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丹道靜坐大要

丹道靜坐大要

丹道靜坐大要



初習靜坐,妄心最難除,雜念最難去,燥氣最難平。治之之法,存真心所以去妄心,存正念所以去雜念,存元氣所以去燥氣。心死則神話,念止則神靈,氣平則神安。三者下手法,總在「制心一處」!心止於規中曰凝神,念息於規中曰凈意,氣歸於規中曰調息。

神凝則心定(心動則神疲),意凈則念止(念長則意亂),氣伏則息澄(息粗則氣浮)。如是則自可由神氣相抱、心息相依之境,而入於無心、無念、無意、無息之大定境界中矣。潛心於淵,則心不外馳;意不牽事,而火不動於中。凝神於規,則神不外游;機自息於物,而欲不搖其精。神氣精,長養於內,聖胎自成,此靜坐養生之初法也。


靜坐之功效,旨在能卻病延年。三豐有云:「保身之道,以安心養腎為主。心能安,則窩火不外熒;腎能養,則坎水不外蹦。火不外熒,必無神搖之病,而心愈安。水不外蹦,必無精


泄之思,而腎愈澄。腎澄則命火不上沖,心安則神火能下照。神氣精交凝,結為胎息,可以卻病,可以延年。


「又云:「卻病之術,有行動之法。虛病宜存想收斂,固秘心志,內守工夫以補之。實病宜按摩導引,外發工夫以散之。熱病宜吐故納新,口出鼻入以涼之。冷病宜存氣閉息,用意生火以溫之。此四法,可為治病捷徑,勝服草木金石之葯遠矣。「

此二則,極簡要而徹精微。惟靜坐丹法,共有九候三關:至初關三候之功,即可治百病;至中關六候之關,即可萬病不生,返老還童;及至最後關上達九候之境者,則已躋入聖登真之境矣。故凡習靜坐而仍生疾病者,絕不能言有功夫也。打坐則實在打坐,做功夫則未也。故不打坐則已,打坐則須死心塌地做功夫,不可以此為名也。


靜坐修丹,成年人體與童真體有別。成年人類皆為已破漏之軀,精氣已損,須先修補工,以補離成乾,返還其童真體,然後再著上功。童真體毫無泄漏,並未破乾成離,無須作取坎境離之補工,只做一段純陽上功即足。故二者修為法與下手法,亦均有異。


靜坐濟丹,一般常言煉精化氣,鍊氣化神,煉神還虛。庶不知三者下手法,系以鍊氣為首。其訣在以鍊氣補形、鍊形補精為第一環。鍊氣補精、煉精補氣為第二環。鍊氣補神、煉神補精為第三環。鍊氣化神、煉神還虛為第四環。


煉虛合道、參道入真為第五環。此為青城派祖師罕傳之天機活法也。古真謂:「氣是添年葯,心為使氣神!「入手總以氣為主。迄至氣用先天真一之氣,而不用凡氣,即呼吸之氣。精用先天真一之精,而不用凡精,即交感之精。神用先天真一之神,而不用凡神,即後天之識神。則為上上修玄法矣。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內丹 的精彩文章:

談煉精化氣和「採藥」
人元丹道築基功-培元樁
黃元吉真人玄關絕學點竅
劉神仙遊戲道功

TAG:內丹 |

您可能感興趣

丹道靜定的八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