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創意 > 宋佳霖:做設計,始終如一

宋佳霖:做設計,始終如一

宋佳霖:做設計,始終如一


導讀


宋佳霖,畢業於大連民族大學,在包海默工作室期間曾獲得德國iF、紅點獎、美國IDEA及韓國K-Design等國際獎項以及鎮海杯、五金杯等國內獎項。他認為做設計最需要堅持的是不停止思考,正是因為源源不斷的想法讓他在設計道路上遠走越遠,納金網此次將與18萬會員朋友一起探索宋佳霖和他背後的故事。

宋佳霖:做設計,始終如一



納金網藝家人設計師--宋佳霖


納金網:

佳霖你好,感謝接受納金網設計師專訪欄目的邀請,請先自我介紹一下吧。


宋佳霖:


大家好,我是宋佳霖,畢業於大連民族大學工業設計專業,目前在北京任職工業設計師,感謝納金網的邀請,承蒙關照,不勝感激。

宋佳霖:做設計,始終如一


納金網:


很多人在使用鋼筆,特別是在上墨的環節,都特別的苦惱,就是因為在上墨的時候怕手、紙會沾上墨水。而你的作品《輔助上墨裝置》則解決了這樣一個痛點。《輔助上墨裝置》是如何在原先產品的基礎上進行的再設計的呢?它的結構有什麼特殊的嗎?


宋佳霖:


《輔助上墨裝置》在普通的墨水瓶上增加了一個專門為吸墨器吸墨的裝置,在使用時只需要拔下鋼筆的吸墨器插入墨水瓶的吸墨裝置中吸墨,既不會讓鋼筆染上墨水,同時也避免了浪費,這個裝置除了有可以適配多種上墨器的對介面設計以外,吸墨裝置上的開口還可以讓不慎滴落的墨水迴流的同時平衡氣壓。

宋佳霖:做設計,始終如一


紅點獲獎作品《輔助上墨裝置》


納金網:


你是在什麼樣的情況下產生了這個靈感的呢?

宋佳霖:


在鋼筆的實際使用過程中發現了相應的問題,然後同時了解到好多鋼筆愛好者也為這些問題而苦惱,從而催生了我的想法。

宋佳霖:做設計,始終如一


宋佳霖:做設計,始終如一



IF獲獎作品《一款親子專用的雙人救生衣》


納金網:


從《一款親子專用的雙人救生衣》和《飄動的電能》來看,你的作品似乎充滿了人文關懷,設計師常說的一種感動,你是怎麼理解的?怎樣才算是一種令人感動的設計?


宋佳霖:


不經意間的一個小舉動就可以感動很多人,舉個例子,日本的許多包裝設計上,都致力於與使用者之間的交流,比如回收牛奶盒時,只有展開盒子才會發現邊緣寫著「謝謝你對回收資源做出的努力」,只因為小小的細節,產品不再是冷冰的盒子,讓認真做回收的人內心感到溫暖,在我看來,這就是富有人性化的令人感動的設計。

宋佳霖:做設計,始終如一


宋佳霖:做設計,始終如一



IDEA獲獎作品《飄動的電能》


納金網:


設計本身就是不斷的學習過程。從身份上而言,你剛經歷了學生到職業者的轉變。這樣一種身份的轉變,對你的設計思維有什麼促進作用嗎?


宋佳霖:


設計的確是不斷學習的過程,不論是學生還是職業者。在學生到職業者的轉變過程中,我變得更加在意自己的設計在使用者的眼中是什麼樣子,開始學著不斷挖掘用戶的真正需求,儘可能地考慮產品在設計中的方方面面,在工作的同時學會了「在做中學」。

宋佳霖:做設計,始終如一



納金網:


納金杯是納金網根據企業需求發起的設計大賽,在比賽過程中,常常有參賽選手表示靈感枯竭,對此你是如何應對的呢?


宋佳霖:


不要停止思考,即使它可能不完美。在設計的過程中,最怕的莫過於沒有任何想法。靈感是需要擺脫思維束縛的,沒有更好想法的情況下,我會去嘗試去想更多不合適的想法,從而在這些想法里提煉出好的方案。與此同時,為了防止「靈感枯竭」再次發生,作為設計師應該去感受生活,保有好奇心,學習新的知識,靈感大多來源於發現,要做到多看,眼有多高,思想就可以走多遠。


如果你也是一名獲得紅點、IF、紅星獎等國際設計大獎的設計師,


那麼


WE WANT YOU!


歡迎自薦到我們的平台分享


需要提供資料有:


1、個人簡歷(姓名、聯繫方式、獲獎經歷、項目經歷)


2、獲獎作品、證書


3、生活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Narkii工業設計 的精彩文章:

又輕又薄的鑰匙串鏈條
逼真的彩繪藝術
逼真天花陽光燈
不斷「奔跑」的跳跳彈簧

TAG:Narkii工業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