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為何用了最接近人眼的成像焦段 拍出來的照片還是和看到的不一樣?

為何用了最接近人眼的成像焦段 拍出來的照片還是和看到的不一樣?

小編是城市規劃師,作為藍星上面吃飽了撐到要改善大家生活樣式的一群人,當年也被LANDSCAPE DESIGN虐的死去活來。雖然學了滿腹空間設計論也做了一些項目,但現在接單時仍舊會犯怵。直到最近入了攝影坑,才發現我們在研究空間之前首先要解決「人眼會騙人」的問題。

為何用了最接近人眼的成像焦段 拍出來的照片還是和看到的不一樣?


人像攝影中最有人氣的兩個鏡頭焦段無疑是35mm/50mm(在135畫幅下),其理由是這兩個焦段最接近人眼(單眼/雙眼)成像焦段。可事實真的如此么?以35mm焦段為例,其對角線視角達到63°被認為是接近人的雙眼成像。然而體驗一下自己的「成像範圍」明顯超過了100°,大家可以用手掌遮住眼睛後慢慢向兩側打開估算自己的視場角度。

為何用了最接近人眼的成像焦段 拍出來的照片還是和看到的不一樣?



那麼問題就來了,以光學透鏡參數量化人眼成像究竟該怎麼算?

為何用了最接近人眼的成像焦段 拍出來的照片還是和看到的不一樣?



為了解開這個問題,當年全班衛生知識課生物課連年滿分的我特意找來了人眼生物結構。得知人眼光學結構非常複雜且成像原理與相機不同,研究其結構時經常用到一種稱為「簡化眼」的模型。對其計算後可知人眼前焦距等於約17mm,後焦距等於約22mm。


那麼問題又雙來了,17mm~22mm焦段在攝影器材中屬於超廣角焦段,一隻成像素質上尚可的超廣角鏡頭動輒都要萬元以上,而其拍出的畫面衝擊力絕對超過人眼所見。這個原因嘛,我們常說人要相信自己的眼睛,其實你的眼睛無時無刻不在騙你。

為何用了最接近人眼的成像焦段 拍出來的照片還是和看到的不一樣?


你看到的不是你看到的,作為一隻工程師,讓我用高端大氣上檔次的說法來總結這個問題:圖形(物體)≠視網膜成像≠可認知視覺信息≠心理視覺信息。簡單來說,人的成像單元=視網膜的像素密度並不均等,成像神經元集中在人眼中部。結合眼球構造與心理因素造成了人對視覺信息的認知集中在實際物理成像的中部。

為何用了最接近人眼的成像焦段 拍出來的照片還是和看到的不一樣?



如果上面的描述還是過於抽象,你可以找來放大鏡去學習2016年度維密寫真集莫言先生的高雅文學作品就明白是怎麼回事了。人眼就像一隻放大鏡/魚眼鏡,重點放大了中央的事物。

為何用了最接近人眼的成像焦段 拍出來的照片還是和看到的不一樣?



所以說嘛!我沒有注意到旁邊的你完全是因為盯著對面的美女目不轉睛視網膜成像單元集中在正面區域而周邊視覺信息被縮小了。


那麼問題又雙叒來了,既然我們搞懂了人眼成像並非扁平,那做空間設計時是否需要重新審視傳統手法?

為何用了最接近人眼的成像焦段 拍出來的照片還是和看到的不一樣?



實際上,心理因素、嗅覺/聽覺與感官信息甚至包括情緒都會影響到人對空間環境的認知。有研究表明人類對空間的認真範圍會隨著年齡的增加發生變化,也就是說你我所感受到的空間信息是無法共享給幼兒園的熊孩子們的。所以說小屁孩不懂大人世界的複雜啊!


這套理論還可以用來評價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比如說小編身高187cm以常見成年男子身高套用視覺公式計算,視野中的人距離他距離超過12米時此人將不會引發男子的注意。所以說,世上最遠的距離不是遠離千里而是超過十二米。在設計景觀/空間時也應該根據成像物的特性、大小來考慮利用者的角度與距離。

為何用了最接近人眼的成像焦段 拍出來的照片還是和看到的不一樣?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活網 的精彩文章:

阿里谷歌臉被打腫 AR眼鏡Magic Leap其實場大騙局
手抖到沒法好好吃飯?這款智能湯勺或許可以幫上忙
僅需30分鐘 此USB即可檢測 HIV 病毒含量
竟念錯美國歌唱天后名字 Siri攤上大事了
這裡有個靈活的機器人還會山羊跳

TAG:愛活網 |

您可能感興趣

拍人像不只有85mm鏡頭,用好這些焦段才是真高手!
拍人像不只有85mm鏡頭,還可以嘗試這些焦段!
街頭拍美女 推薦使用這個焦段的鏡頭
文本直送科技新聞:「攝影小教室」大片幅+大光圈就會有大散景?你不可不知的影響散景第三要素「焦段」
24-70這個焦段究竟該翻哪家的牌子?
焦段成疑 奧林巴斯將要發布PRO系列高端新變焦鏡頭
諾基亞獨享多焦段鏡頭?蔡司新專利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