆十年移於現址,成為一座綰轂東西、呼應南北的軸心建築。鐘鼓樓是東亞傳統古代的一種系列建築,由鐘樓和鼓樓構成,其作用為報時,早晨鳴鐘,晚上擊鼓,因此有晨鐘暮鼓之稱。
」
西安鼓樓是所存在中國最大的鼓樓,位於西安城內西大街北院門的南端,東與鐘樓相望。鼓樓始建於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三年,樓上原有巨鼓一面,每日擊鼓報時,故稱「鼓樓」,橫跨北院門大街之上。鼓樓和鐘樓是相距僅半里,互相輝映,為古城增色。

※一篇文章教你搞懂「壽山石」!
※歷史都在牆上!
※世界名畫中的絕美女神,主要看氣質!
※藏家王健林和炒家劉益謙,誰下手收藏最狠?
※12月26日——紀念偉大領袖毛主席誕辰124周年
TAG:中華古玩藝術 |
※中國六大古代名樓,如今還能看到已是慶幸,你家鄉還有這樣的樓嗎
※我國六大古代名樓,現在還能看到已是幸虧,你家鄉還有這樣的樓嗎
※中國十大名樓,黃鶴樓VS滕王閣,你更喜歡哪個?
※古代四大名樓全在這裡,有關它們的詩詞有哪些!
※中國「四大名樓」,誰是天下第一?
※中國十大文化名樓大盤點,你都去過嗎
※因為一首詩成就的另一座名樓,與黃鶴樓隔江相望,大家知道嗎?
※中國五大千年名樓,很多名句得源於此
※古詩詞中的風雅名樓都在哪裡?
※比黃鶴樓高比滕王閣早,曾是「四大名樓」之首,如今卻鮮為人知
※直擊:中國十大名樓大觀,堪稱中國之金典
※中國歷史上十大名樓,最有名的是東吳孫權所建!
※滕王閣位列三大名樓之首,為什麼不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雄姿秀影看名樓
※中國十座「最美」名樓
※江南三大名樓,岳陽樓、黃鶴樓和滕王閣,你更喜歡哪一座?
※重建後只有30多年歷史,卻早已是江南三大名樓之一,成武漢名片
※古今第一長聯——「中國名樓」大觀樓對聯
※浩湯文雅,避免近視:中國古代十大名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