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青海樂都有座武當山

青海樂都有座武當山

青海樂都有座武當山


青海樂都有座武當山

青海樂都有座武當山



盛夏,從樂都縣城出發,沿著引勝公路北上,大約十公里,細雨已經來臨。不一會兒,雨刷器開始工作起來。這時,順著車窗東望,只見連綿起伏的大山之前,一座直立挺拔的山峰插入雲天。峰頂上,一座座廟宇若隱若現,映入眼帘……不用問,這便是坐落在引勝鄉境內的樂都名山——武當山。

歷史上的武當山


武當山,當地人也稱「老爺山」,海拔2400多米,坐東朝西,巍峨威嚴。正面看去,呈一「等腰三角形」形狀,給人一種險峻可畏,高不可攀的感覺……


武當山,分前山和後山,山勢陡峭,懸崖凌空。整個山勢猶如一條巨龍,盤卧北望,與南流的引勝河形成鮮明對比,故又有「青龍回首」之寶地的美稱。


神話中,玄武大帝在湖北武當山修鍊得道,於是便有了「非玄武不足以當此山也」的說法。因山體酷似湖北武當山,所以亦稱「武當山」。據說,全國各地稱「武當山」的山峰就有六七座之多。武當山,有南北兩條道路可通前山峰頂。南路少遠,平而寬敞,繞過山腳,方可到頂。北路雖近,但山勢陡峭,道路狹窄,不費九牛二虎之力,實難登上去。


據《青海武當山志》記載:武當山道觀,始建於宋朝雍正年間。當時,楊家將楊滿堂率兵平西夷,駐軍於現在與引勝鄉毗鄰的壽樂鎮黑城子,立志剿匪滅寇,統一河山,祈求道教的北方之神——玄天上帝(即玄武大帝)護佑軍民,助陣得勝,因而在此建造了「玄天宮」。

明清以後,武當山陸續建造了「三清殿」、「黑虎殿」、「百字宮」等眾多宮殿,巍巍壯觀,氣勢非凡。但到了清朝同治年間,由於兵火,毀於一旦,古建蕩然無存。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後,道士們又募化重修,建起大小9座殿宇,又經1958年的「大躍進」和「十年文革」,再次成為一片廢墟。1982年,武當山被樂都縣人民政府批准重建,得到信教群眾支持,先後二十餘年,募化數十萬元,才建成具有現在16座道觀和全山基本綠化了的武當山新景觀。


來到山腳下,越過村莊,跨過河流,我們走進武當山大門。顧不及濛濛細雨,跳下車來,佇立在武當山下唯一的殿宇——龍王殿前觀看。只見清澈透底的引勝河穿越村莊、田地,直端端向龍王殿衝來。繼而,又順著武當山根湍流南下。仰望山峰,直立險峻,大有壓頂之勢。懸崖絕壁上,灌木生長在石縫裡,顯得那麼盎然而富有生命力,不由給人一種積極向上的力量。

武當山雨中游


順著北路新修的彎曲石級而上,眼見灌木茂密,花草叢生,簡直到了一個「綠色王國」。稀疏的古松點綴其間,袒露出了一幅高原淺山古有樹木的生態環境畫,又給人一種「回歸大自然」的愉悅和享受……


登山還不到一半路程,濛濛細雨已變成如織的中雨。不由自主,我們加快了步伐。但登上山頂,淋透衣服,則是必定無疑的。這樣的雨天,攀登武當山的人,不光是我們幾位,還有別的遊客也在上山、下山……在這裡,天然喬灌林木疊翠展綠,枝繁葉茂,人工栽植的雲杉、榆樹……也密密叢叢,生機勃勃。一架抽水管道彩虹般從山根伸向山頂。塊塊方形小紅布上書寫著「愛護花草樹木」的標語,懸掛在道路邊。字跡雖然歪扭難看,但小紅布懸掛的卻端端正正,格外醒目……這一切,更加讓人欽佩起裝飾武當山景緻的人們,對花草樹木的百般鍾愛之情!

大約半個小時,伴著唰唰雨水,我們到達武當山前山上的殿宇——玄天宮。


玄天宮,建在前山最險要處的山嘴上,也是整個武當山建築面積最大,最為壯觀的一座「三架九檁」式中式古典建築。整個建築雕樑畫棟,飛檐斗拱。規模壯觀,氣勢雄宏。大殿檐柱上,掛有一幅鐫刻精緻的木牌楹聯:「樂都武當山宋建廟宇神供無量,引勝清泉水世溉田園福澤萬民」。檐柱的嵌、檁上,還懸立雕刻精緻,栩栩如生的太上老君和八仙神像,懸掛正中的是中國道教協會頒發的全國「愛國愛教先進集體」獎牌和青海省人民政府授予的「全省宗教界先進集體」獎牌。這些閃閃發亮,熠熠生輝的牌匾,為「玄天宮」增添了奇光異彩。環顧院內,環境優雅,香煙繚繞,院落乾淨,花木蔥蘢。早栽的果樹已掛果,新栽的竹、柏競相生長,生機勃勃。


玄天宮,供奉的是玄天上帝神像。玄天上帝又稱玄武大帝。他十五歲離別父母,訪仙學道,來到湖北武當山,修行四十年,修成正果,奉玉帝之命,盪魔除寇,功績卓著,被封為玄武大帝,掌管北方事宜,因而,成為「北方之神」,又稱「盪魔天尊」、「玄天上帝」。


在武當山前山,共有七座殿宇。除玄天宮外,依次還有火神殿、三清殿、玉皇殿、觀音殿、關帝殿和百子宮。在遊覽這些殿宇時,雨雖然小多了,但山頂上的寒風卻冷颼颼直刺身骨,不由叫人冷不防打顫。儘管如此,武當山的景緻卻讓我們不由得忽略這一自然因素,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不知不覺間我們已結束了對前山的瀏覽。

武當山迎來春天


從前山而下,走向後山,雨也停了,天空開始明朗起來。細雨後的花草樹木上掛滿了小水珠,晶瑩透亮,閃閃發光。前山埡豁里別具一格的「黑虎殿」和「三官殿」也顯得更加潔凈、威嚴,雄姿勃勃。三官殿建成了二層樓閣,黑虎殿則像一隻頂起的特製大簸箕……煞是好看。


在武當山後山,也有不少宮殿。如磨針宮、無極聖母殿和金花娘娘殿等殿宇。其中,磨針宮是讓人感觸較深的一座殿宇。


說起「磨針宮」,還有一段神奇的傳說故事。相傳,凈樂國太子玄武十五歲時能文能武,聰慧過人。國王準備讓位於他。為鍛煉王兒本領,國王讓他率文武官員察訪民間。一路上冤案甚多,阻滯難行。玄武怕有差錯,上天怪罪。遂撕扯龍袍衣襟,給父母寫血書一封,上山修道。十多年後,大道難成,悲而下山,半路遇見觀世音顯化的老母,在石上磨鐵杵。玄武問她磨杵何用?老母回答:「鐵杵磨成針,功到自然成。」玄武受到啟發,又上山學道。又十餘年,再次下山,又遇到觀音顯化的老太太用「山下火燒,山上肉熟,功到自然成」的道理點化,玄武又上山苦修,終於功到自然成。


據說,後山上那條直插山底的石縫,就是當年玄武拔劍飛天時留下的痕迹。因而,「磨針宮」供奉的就是青年時期的玄武神像,左右是父母。望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青年玄武神像,真讓他苦修的恆心和毅力為之感動。


武當山,是西北地區第一個開放的道教聖地。歷經滄桑,它終於迎來了生命的春天。自從1982年經樂都縣人民政府批准重建後,面對山勢險峻,道路陡峭的山勢,道士和信教群眾不辭勞苦,不懼風雨,全靠自己的力量,把一個荒山禿嶺的武當山,建成廟宇連城,綠樹成蔭,道路暢通,鳥語花香的旅遊勝地和道教聖地,使昔日的武當山基本恢復原貌。


看著那幾十棵千年古松,披上綠裝的山溝山峰,以及巍巍屹立的座座廟宇,使人感到它們既像是在相互訴說著什麼,又像是在期待著什麼。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民族宗教網 的精彩文章:

靈寶函谷關景區:在千古雄關感受 道家文化與詩意生活
編書明道 遺惠後人
道家養生重丹田
雲南昆明黑龍潭龍泉觀古建築修繕完工
鞍山太和宮,千山古老道觀

TAG:中國民族宗教網 |

您可能感興趣

青海省有座武當山 真武大帝在此護佑楊家將剿匪滅寇統一河山
武當山遇「狐仙」
七座「武當山」,大家都知道嗎?湖北、河北各兩座
古詩——詠武當山
也許大家都知道湖北有個武當山,但在龍南還有個小武當
中國的七座「武當山」,大家都知道嗎?湖北、河北各兩座
雲丘山,河汾第一名勝,素有「北雲丘、南武當」之盛譽
武當今日現奇景:半山煙雨蒙,半山秋陽醉
雲外清都,真武道場:武當山紫霄宮
珍貴的武當山歷史圖片
沈良景:與志鴻游鼓浪嶼有懷&小武當山歌
武當山紫霄宮:雲外清都,真武道場,皇家廟觀
張三丰武當山得道福泉山成仙
武當山古橋歷經百年 屹立至今
武當山天下第一山
武當樃梅
西上南下,遇見最美武當雲海
今天,世界的眼光聚焦武當山
武當山古建築:玉虛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