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朝就有「微博維權」,第一個受害者是劉羅鍋

清朝就有「微博維權」,第一個受害者是劉羅鍋

現在的「微博維權」已經成了熱門話題,只要經過大V一轉發,立刻就能收到全社會關注的效果。其實,這種形式並不是現在才有的,早在清朝就有了,發明它的人叫袁枚。


袁枚是個大才子,在整個大清朝才子排行榜中,至少能排進前三名。大才子都有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懂得享受生活,所以袁大才子三十剛出頭就辭掉了縣長的工作,專門享受起生活來。



清朝就有「微博維權」,第一個受害者是劉羅鍋


袁枚選擇的退休養老地點是江寧,也就是現在的南京,在當時也是非常繁華的大城市,而且袁枚相中的宅子也是非常的有名,《紅樓夢》中的大觀園知道吧?這座大宅子就是大觀園的原型,是當年曹雪芹的叔叔曹頫修建的。


眾所周知,老曹家是江寧織造,油水不得了,油水一不得了事情就變得不得了了,於是老曹家沒幾年就被抄了家,這座大宅子也落到了新任江寧織造隋赫德的手裡,改名叫「隋園」。


這位新任江寧織造同樣也沒能逃出這個魔咒,在這個肥膩的油水裡泡了沒幾年,也被抄了家。

下一任的江寧織造是個「聰明」人,早就看出點門道兒來了:前兩任都相繼落馬,看來都是這座大宅子惹的禍!於是這位新任江寧織造連門都沒進,直接搬去了另一個地方,從此這座隋園就成了荒園。


後來,袁枚花了三百兩銀子買下了這座隋園,改造一番後,改名叫「隨園」,從此成了袁枚的象徵。



清朝就有「微博維權」,第一個受害者是劉羅鍋



因為袁枚的號召力,隨園成了當時江寧的高級娛樂場所,想吃最好的菜,得去隨園;想見最美的藝妓,得去隨園;想跟最有學問的「性靈」才子交流,也得去隨園,堪稱「食色性也」革命根據地。

可惜好景不長,沒過幾年,袁枚就遇上了一件麻煩事兒。


給他帶來麻煩的,也是一位非常有名的人物——劉墉,就是民間傳說中那個劉羅鍋。



清朝就有「微博維權」,第一個受害者是劉羅鍋



劉墉被任命為江寧知府,跟名滿天下的袁枚本該惺惺相惜才對,但不知道什麼原因,兩人弄得很不愉快,劉大人甚至找了個借口要徵用袁枚的隨園。

袁枚雖然很生氣,但也沒辦法,誰讓人家是知府呢,別說徵用了,就是給你拆了你也沒話說。


但袁枚也不是逆來順受的人,既然明的爭不過你,那咱就來暗的。於是,袁枚想到了一個法子,類似於現在的「微博維權」:寫了四首詩,記述了自己被劉墉無端排擠的經歷,並表示自己即將離開江寧,但捨不得一大幫朋友,尤其是自己的老母親,以後很難有機會再隨侍左右了。


四首詩寫得感情充沛,催人淚下,只要你不是一個傻瓜,都會對小袁同學產生無限的同情,並對劉知府的惡行痛加貶斥。


袁枚寫完後,並沒有像陶淵明那樣孤芳自賞,自憐自艾,而是展開了大規模的微博式宣傳,在把這四首詩寄給朋友的同時,還附上一句話:「賦別隨園四律,和者不下百首。特將原稿寄上,求先生亦賜陽春之曲,以壓倒一切也。」

袁枚的朋友自然也都是江寧的名人,又轉發給更多的朋友,沒幾天,整個江寧就都知道這件事了,甚至連北京的人也都聽說了這個新聞,上到政府官員,下到街頭走卒,都在譴責劉知府的不法行為,並表示密切關注事態的進一步發展。



清朝就有「微博維權」,第一個受害者是劉羅鍋



這下好了,兩人的私人恩怨一下子成了公眾話題,劉大人自然不敢再搞小動作了,還主動跟袁枚和好,登門請他代寫江南恩科謝表。


當時,正式的科舉考試是三年一次,如果皇帝家有了什麼喜事,像皇帝娶媳婦、太后八十大壽等等,還會額外增加一次考試,叫「恩科」。恩科謝表就是地方官員向皇帝表示感謝的政府公文,一般由當地的最高官員撰寫,也有請當地大文人代寫的。劉墉自己也是才高八斗的文壇大家,把這個機會讓給袁枚,其中的意思顯而易見。


袁枚見目的已經達到,自然不會再死纏爛打,順理成章地接過了這個任務,把恩科謝表寫得花團錦簇,給足了劉墉面子。後來兩人還真成了好朋友,等劉墉調去外地的時候,袁枚還專門寫詩送行,並把劉墉視為知己。


看來微博維權並不是網路時代的產物,只要社會存在不公,而且得不到有效的判決,微博維權這種形式就一定會存在。


袁枚可能是對這次事件非常自豪,在那本傳世的《隨園詩話》中,全部都是微博式的短文段子,堪稱清朝的微博集,暢銷了二百多年。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客棧 的精彩文章:

毛主席面前的第一大紅人,沒有他,就沒有井岡山會師
美軍第一王牌師打遍天下無敵手,卻在朝鮮被我軍王牌痛揍
這個教授有什麼本事,能跟毛主席、周總理並稱「三大巨頭」?
孫悟空如果上過小學,就不會逃不出如來的手心了
下鄉視察時,開國中將問當地領導:你的家人穿不穿褲子?

TAG:歷史客棧 |

您可能感興趣

不知名女星公開撕迪士尼反被嘲,當明星還是慎用微博維權吧
前國安鐵衛微博維權,下雨地下車庫漏水損失慘重